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玉卿,尹莲梅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北石家庄 050091)
目前高职所用的化学教材和学生在中学阶段所使用的化学教材、教学大纲之间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脱节。如果在高职开始阶段没有注意将中学的知识与高职的知识进行良好的衔接,只是一味地赶教学进度,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出现成绩分化的情况,影响高职化学的教学质量,甚至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化学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对高职化学进行科学的衔接,让化学教学进度能够和谐有效的推进,正确对待中学和高职化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是每个高职化学教师都应当做到的,也是提高高职化学教学质量的一个十分有效的措施。
高职阶段学生在高职阶段的化学与中学阶段的化学之间的学习内容差异较大,对于高职阶段的化学学习内容并不熟悉,并且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比较爱玩,注意力不集中,在对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一些问题,再加上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听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同时学生的化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更好的发展,长期这样下去,不仅会影响到学生化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对于整个化学学科的学习也产生不良影响,也会降低化学的教学质量。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评价都是通过考试的形式判断学生的好坏,这种“一刀切”的评价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发展,导致有的学生因为考试成绩的不理想而逐渐放弃了化学的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无法充分调动起来。现在对于学生化学素养的考核仅仅依靠书面的笔试,难以真正地对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行全面的考核,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这种落后的教学评价体系导致一些学生长时间感受不到学习化学的满足感和快乐,自然成绩也无法有效的提高,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热情就会大打折扣。
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最大特点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点,但是在现阶段的化学教学中,教师普遍忽视了学生实验的教学,对实验教学缺乏重视,他们认为只要将理论知识讲授清楚,对于一些实验把基本的原理教给学生就不需要浪费做实验的时间了,再加上化学实验的难度比较大,存在的危险也无法估计,这些情况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而学生往往对实验比较感兴趣,教师对实验一带而过也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大,也有老师和家长的监督,学生想要考试取得好成绩,就会被的学习。而在进入高职之后没有老师和家长对学习有那么强力的督促,学生也就会慢慢降低对学习的积极性,也会缺少学习动机。而高职化学的学习进度较快,需要学生提前做好预习,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并在课后及时做好复习,进行巩固,更大的是一种自主性的学习。从高中阶段的被动型学习转变为高职阶段的自主性学习,是需要学生进行积极地学习方法的转变的,学生的学习态度也存在一定的转变,这都是影响高职阶段学生化学学习衔接的重要影响因素。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要将所学知识进行全面良好的掌握,提高解题能力和解题技巧,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而到了高职阶段的学习,学生是为了提高职业技能,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以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好基础,这种学习目标更注重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养成自身的化学应用能力,更加强调对于化学的工具性。
化学这门学科是从初中开始学习的,再经过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升入高职,但高职所学的化学与中学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之间的内容差异较大,所以在学习的时候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这门学科的教学目标是能够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实际的学习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能够认识物质世界的一些基本规律,探索化学的乐趣。在学生进入高职院校之后能否继续对化学学习有积极性和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化学知识之间的衔接问题。因此,高职阶段化学学习的衔接十分重要。
对于中学阶段的化学教学,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整体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进行教学的。而高职阶段对化学的整体学习有所加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而进行的多种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实践打好基础。中学阶段的教育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高职阶段的教育主要是为了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培养相应的能力。因此,要将高职阶段化学教育的各种变化,评价标准,教学内容等差异进行提前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为学生提供更加轻松的化学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轻松地对高职化学学习进行有效的衔接。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化学这门学科最基础的学习部分,中学阶段的化学学习主要就是从化学反应中来学习化学的概念和化学的基本原理。而高职阶段的化学学习主要侧重的是对于化学理论的学习,相对而言是有一定的跨度的。学生在进入高职的初期阶段还是运用原有的思维方式来进行化学思考,会导致对化学学习比较吃力,就会产生很多疑问。因此,高职教师在化学教学的初期阶段要注意将化学知识与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进行衔接,帮助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思考方式进行过渡,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占据主要地位,要想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化学的学习,就必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常的化学课堂中。刚进入高职院校进行学习,对于一切都比较陌生,大学的知识与中学所学的知识相比更加深入,会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负担,望而却步。因此,教师就要及时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帮助,多从学生的角度,将中学的化学知识与大学的化学知识做好衔接,让学生慢慢熟悉大学化学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更好地化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高职化学学习初期,学生一下子进入比较高层次的学习,不能够很好的适应,教师就要及时地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沟通,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并进行整合,以便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课堂的教学进度和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积极听取学生的建议,才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更好地对课程进行衔接,为学生提供更加高质量的化学课堂。
高职院校有完整的一套学科教育体系,难以安排教师和课时来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差异的弥补。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化学学习的实际情况来编制相关的辅助性教材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习。这些辅助性教材不仅仅局限于书本,还可以发布在网络上供学生进行更加方便的阅读。让学生自主选择需要弥补的知识进行学习,减少中学和大学之间知识差异不同带来的问题。同时,教师也可以发布一些关于化学方面的最前沿的实验,与生活相关联的各种有趣的知识等,能够更加提高学生在课外进行化学学习的热情。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已经无法满足高职阶段学生对于化学学习要求。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的多媒体技术将高职化学进行衔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课堂的参与感,同时也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采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以及手段进行实际的化学教学,只有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能够提升学习的效率,促进高职学生化学学习的衔接。
在开学初期可以对学生的化学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摸底考试,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进行调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层次划分成不同的化学学习小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材施教。对不同学习小组的学生设置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也可以对考核标准设置的更加的灵活,以提高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学习能力范围内进步和发展,让学生能够持续保持对化学学习的热情。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化学教学与高中化学教学之间的衔接问题是高职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职化学教学中需要重点改革的问题之一。高职化学的衔接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教师积极做好高中和高职化学教学之间的课程设计、教材设计、教学进度的调整,同时也需要学生改变原有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将原来高中被动型的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提高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理的解决,在教师的帮助下,将高中的学习和高职的化学学习进行平稳的过渡和衔接,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