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研究

2020-01-13 07:27武文竹孙舒然
三晋基层治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公益性山西省公共服务

武文竹,孙舒然

(1.北京科技大学,北京 100083;2.河海大学,南京 211100)

《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第十四章“创新供给模式”中明确指出,要“在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多元化,加快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把适合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事项以政府购买等方式交由社会组织承担,发挥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1〕各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相关文件要求,通过出台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清单、建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扶持社会服务机构等方式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相关领域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山西省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范围逐渐扩大。课题组通过对山西省主要城市展开广泛调研,梳理了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类型、内容和方式,就其参与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就提高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能力和水平提出对策建议。

一、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现状

学术界对于公共服务的定义存在不同的观点。第一,从公共服务的性质来看,李朝祥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中提出,公共服务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概念,公共服务是大众化的服务,是基本服务,是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基本需求的服务〔2〕;杨团在《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中提出,公共服务是依托社会公共设施或公共部门、公共资源的服务〔3〕。第二,从公共服务的内容来看,李朝祥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市场化》中提出,公共服务是内容广泛的服务,既要提供物质产品(水、电、气、路、通讯)等,又要提供非物质产品(安全、医疗、教育、娱乐)等;刘旭涛在《行政改革新理论:公共服务市场化》中阐述了公共服务的定义,即广义上可以理解为不宜市场提供的所有公共产品,如国防、教育、法律等,狭义上一般指由政府直接出资兴建或直接提供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如城市公用基础设施、道路、电讯、邮政等〔4〕。以上对公共服务的概念界定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的,王锋、陶学荣在总结各位学者的观点后提出,公共服务属于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一个人对公共服务的消费不会妨碍其他人对同一服务的消费,并难以或不必要用市场价格系统把不付费的人排斥在享受公共服务带来的利益之外〔5〕。

当前,山西省内社会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为省民政厅以及各市县民政局,除已在民政局注册的社会组织外,还有仅在街道社区备案而没有登记注册的社区社会组织。课题组了解到,截至2019年6月,在山西省民政厅登记注册的省一级社会组织约15390个,其中社会团体的数量为7191个,基金会的数量为100个左右,民办非企业单位有8099个。这些公益性社会组织所提供的公共服务范围覆盖面较广,涉及不同领域。就目前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情况而言,供给类型主要包括文化服务、救助服务以及综合性服务这三个方面,参与方式以自主性参与为主,同时也有一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通过承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

(一)参与内容

课题组走访了太原、大同、长治、临汾、运城等山西省主要城市的民政部门和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根据调研所获资料,对目前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主要类型和内容进行了不完全分类,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概况

课题组调研了解到,公益性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类型主要有教育培训、文艺活动、救助活动以及综合性服务。其中教育培训和文艺活动主要涉及公共文化服务,因此,这里将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类型归总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参与社会救助服务供给以及综合性服务供给。

1.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近几年,政府非常重视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2003年山西省政府提出“文化强省”战略,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要求与规划,要求各级政府要加强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同时号召社会力量的参与。目前,山西省以公共文化服务为主要项目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速度较快。

第一,教育培训。随着公益性社会组织数量的扩增以及专业能力的不断提高,成员的服务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使得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教育培训是其中一大类别。教育培训类公共服务可以为人们提供学习专业知识与交流经验的平台,不仅提高本组织成员的专业能力,而且可以为居民普及多样化的知识。一方面,由教育培训类的社会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性培训,包括书画培训、舞蹈培训以及乐器培训,如部分民办非企业单位是专业培训机构,通过无偿或收取较低费用来满足民众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非教育培训类社会组织也会宣传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组织管理经验、环保常识以及救援技巧的普及等。山西省即刻爱公益孵化中心是社会组织的培育孵化平台,也是青少年志愿者的培训基地,通过理论讲授与实践参与提高社会组织成员的能力,青少年志愿者可以在基地学习理论知识、交流实践经验。同时,也有以提供教育培训为主的专业社工组织,如太原市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它专注于自然教育,为建设绿色环保的生活环境而努力。该组织从成立后就开始呼吁保护环境,带领志愿者深入污染严重的农村进行宣传教育,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宣讲方式,为村民讲解法律常识以及政策。服务中心也会组织志愿者带领民众开展自然体验教育,实地讲解动植物知识,通过徒步旅行等户外运动感应自然来增强认知,提高民众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二,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一大服务类型,举办文艺活动所需经费较少且难度较低,既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情感沟通,也可以满足居民不断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会让居民更加了解社会组织的情况。公益性社会组织会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同时,公益性社会组织还积极参与文化惠民项目。如长治市公益性社会组织会参与政府提出的“文化低保”“送戏下乡”“周末大剧院”等项目,如青年戏迷协会参与长治市实施的“送戏惠民直通车”,文化志愿者由退休艺术家和在职戏曲工作者及其亲友组成,利用私家车开展戏曲每周进社区、每旬进敬老院、每月下农村以及每季进校园的“四进活动”,有利于了解与传承优秀文化。

