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域融合在小学现代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12 07:07金卓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12期

金卓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是重点之一,教师在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容易忽视儿童的所思所想,造成师生之间的沟通出现代沟。针对这种现象,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理论可以为小学现代诗歌教学提供一些新的方式。伽达默尔认为文本的意义是经过人们的理解而诞生的。伽达默尔重视读者的理解,这种理解以文本为出发点,他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读者和文本的视域可以更好融合。通过分析小学现代诗歌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寻求在小学现代诗歌教学中的一些方法。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现代诗歌的兴趣。

【关键词】视域融合  小学现代诗歌教学  文本教学方法

一、小学现代诗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认真倾听孩子的语言,并有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是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必备的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对诗歌的感受,使整个教学过程过度强调老师的讲解。

伽达默尔认为在听别人讲话时,我们的思想不是如机器一般,只是简单接受信息,绝对服从命令的,我们必定会有自己的前理解,并且会把自己的理解与从他人那里获得的理解进行融合。换言之,学生在现代诗歌解读过程中有自己的前理解。他们会从自己的理解中体会出独一无二的感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前理解,使学生快乐学习。这就需要师生一起努力,要知道每一堂课都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每一堂课中有所启发,让学生的认识得到提高,智力得到发展。

伽达默尔认为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开阔自己的视域,去融合其他的视域。他认为理解的价值是读者的视域和文本视域的对话。

二、小学现代诗歌文本教学的方法

(一)与作者对话,促使教师与现代诗歌视域的融合

作者的视域与读者视域的相融合,会融汇出新的内容。伽达默尔的视域融合注重读者的前理解和现在理解之中的交流过程。从读者的前理解出发,把从前的理解与自己当下的理解相融汇,来找到两者之间的重合点。

例如,在教学《秋晚的江上》与《花牛歌》这两首现代诗歌时。教师在研读诗歌时,要先与作者对话。从多个角度了解刘大白与徐志摩的时代背景,还要去了解作者写诗时的具体背景。《秋江的晚上》是描写20世纪初的中国环境,当时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诗人生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看着国破民亡的现状,油然生出一份悲凉的情感。当诗人看到秋天夕阳西下的江面,不禁咏唱出这首秋之歌。当教师了解这样的背景,就可以引导学生去感悟诗歌的情感。在教学过程适当介绍一下作者,使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鸟儿本已经废卷了,还要驮着斜阳回去。《花牛歌》则是徐志摩写下的一首欢快的儿歌,整首诗节奏感强,字句清新,洋溢着童真童趣,这是新月诗派的风格。徐志摩正是新月诗派的代表,充满了理想主义,想象丰富。教师通过与作者视域的碰撞,会了解现代诗歌的创作与时代背景。在教学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全方位感受诗歌的美。

(二)重视学生的前理解

伽達默尔认为在对话中“两方不拘于自己的想法,彼此之间互相开放,不有意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对方。”本人认为要想尊重孩子的前理解,就需要教师善于启发学生的思想,使他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童年的水墨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循序善诱。

例如,在教授钓鱼的画面时,教师注重过渡语,在过渡语中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过渡1:忽然画风一变,人影碎了,发生了什么事?

生:鱼上钩了。

过渡2:鱼上钩了,此时的画面又是怎样的?

生:(草地上蹦跳着鱼儿和笑声)

过渡3:为什么鱼儿蹦跳,笑声也会蹦跳?

生:开心,抓鱼。

在讲授鸭群下水的画面时

过渡1:鸭群指谁?

生:水性好的孩子。

过度2:怎样戏水的?具体动作是什么?

生:扇动翅膀,拍水戏耍,拨动浪花,你泼我溅

过渡3:这里一个在(  ),那里一个(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一群孩子在戏水玩耍的画面。

过渡4:你看,那边的水面出现了什么?

生:一个水葫芦

出示图片,解释水葫芦是一种水生植物,在书中用双引号,借代水性好的孩子。

过渡5:这个“水葫芦”的水性真好,可以一下——

生:钻到水中。

过渡6:他又从水中钻出来了,此刻他的心情如何。

生:露出两排银牙。

过渡7:这〖HJ0.4mm〗是江上描绘的孩子戏水的热闹场面。我们一起来感受感受。

过渡8:像刚下水的

生:鸭群

过渡9:扇动翅膀

生:拍水戏耍

过渡10:一双双小手

生:拨动着浪花,你泼我溅笑哈哈!

过渡11:是哪个水葫芦

生:一下子钻入水中。

过渡12:出水时

生: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

在整个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畅所欲言,互相开放自己的语言。这样在教学过程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三)尊重学生的语言,促进师生之间的视域融合

教师在解读诗歌时,要找到解读的关键点,即学生思维、情感的情趣点与触发点。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尊重学生对诗歌的感悟和理解。

例如,在《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过程中,为使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我通过复习生字词导入——闪现生字词的方式,请学生上黑板填表默写词语。

童年的水墨画

溪边  染绿

江上  戏耍

林中  采蘑菇

三位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填写词语,进而掌握字词。

另外,《童年的水墨画》,它是由3首小诗组成的,每一首小诗就是一幅水墨画。

第一幅水墨画,他们在溪边钓鱼。第二幅水墨画,他们在江边戏耍。第三幅水墨画,他们在林中采蘑菇。我让学生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式作画,结果45位孩子创造出来45张不一样的画,各具特色。在理解诗歌内容时,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前理解,例如,当一位声音响亮的学生来读“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我问同学们,听到他的读,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他们会说:垂柳倒映在溪水的画面,还让他们联想到了贺知章的《咏柳》。“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那千万条垂柳也把山溪映绿了。溪水可以当作镜子与绿玉带,说明溪水清澈,平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尊重学生的前理解。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小学生对现代诗歌解读缺乏一定的兴趣,体现在课堂上就是教学效果不佳。老师与学生对现代诗歌的有效解读的是关键,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适用于现代诗歌文本解读。针对目前在小学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的这些问题,本人认为伽达默尔视域融合理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方式。在小学现代诗歌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开阔自己的视域,更应该关注孩子们的视域,促进教师与学生视域的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话在诗歌教学过程的应用,要用一颗包容之心来尊重学生的观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准确引领学生正确解读现代诗歌,才会激发起学生对现代诗歌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参考文献:

[1]Hans-Georg Gadaner W ahtheil undMethede,II,J.C.B.Mohr(Paul Siebeck),Tuebingen,1986.

[2]汪明.也谈中国语文教育问题与对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2):100.

[3]彭启福,葛毅.对话与精神分析治疗——从伽达默尔对话理论谈现代精神分析治疗技术[J].医学与哲学,2011,(32):34.

[4]肖川.名师备课经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