彭德倩
微信交流时,表达开心要用几个“哈”?近日,国内一地高中骨干教师培训,内容包括教师和学生微信交流时的注意事项和“雷区”,对用来表达开心的“哈”的数量做了细致要求:“5是最低数量”。因为“哈哈哈”在年轻人眼中代表“好无聊”,“哈哈哈哈”则传递“敷衍笑一下”的情绪。在新媒体沟通平台上,对同一文字、符号载体确实存在不同解读的情况。教育领域直面这一新问题,引人关注。
“有一天女儿跟我说,妈妈你不要再发‘呵呵了,这不是表达开心,是表达讽刺。”一位七年级教师说。相似的尴尬还有不少,例如,微信中最常见的一个抿嘴微笑的小黄脸表情,在年长者眼中,代表“微笑鼓励”之意,一个挥手微笑着的小黄脸,则表示“再见、下次聊”。然而在青少年群体中,两者更多被公认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和“跟你没法聊了,再见”的意思。
语言学专家认为,随着信息符号在传播使用中的飞速裂变,代与代之间对信息符号的语义认知产生“错位”,一般情况下可能问题不大,但在教育领域,可能因沟通中的误解而影响教育效果。复旦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吴国宏认为,虽然新媒体交流平台上,表情符号是通用的,但是年龄不同、区域不同,对表情符号、文字解读不同,从而产生不同交流圈层,以及“独立语义系统”。
此前發布的微信数据报告显示,一样表示喜悦,90后最爱用的表情符号,是笑出眼泪的小黄脸;80后则是笑出大牙的小黄脸;70后则是捂嘴偷笑的小黄脸。
在他看来,互联网发展带来语言交际发展,及时消除代际差别、融入新的语义系统很有必要。但也应看到,交流技术将不断改变,沟通也将越来越便捷,系统符号可能变得更快。在教育领域,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该是识别交流符号背后微妙的情绪,用心沟通。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代际交流,也有不同的年龄段区分。”宝山区教育学院心理教研员蔡素文说,小学生对于教师的接纳度相对较高,对老师发的东西更倾向于接受;到了初中,生命中更重要的人变成朋辈,老师某种程度上成为叛逆时需要“挑战”的人物……不同学段学生的语言表达方式、可接受的语言维度,都需要教师考量。这种考量,除了技术层面了解“雷区”是什么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让学生接纳。
她举了一位六年级班主任的例子。这位爱好摄影的班主任带了个挺“难带”的班级,刚接手时,学生对老师信赖度不高。这位老师就拍了些学生上课、活动、吃饭的照片,与学生、家长分享。然而效果并不好。老师思考之后,尝试“打开自己”,镜头展示的不再是学生,而是校园里的上弦月、下弦月,校区里树梢头的春天与秋天,通过这些自己感知的美与学生交流。不久之后,班上最皮的男生来讲台前说,“老师,我会好好上你的语文课。”说完就跑了。
“用更细腻的心去感知学生,这不管在哪种交流平台都是最重要的。”蔡老师说,了解沟通中最好用几个“哈”,知道笑脸表情可能的歧义,说到底还是一个如何叩开学生心门的问题,用心了解、真挚表达才是不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