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丽(镇海石化建安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207)
石油化工行业作为工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动力,必须做好工程预结算管理工作,发挥出工程预结算的控制作用。石油化工行业改革与发展中,工程预结算主要对象为石油化工各种工程项目,采取全方位、一体化的预结算管理手段,严格控制石油化工工程成本支出,缓解过度支出为石油化工行业带来的压力。石油化工工程预结算的有效控制与管理,帮助石油化工项目有序开展,提高工程造价控制力度,实现石油化工行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石油化工行业工程预结算的有效控制与管理,不仅是石油化工相关单位关注的重点,同时直接影响到石化行业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作为石油化工项目管理重要内容,预结算管理控制对石油化工行业发展至关重要。石油化工行业发展步伐加快,其中工程项目的管理不断创新,无序的工程结算管理模式必须进行创新,工程预结算根据政府关于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指导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进行预结算处理,帮助石油化工行业减少材料消耗与人工支出[1]。工程预结算帮助石油化工工程项目进行科学管理规划,有效控制施工过程,合理制定施工成本防范,保障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为其保护环境、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第一,石油化工工程预结算管理重视不到位,预结算虽然是石油化工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但是部分管理人员认为预结算可有可无,虽然近些年对预结算的重视在提升,可是实际预结算管理很多措施依然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得到真正落实。对预结算管理的重视还需要提升,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出预结算管理作用。
第二,预结算管理缺少科学体系。管理体系是管理措施落实的基础,科学全面的管理体系帮助工程预结算提高管理质量。石油化工工程预结算管理并没有系统的管理体系加以支持,预结算管理职责无法落实,出现预结算管理问题,管理人员相互推诿扯皮,影响问题解决效率。管理体系的缺失对预结算监督造成直接影响,预结算监督作用无法发挥,工程管理内部控制频繁出现问题[2]。
第三,预结算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与当前市场实际情况相差较多,相关单位费用平衡点不好确定。例如,某工艺管道检修居多的工程项目合同约定的结算依据为:《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2009版),不足部分参考《石油化工行业安装工程预算定额》(2007版)。材料费与机械费调整按中国石化建[2016]369 号《石油化工行业检修工程预算定额》“营改增”调整办法执行,人工费调整按中石化建[2014]322号文件执行。暂不考虑税金和安全生产费,在正常天气情况、工效一致的情况下,合同约定人工费约146元∕工日,目前市场上,管工的均价为410元∕工日,焊工的均价约500元∕工日,普工均价约180元∕工日,管道施工一组施工人员的组成至少管工一名,焊工一名,外加一名配合普工,平均人工成本约363 元∕工日,是定额人工的2.5倍;合同约定的材料(辅材材料)费、机械费也少于实际使用费用。经过对这一两年的多个项目成本的统计核算,所有成本支出中,人工成本支出占比高达80%以上,因此承接诸如此类的项目对于施工单位来说亏本是必然的了,差别只是亏多少而已。业主与施工单位的费用如何平衡,变成了一大难点,争议不断。
因为对工程预结算管理认识不全面,导致出现管理重视不足的问题。管理人员必须更客观、科学的认识工程预结算,提高对工程预结算的重视,从而达到提高工程预结算管理质量,优化控制的目的。工程预结算管理中,管理人员提高预结算控制管理的重视,及时普及预结算控制管理相关知识,并且传递最新关于预结算相关的管理条例等。通过有效的指导与宣传,帮助石油化工工作人员更准确的认识工程预结算,提高对工程预结算的重视。在此基础上,在管理人员还需要组织问卷调查,了解工作人员关于工程预结算方面的掌握情况,给予工程预结算人员更多的尊重与支持[3]。石油化工行业必须提高对工程预结算的重视,认识到预结算控制管理质量提高,工程内部控制得到优化,石油化工工程整体控制加强,工程项目运行得到保障。
管理体系是管理措施落实的指导与依据,完善的管理体系很好的激发出预结算控制管理辅助价值,及时排除石油化工工程管理风险,提高整体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必须结合石油化工工程具体情况,寻找有效的契入点,对预结算控制体系的不足加以改进,与此同时不断注入新的管理理念。积极从预决算全过程角度出发,重视管理职责的明确,真正落实到预结算项目责任到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够马上找到原因,避免出现相互推诿现象。责任到人的管理体系,很大程度上提高预结算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责任追究制度的提出,就出现的控制管理问题准确问责,及时制定解决方案,发挥出预结算管理控制作用,做好预结算监督工作。针对石油化工工程预结算管理积极进行管理体系创新,改进预结算中的问题,引导石油化工工程预结算管理实现制度化,进一步提高控制管理力度。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实现工程目标的根本手段之一。从工程造价控制的角度: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从立项就开始全过程的控制,从前期工作开始抓起,直到工程竣工为止。从定额管理到造价管理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对工程造价开展全过程的跟踪管理,从定额站到工程造价管理站并不是单纯的名称变更,而是任务、职责的扩大与增加。应该说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科学中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思想和观念。它所涉及的管理范围已经超出了原来施工概预算定额的控制管理范畴。基于以上思想,全国的定额站已改名为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正逐步实现由概预算定额管理向全过程造价管理的转变。目前全过程造价成本管理的方法研究主要体现以下三点:量价分离、动态控制;定额量、市场价、竞争费;概预算事前控制。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预结算管理也需要引进更多信息技术,通过信息化建设,提高预结算效率,减轻管理人员压力,实现数据信息的有效处理,为预结算管理智能化发展奠定基础。预结算作为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组成,预结算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工程造价发展的必然选择。创建预结算信息化管理系统,增设数据库、资料储备库等功能,以智能化数据处理技术,有效对信息分类处理,提高预结算处理效率的同时,保证预结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例石化工程中,针对总体施工部署情况,及时将地形地貌、施工平面图、区域规划图以及建设项目规范等资料上传到数据平台,帮助工程项目人员了解石化工程的自然条件。针对涉及到的材料、加工品以及各种构件等,生成一览表,为材料储存场地规划以及运输线路制定提供参考。利用信息平台,及时将项目占地情况以及加工厂的制造规模等进行上传,并且随时计算施工面积使用情况,通过大数据处理,及时为石油化工工程管理人员提供预结算统计数据。这样一来不仅预结算管理水平得到提高,还帮助石油化工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得以发展,预结算的监督更加全面。
综上所述,石油化工行业工程预结算的管理伴随着工程项目全过程。预结算控制管理质量的提高,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定期对预结算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积极进行信息化建设,打造系统的预结算管理体系,提高管理人员对预结算管理的重视,改善预结算管理不足,发挥出预结算管理的价值,为石油化工行业的发展提供更多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