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老的“班水”制度 和谐的水曲
——四川在用古代水利工程调查研究

2020-01-13 08:12
四川水利 2019年6期
关键词:傈僳族新民村民

(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成都,610072)

引言

可以说,水利与中华文明同时起源,并贯穿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水利遗产中不仅有水利工程设施这样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治水理念、水管理文化、农村防洪抗旱灌溉补助合作制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通过碑刻、典籍、档案、族谱及乡规民约等形式流传下来。古代水利工程遗产曾在区域发展中扮演过重要角色,在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历史长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全面、完整地体现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水利建设的状况及其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的联系,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有的甚至穿越几百、几千年岁月的时空,到了今天还依然发挥着它的功效。

农历二月初一,仁和区同德镇新民大堰每年都从这天起开始实施“班水”制度。“班水”制度,顾名思义为轮班用水的制度,这一制度,自明清时代兴起,在川滇交界的仁和、华坪、元谋等县(区)的部分缺水村社广泛流传。据仁和区志记载,仁和区同德镇新民大堰至今仍沿袭着“班水”制度,这一历史沿用下来的用水制度,对于今天在全国上下推行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1 关于“班水”制度的传说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同德镇新民村和布德镇松坪村的13个村民小组1500多村民,祖祖辈辈靠着新民大堰不足0.2m3/s的水源维系生存。这里汉族、傈僳族、傣族杂居,一到旱季,水就是人们的生命。

相传,大约三、四百年前,外地移迁至此的杨家,人丁兴旺,在当地很有势力。其当家人写下了契约,以30斤鸡、30斤火腿为质,与邻谷的双河村换得到了水源,振臂号召杨家、徐家等众乡亲修起了引水渠,冠名新民大堰。有水滋润,本村就成了当地的鱼米之乡。多年后,老人们仙逝,遇一大旱之年,邻村想弃约要回水源,村民们拿出契约,见“三十斤鸡火腿”之字样,遂要偿还,邻村终因无处可觅三十斤重的鸡火腿而未要回水源,大堰就一直流淌至今。不知是老人们的笔误,还是有意埋下的伏笔,原来,在契约中,“三十斤鸡”与“火腿”之间没有标点符号,所以村民们就有了理由要求邻村返还一只三十斤重的鸡火腿。这就是关于“三十斤鸡火腿”的智慧传说。

大堰建成之初,为水械斗、丧命的事件时有发生。村民们通常把为争水而死的人抬到大堰边的一个山嘴去火葬,慢慢地,这个山嘴就被叫成了“烧人坪”。因为争水,械斗至伤至死,村民们也把官司多次打到了永北府(现云南华坪县,该地随攀枝花市建设需要,于1965年行政区划至攀枝花市仁和区新生乡,后于2001年合乡并镇为同德镇)。永北府为息一方事态,派高人来当地打制分水“码口”,推行了“班水”制度。“班水”制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也使大家用水有了一个和平共处的准则。在“班水”制这个准则的指导下,村民们开始通过协商处理用水事务。召集人通常把村民都叫到烧人坪去议事,此后,人们又慢慢地把烧人坪叫成了“商量坪”。

2 “码口”,公平的分水设施

“码口”是分水的标准,所谓“码口”就是(一种原始的分水口)开在水渠侧壁的一条高约0.2m的窄缝,窄缝上是较宽的口。缝的入口正对着水的流向,渠底横着一道小坎,可起到抬高水位,起合理分水的作用,使进入“码口”的水量增大。“码口”的作用就是在缺水的时候,对水渠里的水进行合理地分配,使大家都能够有水可用;当然,在雨季或不缺水的时候,水便会从小缝上面的大缺口流出。据市水利部门有关专家介绍,村民们所使用的“码口”除在新民大堰保存完好外,其他地方已很少见到。

现如今,昔日的土渠已变成了三面光的水渠。在这条长达6300m多的水渠上,共有大大小小的“码口”数十个。“码口”的设置按照用水的情况而定,田地少的地方,就只设一个“码口”,田地多的地方,就适当增加。“码口”的大小,按尺寸而论,通常被叫着“三寸水”、“两尺水”等等,也就是说“码口”上留的小缝宽是几寸或者几尺。不同大小的“码口”,流过不同大小的水流,还被赋予了各种形象的名称。诸如磨眼水,“码口”比乒乓球略小,形同石磨的磨心;篾片水,其“码口”形同竹篾片,仅一条小缝;另外还有吃水,吃水是只满足家庭生活所需用水的水量,从“码口”出来,其水流大小与一根筷子相当。

图1 现存的“码口”(磨眼水)

图2 新民大堰“码口”现场

图3 新民大堰渠道上的“码口”

进入21世纪,政府投资对水渠进行改造时,村民仍然严格遵守着祖辈的制度,在原位设置了原始的“码口”。三面光的水渠防止了水的渗透流失,也让“码口”变得更加牢固。

3 缴“水租粮”,良性的管理运行机制

新民村现年82岁的老人杨光义曾参加过革命,解放后担任过当地公社党委书记,对“班水”制的历史非常了解,据他讲述,为了新民大堰的管理和维护,当地形成了缴“水租粮”的有偿用水制度。

新民大堰渠首地势陡峻,海拔较高,作物多以茶叶、果树为主,基本不种植水稻等高耗水作物,居住着的傈僳族村民,也就很少用水。但通过傈僳族村的新民大堰必须得到爱护方能长治久安。因此,“众班水”(当地人叫享用“班水”的群众为“众班水”)把大堰的管理和维护交给了渠首的傈僳村民。每年大年十五以后,“众班水”和渠首的傈僳族村民就汇集到商量坪,在报名参加管理和维护大堰的傈僳族村民中民主推选10名“坝长”(当地人称渠道管理人员为“坝长”),再由推选出来的“坝长”民主推选1名“总坝长”,形成渠道管理班子。

“坝长”们负责渠道管理(包括引水、分水等)、维护。他们也定出了一个制度,渠道维护工作量在15个工日以内的,由总“坝长”带领“坝长”们自行修复,在15个工日以上的工作量则由“众班水”集体出工修复。“坝长”们管理、维护大堰也不是无偿的。“众班水”用“水租粮”支付他们的报酬。“水租粮”按“码口”尺寸缴纳,一寸水的“码口”缴稻谷2担(约450kg),全堰“水租粮”24担。改革开放以后,在“坝长”们的要求下,“众班水”将全堰“水租粮”提高到了28担。这样,既解决了傈僳族“坝长”们的口粮问题,也使得大堰水源不断。

4 结语

四川在用古代水利工程数量众多,分布较广,历史年代久远,新民大堰和“班水”制只是其中一个缩影。这些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遗产是四川人民同大自然抗争相处,谋求生存与发展的智慧结晶,是千百年来治水的文化遗存,充分体现了先人的智慧和创新精神,是四川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关注和发掘在用古代水利工程及遗产的文化内涵,进行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贯彻落实四川省委提出的“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四川”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

猜你喜欢
傈僳族新民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樱花浪漫迎阔时,刀山火海任尔闯 怒江傈僳族阔时节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
“咱们村来了傈僳族宣讲员”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