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小莓干
Part1.电影
《查令十字街84号》
女作家海莲嗜好旧书,无奈囊中羞涩,淘不到想看又便宜的书籍。机缘巧合之下,她与英国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的经理弗兰克取得联系,两人逐渐展开神交。大量的独白和隔空对话,充满人生的哲思。
相交的多年里,弗兰克为海莲购买书籍,对她喜爱的类目和版本了如指掌;海莲则为弗兰克及其家人朋友寄去他们最紧缺的物品。在等信来的日子,时间变得很慢,无法折叠和节省。漫长的等待折合为情谊与记忆的存留期限,在一遍遍的翻看和回味中,新的音讯来了,翘首引颈被传达、被回应……一封封信函搭载成桥,供两个一生都未曾相见的灵魂并肩而行,交换思想、率真、纯粹和心照不宣的克制。
这部电影年代久远,平淡中也见欢乐。正如日光淡淡的庭院中一本摊开的旧书。书因年代久远,在日光中飘浮起淡淡的灰尘,慢慢延展开去,不知流向何方。周围树影摇曳,昆虫在草尖上,鸟儿在枝头。偶尔会来一阵风,将书页轻轻掀动。
阅读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在别人的句子中体味不曾经历的感情,说不定未来的某段故事便奇迹般地和阅读的内容重合了。每个人的人生是一本书,需要常常整理与阅读,如果能找到愿意读、能理解交流的读者,那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
无论时空流变,海莲与弗兰克这两页书仍然在为彼此打开。
Part2.书籍
《巴托比症候群》
巴托比是梅尔维尔笔下的一个角色,他总以“我宁愿不”来拒绝一切。那些现实中、文学作品中拒绝写作并且不再有新作问世的作家群体也便有了代名词——巴托比者。
这本书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巴托比者,书的内容便是这位巴托比者的日记。日记没有正文,只有脚注,记录了其他巴托比者放弃写作的故事。
其中,为读者所熟悉的兰波、贝宾·贝尤、王尔德、托尔斯泰等作家赫然在列。他们或全身心地投入冒险事业,或觉得自己太渺小,或发现了无所事事的意义与其所需要的更高智慧,或无法忍受将幻象一一记录……其中也不乏“塞勒瑞诺叔叔的死”“学英文时让自己意识到不曾在意的事而太过疲惫”等看似荒诞无比的理由(主人公称后者为天才般的创意)。种种原因之下,这些巴托比者不再动笔。
绝大部分的写作者无可避免地会进入“巴托比时刻”。有些人能从这种状态中走出,有些人选择保持沉默。走出与否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摆脱可能意味着背道而驰,而保持沉默是懦夫与勇者的两极分化。这些进入“巴托比时刻”的写作者们以截然不同的态度将写作与文学切割。事实上,一些巴托比者一方面觉得“不可能”,另一方面又认为“除了写作,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好做”。他们拒绝写作,但并不等于否定文学。
文学是寻找过去与引领未来的良方,然而当消极和沉沦于虚无成为当代文学的严重病症,快消“文学”迎合又潜默培养大众口味,文学界限与自由无限相对。文学创作究竟是什么?究竟在何方?
读这本书吧,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Part3.地点
方寸之外
人心方寸可有山水万重,方寸之外更有胜景。
方寸之外是人生海海,浮世茫茫,向外与向内的每一步都会留下足迹,回望来时的路,总觉得冥冥之中每个脚印都在引领自己走向一步步选择的结局。对于少年人、青年人来说,走向方寸之外并不是通过海上连绵的浮冰,而是在探索自己人生的未知幽径。很多时候,方向的对与错没有那么重要,试错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为正确的抵达积累心态和经验。
人既需要一方天地自守,也需要拥有敢于跳出方寸之内的勇气。
方寸之外是未曾体验的人间百态,是未曾经历的世事沧桑,是未曾抵达的诗意、繁华与困苦,是未发掘的隐秘自我,是未遇见的倾盖如故,是未明白的别种人生,是未追逐的一段热爱。
有些人偏安一隅,早早扼断另外的可能;有些人兜兜转转,却还是待在原地未能走出。方寸内外的界线并不明了。方寸之外在何方,在何处?方寸之外究竟是什么?
我有我的答案,你也会有你的答案。
渴望平凡,但不经历过大千世界,感悟种种,如何能谈得心境自然与甘于平淡?与其顾影自怜或者夜郎自大,不如多看看,往远处走走,不窥狭见,不贪汲营,大大方方走向方寸之外。
Part4.人物
博尔赫斯
博尔赫斯永远是文学史上不朽的存在。
他是个怪人,固执、倔强,因“反极权”备受争议 ;他是个天才,涉猎广泛,不受束缚,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作家。
先锋派、超现实主义、玄学派、魔幻现实主义等標签,如同他西装的装饰配件,他可以随时摘下、更换,顺遂自己的心意。他打破传统,以未来派的眼界开创文学的道路,他的一切突破,正如为西装口袋添上他喜爱的新奇装饰那样自然而又精彩。
博尔赫斯的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往往界限模糊,现实与梦境、文学与哲学、真我与虚幻的边沿被推抹,读者在其中往返,含英咀华,似懂非懂,千般思绪涌来却不知从何清点。他的作品总是与夜半或者破晓时分契合,惯常为读者遗漏一个个参悟性的梦境,似真似幻。而我们醒来怅然若失、似有所悟,尚且不懂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改变了(或者说隐隐有预感)。这是博尔赫斯跨越时空埋下的伏笔。
私以为,博尔赫斯其人及其作品是不可错过的人生迷梦之一。
Part5.生活方式
请再靠近一点
为了降低“祸从口出”的可能,我曾尝试控制自己过于强烈的表达欲,控制的原因与过程都比较复杂,然而结果明确——表达欲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认同“语言的产生并不能缓解人类的痛苦”,良性而可靠的交流往往是稀少的。但丧失交流欲,意味着不愿意靠近(或者说没办法靠近),也意味着无法建立良性的亲密关系。哪有那么多你不言我不语的“我懂你”呢?世上大多是冷漠击落牵连,将两颗心脏撕扯。
长久以来,我享受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试图与熟知的人或事隔离。寂静无声,我试探着走远,在门扉叩响时疾速回身。我的心事朵朵在风来时紧紧擎住树枝,偏爱在无风之时自顾自零落。如稍有不慎,需要承担的可能后果是陷入压抑自我的茧缚之中,不表达渐渐成为一种习惯,进而不愿意与人交流、丧失交流的欲望。对于写作的人来说,丧失交流欲是很可怕的一件事,达到一定程度时它不仅扼杀语言,而且会侵蚀写作的欲望,切断从外界鲜活的人和事中获得灵感的途径。很多故事匆匆开头便没了后续,当下的感悟在长久的缄默与逃避中付诸东流。
琢磨良久,我还是认为自守和敞开心扉并不冲突。敞开一点儿心扉,去靠近想要靠近的人和事,大胆表达,学会交流,如果遇到值得的人或事,那么,请再靠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