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瑾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但拂面的春风带来勃勃生机的同时,也让一些患有过敏性疾病的患者如临大敌,纷纷戴上了口罩和帽子。那么究竟有哪些常见的致敏物质呢?过敏后会出现哪些皮肤表现?又该如何预防及治疗呢?
常见致敏物质及其鉴定
由于个人体质不同,每个人过敏的物质也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即所谓“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像花生、芒果等平日里司空见惯的食物对过敏者来说却可能是服用一小份就会致命的毒药。大部分过敏反应及时治疗并不会危害到生命,但明白自己究竟对什么过敏,的确是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第一大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诱发过敏反应的途径主要分为“吸人”“食人”及“接触”。“吸入”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柳絮等,主要是一些细小到有时肉眼都无法观察到的小颗粒;“食入”的过敏原包括海鲜、鸡蛋、坚果、热带水果等,主要是一些异种蛋白。目前医院能够通过血液检查确诊的过敏原就是吸入及食入的物质。“接触”致敏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包括化妆品及染发剂等)、某些植物(荨麻、银杏、接骨木等)及一些动物的毒素(昆虫的毒毛、隐刺虫等)。这类过敏原需要通过“斑贴测试”检测,即将可能诱发过敏的物质做成贴片的形式贴在皮肤上,随后根据皮肤的表现判断是否对这类物质过敏。
除了上述的致敏物质,还有一种特殊的食入性过敏原,那就是药物。药物过敏预防的难点在于这种过敏反应至今难以预测。大部分患者在使用青霉素或头孢类药物前都做过皮试,但皮试结果阴性并不能完全排除后期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
因此,我们应将第一次使用的药物,不论是口服、静脉输注还是栓剂;不论是西药、中药或是中成药,切记一定要牢记用药的日期及持续使用时间!这对于后续一旦出现过敏反应,医生判断致敏药物时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一旦明确了对某种药物过敏,记得在门急诊就医记录册封面页最下方的“过敏药物名称”处详细记录,并于就诊时告知医生。
常见由过敏诱发的皮肤疾病
荨麻疹
最早由于接触者出现相应的皮肤表现而得名,俗称“风疹块”。“块”这个字就提示这种疾病的表现常常都是高于皮肤表面的。荨麻疹发病时会出现较大面积的皮肤凸起,有时还伴有唇部、眼睑等位置的肿胀。所以患者发病时往往很恐慌。不过,荨麻疹还有个特点,那就是“来去如风”,大部分荨麻疹都能够在几小时内自行消退,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也能够使症状消失。但如果发出的疹子超过24小时不消退,或者同时伴有胸闷、腹痛、咽部不适或发热等其他症状,这时就必须引起重视了,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一旦出现严重的喉头水肿,可能导致无法逆转的后果。除了过敏以外,荨麻疹还与自身免疫、感染等很多其他因素相关。因此对于反复发作的荨麻疹(大于6周),建议患者到医院进一步检查。
荨麻疹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型,称为“人工荨麻疹”,又称“皮肤划痕症”。需要注意的是,正常人的皮肤在敲打和抓挠后也会出现红色印记,这是一种生理反应。但人工荨麻疹有些特殊,这些患者的皮肤上好像能够写字一样,轻轻一划就会出现凸出皮肤的红色印记,消退的时间也比较长。同时由于伴有皮肤瘙痒,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幸运的是,人工荨麻疹大部分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逐渐自行缓解,有研究提示疾病的平均持续时间为5~7年。因此,对于皮肤划痕症目前的治疗还是以止痒对症治疗为主,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尽量减轻疾病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接触性皮炎
接触后过敏原后诱发的过敏反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接触性皮炎的皮肤表现也很多样。一般急性接触性皮炎相对容易判断,因为发病的时候通常边界非常清晰,只有接触到这些物质的部位有症状。可以表现为红斑、水肿,其上面可能还会出现亮晶晶的水疱和渗液。这类接触性皮炎通过避免再次接触致敏物质,以及相应的用药,通常能够治愈且不再复发。
当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或浓度较低时,开始时可能只出现轻度的红斑,患者并不会在意。然而长期反复接触后会在局部位置出现境界不清楚的皮肤改变。比如手部反复出现的红斑、水疱及干裂等,常常是由于反复接触洗手液及洗洁精等化学物质后出现的慢性接触性皮炎,有时也被称为“家庭妇女手”(在此对广大的妇女同志们致敬,也请大家戴上手套,保护好自己),停止接触这些化学物质后就会逐渐改善。
湿疹
看到这个“湿”字,很多人就会判断这一定是一种“出水”的疾病。但事实上只有急性期湿疹的患者才会有“出水”的现象,而大部分湿疹患者的皮肤常常是干千的,甚至比正常人皮肤还要干燥,还会蜕皮、干裂。这是因为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功能有缺陷,导致皮肤中的水分过度流失造成。我们常常把皮肤的屏障功能比喻为防护外界刺激的砖墙结构,城墙一旦倒塌,各种外界的刺激自然大摇大摆进人安营扎寨,这也就是湿疹患者对外界的刺激更加敏感,更容易出现过敏反应的原因。
因此,对于湿疹患者,一方面可以通过做食物日记等方式寻找可能的致敏原因,另一方面还必须重视保湿润肤剂的使用,避免热水冲烫等刺激进一步破坏皮肤的屏障功能。
敏感性皮肤的判断及护理原则
预防过敏性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到让自己过敏的物质并避免再次接触。但有一类人群可以说是有苦说不出,因为他们没有办法找到使自己过敏的具体物质,那就是“敏感性皮肤”的患者。
什么是敏感性皮肤呢?简单来说,敏感性皮肤就是一种“草木皆兵”的状态。正常人觉得春天清风拂面,空气中的花草香使人身心愉悦;而敏感肌人群则似如临大敌,生怕一不小心自己这张脸上哪根神经又被触动。出门春游,小伙伴们收获的是友谊和快乐,敏感肌人群可能只带回家百爪挠心脸一张。最苦不堪言的是,去看医生,常常半天医生也没看出这张脸上有什么不正常。敏感性皮肤有时与过敏很难区别,下面几点有助于大家分辨自己究竟是敏感性皮肤还是对某些成分过敏。
第一,观察不到皮肤表面的改变仅仅自己感觉到发烫、紧绷感的大部分是敏感性皮肤。
第二,更换化妆品或护肤品品牌,每换必过敏;甚至对一些過去曾使用过的产品,在间隔一段时间后使用也会出现过敏反应。这大概率就是敏感性皮肤。
最后,在工作紧张或精神焦虑时就会出现面部的灼热和紧绷感,也可能是敏感肌的表现。
对于敏感性皮肤,最简单的预防方法就是避免面部长期外用糖皮质激素。所以在对各种神仙水“种草”前,还请大家花点时间看一下成分表,避免含有各种“松”的产品。对于三无产品更是千万要管住手,不然“剁了手”还把脸赔进去真是得不偿失。
一旦真的变成了敏感肌,那么就应该牢记以下的12字真言:温和清洁、舒缓保湿、严格防晒。而这12字真言的终极目标同样是恢复皮肤的正常屏障功能。
最后,预祝大家都能够摆脱过敏的困扰,愉快享受明媚的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