2.参与社会救助服务供给。救助服务是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的一个重要服务类型,也是部分组织成立的初衷,救助活动的广泛开展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增强群体凝聚力。目前山西省救助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主要表现为救助形式逐渐多样以及救助水平不断提升。

第一,助老助困。政府在扶贫与养老服务方面一直处于主导地位,但政府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切实满足民众的需求,而公益性社会组织是由具有公益心的居民自发成立,组织成员更加了解居民的切实需要,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公益性社会组织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西省保德县扶贫基金会专注于助孤助残、安老助老,为贫困地区送去温暖。山西省大爱慈善基金会除捐赠衣物与款项外,还会与当地政府达成预就业公益助学贫困生圆大学梦项目资助对接,资助贫困家庭的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为贫困家庭的大病患者搭建平台筹集善款;针对国家级贫困县进行慰问资助,在贫困地区建立分站点,真正做到精准扶贫,与当地村民、基层政府商讨脱贫方案,共同寻找致富之路。在养老服务方面,城市内的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以养老中心为主,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养老中心为社会上的孤寡老人提供服务,弥补政府工作中出现的缺失。

第二,医疗救助。医疗救助的专业性要求较高,需要更多专业人员的参与。医学知识对于一个家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对于有老人的家庭,家庭成员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有时可以延缓老年人疾病的恶化,但普通民众缺乏如何预防疾病、处置突发大型疾病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普及,那么专业类的社会组织人员就可以发挥其作用。如山西省越野e族救援队会进入社区讲解急救常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此外,贫困地区的居民缺乏健康意识,医疗救助类公益组织的出现改善了此类情况。如太原市医师协会以及各类公益组织进驻贫困地区,开展健康宣传,发的一些小册子中形象地介绍疾病的症状,居民预防疾病的方法,还有一些常见病症的注意事项。同时还为村民义务诊治,为老年人免费测量血糖血压、做心电图,检测儿童的身高体重以及骨密度,对农村妇女进行两癌筛查(即乳腺癌与宫颈癌)等,为村民的身体健康提供良好保障。

第三,应急救援。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侧重于灾害救助和应急救援。如山西省越野e族救援队,该组织的救援队分布在山西省的各市内,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或接到紧急任务,救援队负责人就会召集队员,配合专业消防队伍开展救援活动。据组织负责人介绍:“参加最大的一次救援任务是九寨沟救援,平时有很多受困人员由于情况紧急而直接拨打我们内部的热线电话求助,我们参与了森林火灾、抗洪抢险等大型灾害救助,同时我们也会提供小型服务,如为公路上没有汽油的车辆运送汽油,不论大小任务都会认真对待。”除了该组织外,还有蓝天救援队、天龙救援队等,他们都在为公众的安全提供公益性保障。

3.综合性服务供给。除了这些有特定服务类型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之外,还有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虽然这类组织难以完成专业性较高的服务,但是服务类型多样、服务人群广泛是该类社会组织的主要特点。这类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成员是为贡献社会而聚集在一起,虽然没有专业的技能,成员的职业也各不相同,但这些成员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组织志愿活动来服务居民。一方面,各地的志愿者协会为贫困地区提供物质援助,关爱儿童与老年人。另一方面,一些大型组织开展了更加广泛的服务项目,如长治市正能量协会开展的活动类型众多,已多次深入山区乡村、城市街道,开展访贫扶寒、敬老孝老、爱心助学、大病救助等,同时也积极参与创建国家安全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大型社会活动。太原市希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除了开展保护环境的一系列志愿宣讲活动外,也会为太原市的一些重大事项供给志愿者,为城市与农村的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差异化服务,为城市儿童设置远离电子产品的绿色活动,为农村儿童改善居住与生活环境。

