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仁君
(肥东县滁河干渠工程管理处)
与大型工程相对比小型水利工程具备了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由于其水库容量小,再加上蓄水区域小,所以天气产生变化时,会对其造成明显的影响。例如:在雨量充沛的夏季阶段,连续大雨会造成水位急速上升,存在溃堤风险,介于此,小型水利工程施工需做好万全准备,在施工技术方面考虑到季节因素带来的工程压力。
长期以来,水利工程是一类基于自然条件而兴建的工程,其施工目的在于有效利用自然界内的水资源,而水资源的流量、流动并不是凭借人为因素就可将其完全控制的,再加上受林区、山区内各类自然条件的约束,使水利工程施工条件极具复杂性特征,鉴于此,在对其进行设计与施工时切忌试图破坏自然规律,以此方式来展开水利建设,而是要在保护环境、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实施工程建设。
一般来讲,小型水利工程有着水利任务较少的特征,但也因此而对其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设计、建设小型水利站时,需要善于利用各类结构方面的优势,提升其运作效率,继而使小型水利工程可以负担起各类任务所带来的作业压力,因此,即使作为小型水利工程,其施工结构也依然极具复杂性质。
第一,导流技术监管问题。在实际小型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所具备的专业素养往往不能满足实际需求,再加上管理资金匮乏,使施工管理未能完全发挥其监管价值,对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第二,基坑施工技术严谨性不足,缺乏规范的防水、防渗漏的步骤。部分施工人员缺乏严谨的施工意识,并未依据施工安全条例和基本要求展开作业,同时,在招标时,承建单位往往会将其承包给不同的承包商,导致施工效果与施工技术不一致,出现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施工场地秩序混乱的现象,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第三,设计阶段存在漏洞。一般来讲,设计者需要在设计前对施工环境展开实地考察,同时需采用3S 技术,对现场施工区域的施工条件、地理信息进行采集和分析,不仅如此,还需有民意调查的环节,然而在现实环境中,由于受人员与设备的约束和限制,导致考察环节存在疏漏,继而加大了施工难度,对施工质量造成了影响。第四,预应力锚固技术、碾压技术方面的应用并未完全发挥其技术优势,尚待优化。
在建设闸坝工程时,导流技术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检测工程安全系数和质量的考察指标和重要项目。因此,在建设闸坝时,必须通过导流技术让水流顺着闸门流出,继而达到快速排水的目标,同时,施工人员还需找准导流位置,科学、合理的规划导流高度,使其可具备自动导流的功能,如此一来,便可合理解决上述所讲的季节性雨季爆发的问题,降低溃堤风险,减少季节性施工,达成提高工程效率、节约施工成本、节约人力资源的技术价值。此外,在应用导流技术时需要合理规划施工时间,必须在雨季爆发、洪水来临之前做好施工准备,完成所有施工。
首先,施工人员需要选取土层不易坍塌、地域开阔、施工空间大的基坑施工区域,采用“覆盖”或是“换土”的方法来弥补土质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同时还需配比好钢筋混凝土,使用“混凝土灌注”的措施来进一步加固基坑。其次,防渗漏技术的应用也是基坑施工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尤其是在水利工程中,防水、防渗漏的步骤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系数,因此可以通过防渗漏墙面的建立施工来对地下渗漏现象进行预防和抵御。最后,“支护技术”也是组成基坑施工项目的重要环节,在水利工程中,“支护技术”施工作业一般会采取沉箱与爆炸压密的方式展开,随后划分层次填入砂土、碎石,并对桩体实行加固措施。
一般来讲,此项技术具备了加固效果好、适用性强、施工成本低等优势,非常适用于如今各项小型的水利工程施工,该技术能够在建筑变形前减少其所受的外力,转变受力条件,从而针对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将会出现的各类未知负荷与风险发挥其预防和加固的功能。
一般来讲,此项技术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在各个工程项目中都得到了不错的发展和应用,有着节能、使用机械少、操作简单的应用优势,在小型水利工程中,此项技术的应用一般是合理使用碾压设备,对混凝土以及土石坝中的土质碎石进行碾压作业,通常会采取“薄层碾压法”来进行施工,使得土石与混凝土形成层次感,通过上述技术,可使土坝的防漏功能得到优化。
总之,针对现存的各项施工挑战、施工缺陷、施工技术问题等现状,施工方需不断提升自身施工技术水平,加强管理力度、严谨机械操作、规范施工秩序、科学应用混凝土碾压、预应力锚固、基坑施工、导流等各项技术,不断提升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