(二)参与方式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主要通过自主参与和政府购买服务两种方式进行公共服务的供给,不同服务类型的公益性社会组织会采用不同的形式进行服务。

通过表2可以发现,目前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主要以自主参与的方式进行公共服务供给,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山西省的发展还不充分。

表2 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的方式

1.自主参与。自主参与又包括两种形式,第一,公益性社会组织自主举办活动。由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运转资金有限,举办的大部分活动是小型活动。如长治市舞蹈协会定期到H社区为老年人排练舞蹈,组织社区舞蹈队,并带领她们参与市内举办的各类舞蹈比赛。也有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愿参与各种帮扶活动,成员们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解决困难,缓解生活压力,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延伸。第二,政府与公益性社会组织合作举办活动,由政府提出活动主题,找到有意向的组织合作举办,如长治市举办的“读书日”活动,就是由政府与全民阅读协会联合举办,面向整个长治市,提升了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但是在自主参与过程中,公益性社会组织大部分选择独立参与,组织间合作较少,无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导致很多组织不愿意做发起人来寻找合作伙伴,只局限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组织活动。

2.政府购买。政府购买服务是政府直接出资购买合适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文化服务或艺术项目,使公益性社会组织能够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在政策层面,山西省政府出台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政策,提出社会资本与政府合作的模式。通过表3可以看出,在实践方面,政府出台了购买服务的具体清单。如长治市的“周末大剧院”,即政府出钱购买社会组织的节目,定期在剧院表演,丰富市民的业余生活。山西省越野e族救援队应政府要求在各个社区开展急救常识的宣讲活动,政府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但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政府购买服务在山西省发展尚不充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相关章程还不够明确;另一方面是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还不够成熟,难以按照标准和要求承接项目,导致政府购买社会服务向一些服务供给能力强的社会组织倾斜。

表3 政府购买服务的指导性目录

二、制约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因素分析

本报告选择典型的社会组织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前文中关于参与内容与参与方式的论述,我们发现目前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参与供给公共服务的过程中所存在的制约因素主要有支持性政策体系不完善、社会认同程度较低、社会组织内生力不足以及资源链接能力不足等四个方面。

(一)支持性政策体系不完善

与中东部其他省份相比,山西省公益性社会组织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不够,特别是国家和省级贫困县、区的基层社会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且大多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功能和作用发挥有限。

第一,缺乏具体的扶持措施。从2012年开始,山西省政府为顺应国家方针提出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事务。但实际了解到,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参与文艺活动、助困助老等方面缺少优惠政策,缺少资金支持,导致基层社会组织资金来源没有保障,从而工作开展效果不太理想,使得参与者的积极性减弱。目前山西省存在资源供给不均衡的现象,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资源充足,部分组织资源严重匮乏,资源充足的组织不断承接公共服务形成良性循环,而资源匮乏的公益组织则面临解散的困境。第二,缺乏完善的保障体系。社会组织是由多个政府部门管理,当某一部门的领导班子出现人员调动时会导致公益性社会组织的项目审批程序停滞甚至取消。第三,奖励机制单一。对积极参与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奖励制度不全面、表扬不到位,大多以精神鼓励为主,致使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参与公共服务过程中所用费用得不到实际性的反馈,而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会严重影响组织的参与热情。

(二)社会认同程度较低

公众的支持是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但由于民众认识的局限、公益性社会组织服务机会较少、宣传力度不足等原因,导致山西省内公众对于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认同程度不高。

第一,民众对公益性社会组织存在认识上的局限。大部分民众对其公益性持有怀疑,民众的惯性思维只会认为政府会提供公益性服务,而民间组织不可能免费提供服务,它们必然会收取费用或提出其它要求,这使得公益性社会组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中经常遭遇居民的误解甚至抵触。第二,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机会较少,难以改变民众的固有印象。由于公益性社会组织在山西省的发展时间较短,参与公共服务的机会受限,难以通过实际服务使公众感受其价值。在服务质量上,公众更相信营利性组织提供的有偿服务以及政府部门提供的权威性服务,参与机会的缺乏使得公益性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水平难以呈现与提高,民众很难对其产生信任感。第三,公益性社会组织自身的宣传力度不足。公益性社会组织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部分有宣传平台的组织没有在网络平台上展示举办的活动内容,而有的社会组织甚至没有自己的宣传平台。

(三)社会组织内生力不足

通过调研发现,山西省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已经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但是由于缺乏专业管理能力,使得组织内部已有的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前后衔接不畅,无法进行系统性公共服务供给。

第一,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缺乏。经调研发现,大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的管理人员缺少管理知识,创立组织都是根据自身兴趣,通过外出学习其他社会组织的成果来积累经验,只有少部分社会组织的管理者之前从事过相关工作,有一定的管理经验。如长治市正能量公益协会的工作人员提到:“在创办这个组织之前,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准备,便在空闲时间到南方走访其他社会组织,了解他们是如何管理组织,积累经验,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才创立了现在的组织。”第二,资金管理制度缺乏。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由创立者统管一切,成员并不参与管理,组织内部没有形成信息公开制度,导致财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规范、不透明等现象,部分成员会对此存有怀疑态度。而大量公益性社会组织由于自身资金不足以及缺少专业成员,也没有充足的时间,所有事务都需要创立者来承担,否则组织将会面临解散的风险,这样松散的管理结构严重影响公益性社会组织供给公共服务的水平。第三,人员管理机制不够规范。一方面,公益性社会组织在成立之初为了吸引人员进入,缺乏严格的准入标准。通过长治市小雨点协会成员介绍,该组织内部成员都是兼职,由于成员的本职工作繁忙,办公地点长期无人。另一方面,公益性社会组织尚未成熟,很难吸引专业人才,部分成员主要是因兴趣而加入。这些成员技能相似,难以准确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对该角色的认同程度不高,在参与过程中发现组织活动与现实生活相冲突时,非核心成员往往会因为疲于应付而退出组织。如,山西即刻爱公益孵化中心主要负责孵化与培育社会组织,该组织对于太原市内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较为了解,其工作人员提到:“目前社会组织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成员流动太快,储备不到人才,一些成员参加一段时间后觉得没意思或者没时间就离开了。”

(四)资源链接能力不足

公益性社会组织是民众自愿成立,不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的组织,组织的经费不足成为参与供给的最大制约,致使很多社会组织留不住人才,而且也缺少办公场地以及专业设备。

第一,公益性社会组织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强,自我造血能力不足。大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存在依附性较强的现象,没有树立自我造血意识,过度依赖政府拨款。而政府能够提供的资金支持有限,各类公益组织又较多,不能给予足够的财政支持,政府购买服务尚不成熟且缺乏专项补助,所以从整体上看,政府支持的资金较少且缺乏稳定性。第二,公益性社会组织链接到的社会资源较少,而且存在供需不匹配的情况。山西省很多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缺乏品牌号召力,缺乏向企业寻求赞助的意识和实力,而且组织之间的交流较少,资源较为松散难以整合。此外,山西省市场环境的恶化也为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带来阻碍。笔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山西省很多企业自顾不暇,很难给予公益性社会组织支持,部分企业虽然会将自己的产品捐赠给社会组织,但供需不匹配,捐赠的产品并不是组织实际所需,对于这类物资,社会组织按照规定无法进行内部分配,只能进行第二次捐赠。第三,省内基金会难以提供资金支持。虽然基金会是支持各类社团以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的重要主体之一,但是山西省内的基金会实力较弱,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只能支持小型的、损耗较小的组织,难以给予资金需求量大的组织支持。

三、提高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对策

政府力量对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是有限的,应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推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目前政府部门注重构建“三社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治理作用,构建多元主体参与格局,营造一个良好的参与环境。其中,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能够推动公共服务供给范围的扩大,有效缓解政府压力。山西省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尚在发展阶段,在参与公共服务的过程中,外部环境与内部结构仍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对此,我们给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一)构建支持引导体系

政策法规的完善对提高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具有基础性作用。应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山西省社会组织实际发展情况的政策法规,尤其是应关注公益性社会组织如何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保持内部运转畅通,从而提供公共服务的问题。

第一,引导建立社会组织资源联盟。针对省级、市级等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的公益性社会组织,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统筹建立资源信息库,通过派专人走访或开展民主恳谈会,切实了解不同等级的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情况,根据公共服务的需求情况和社会组织的供给能力对资源联盟中的社会组织进行分类、整合、扶持和培育,形成具有针对性的、分层级的支持引导体系。第二,引导创设社会组织孵化体系。目前民间自孵化的社会组织之间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政府相关部门有必要在省、地市以及县区多个层级设立社会组织孵化基地,为各类初创型的社会组织提供培训服务,以孵化基地为平台整合共享资源;在孵化基地的具体运行中,可以通过制定具体的孵化要求与详细的孵化计划,规定孵化成功的考核标准,使社会组织在起始阶段就拥有承接公共服务的能力和较高的服务水平;同时,借助孵化体系,可以对公益性社会组织进行定期跟踪督导,引导社会组织链接外部资源,对公益活动及项目给予指导,培育社会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加大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资金投入。据了解,资金困难是部分公益性社会组织难以为继的重要原因,对于有发展潜力的社会组织,政府可以通过专项补助、税收优惠、公益创投、培育孵化等方式投入资金进行扶持,对表现优良的组织进行物质上的鼓励,促进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更好地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第四,发挥社会组织党建的引领和赋能作用。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和社会组织党员的带头作用,以“党建+公益”的方式为社会组织赋能,推动社会组织自身的良性发展。

(二)提升社会组织公信力

公信力的提高是拓宽公益性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渠道的重要保障,而提高社会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认同度大体需要经过了解、尝试、认同以及评价这四个阶段,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第一,政府应做好“引荐人”的角色。民众对于新事物尤其是无偿性服务基本会存有一定质疑,公益性社会组织要想参与公共服务供给,需要政府从中引导,通过政府的信誉来提升民众对公益性社会组织的信任度。第二,加强公益性社会组织与社区的联系,培育社区社会组织。社区是社会治理的重心和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是社区居民获得公共服务的重要渠道,但社区由于自身力量的限制,所能供给的公共服务有限。对此,公益性社会组织应积极参与社区治理,通过与社区的合作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第三,公益性社会组织应积极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民众往往听说过某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名称,但是对其服务内容不够了解,信任度也较低,对此社会组织可以加大宣传,形成品牌意识,例如设计组织标志或者通过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方式增加自身的知名度。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通过合理选择服务对象的方式提升效能。比如,先服务经济水平较低或迫切需要某类服务的群众,这类群众往往更愿意尝试,如果这批受服务者反馈良好的话,可以为公益性社会组织带来滚雪球式的宣传效应。

(三)激活社会组织内生力

只有激活社会组织的内生力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发展,提升服务供给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强化组织成员的角色意识和归属感、从管理人员、管理条例与管理体制等方面提高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内部管理水平。

第一,提升服务供给的专业性和系统性。通过引入更多的专业社工,链接专业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升社会组织从事公益活动的专业性;通过定期邀请高校专家或示范性社会组织开展教育培训,提升成员的服务水平和创新能力;借助专业督导或第三方机构的评估,对组织发展远景和近期目标进行规划,形成系统长效的服务供给模式。第二,强化组织成员的角色意识和归属感。在成员准入方面,合理控制组织的人数,在招募时制定规范的准入标准,确保成员质量。在组织管理方面,对违反规则的成员实施一定处罚或者进行清退,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对积极性较高的成员给予奖励,通过合理的分工,增加成员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保持社会组织整体的活力。第三,完善社会组织管理制度。在资金管理方面,通过建立透明和科学的资金管理使用机制,规范社会组织成员的行为,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通过引进专业的管理人才提高管理的科学性,专业性的管理知识以及技能使专业管理人员能够从社会组织的现状中诊断出制约组织发展的问题,并能够根据其实际运营情况,制订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四)提高资源链接能力

资源链接能力决定了公益性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公益性社会组织利用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公益创投项目、政府购买服务等多种渠道,提高资源链接的能力和有效性。第一,寻找合适的场地供给方。在已经建立孵化基地的城市,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入驻孵化基地,申请使用基地配置的办公场所,也可以积极联系社区居委会。第二,多渠道募集资金。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积极召开线上或线下募捐活动,充分利用孵化基地的平台来扩大与企业、基金会或其他社会组织的合作。第三,扩大与关联企业的合作。公益性社会组织要加大与企业的联系,尤其要加强与行业关联性强的企业合作,行业差距较大的社会组织与企业很难实现产品之间的对接,例如专做救援用品的企业很难为文化艺术类的组织供给产品,医疗养生类社会组织可以链接医药企业的资源,在参与公共服务时使用该医药公司的产品,形成多方共赢的良性循环局面。

猜你喜欢
公益性山西省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山西确定20家省级公益性农产品市场
做好公益性报道让温暖在城市流淌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