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水资源配置现状及建议

2020-01-12 23:06:22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20年8期
关键词:信阳市信阳缺水

段 练

(信阳市沿淮治理工程指挥部综合办公室)

0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类逐水而生、循水而居,城市的发展过程离不开水的作用。而且水在不同时空、不同背景和不同文化环境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迁徙、生存,皆存在着关键性与决定性的影响力。信阳市位于河南省南部,地处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之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5’~115°55’,北纬30°23’~32°27’,是国家首批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市,是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和淮河生态经济带核心发展区域之一。其东与安徽为邻,南与湖北接壤,西与河南省南阳市相连,北和驻马店市毗邻,扼控江淮,屏蔽中原,素有鄂豫皖”三省通衢”之称,是东西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通道。全境东西长205 km,南北宽142 km,面积1.89万km2。信阳处于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的结合部,中部崛起战略中京广、京九两纵经济带的腹地,是承东启西、南北交汇的中心。

信阳市存在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管理型缺水等方面的问题,通过供水工程补短板、节约用水强监管等措施,合理进行水资源配置,为信阳市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1 信阳水资源概况

信阳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其中,淮河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98.20%,属长江水系的流域面积仅占1.80%。信阳地处淮河上游,淮河在信阳境内长363.50 km,支流密集,流域面积在2 000 km2以上的支流有8条,100 km2以上的48 条,其中一级支流15 条。淮干南侧支流占支流总数的2/3,河短流急,水量丰富,流程在100 km以上的有史河、灌河、浉河、白露河、潢河和竹竿河,均按西南-东北方向汇入淮河。淮干北侧支流是坡水河道,湾多水浅,流速缓慢,流程多在100 km 以下,由西北向东南汇入淮河。属长江流域的主要是源于大别山主脊南侧的十几支源头细流,河道陡浅,蜿蜒南流,境内流程总长83.70 km。全市多年平均降水1 116 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86.76亿m3,约占河南省的22%。

2 水资源配置存在问题

信阳市通过多年来治水一定程度提升了水资源配置能力,但配置能力不足的现状仍没有根本改变,还存在资源型缺水、工程型缺水和管理型缺水等问题。

在资源型缺水方面,信阳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86.76亿m3,人均水资源量1 003 m3,这个数虽然是河南省人均水资源量400 m3的2 倍多,但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2 100 m3的1/2、世界人均水资源量9 200 m3的1/9,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信阳市属中度缺水地区,接近人均1 000 m3重度缺水的临界点。

在工程性缺水方面,水利建设还有明显短板,信阳市中心城区和各县城区的供水水源单一,应对特殊干旱或突发事件能力较弱;现有灌溉供水工程老化失修严重,工程供水能力不足;出山店水库以下淮河干流和部分重要支流没有控制性工程,大量过境水资源白白流走,息县、淮滨等淮河以北的不少城镇、乡村“守着淮河没水用,住在河边没水喝”。

在管理型缺水方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机制跟不上高质量发展要求,市民节水意识有待加强,农业用水仍采用大水漫灌的形式,农田灌溉用水利用系数约0.53,远低于0.70~0.80 的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3~5倍;单方水GDP产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用水效率较低。

3 水资源配置建议

3.1 水资源配置总体原则

水资源合理配置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水资源的有效调控措施之一。本次水资源配置总体原则为“留住天上水、用足过境水、用好外调水、开发再生水、科学用洪水、保护地下水”。按照信阳市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从满足信阳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环境修复等实际需求出发,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为目标,对供水、用水、节水、治污、保护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实现对水库蓄水、地下水、雨洪水和再生水等不同水源在不同用水部门之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合理调配,解决信阳市供水结构不合理、保障不完善、生态环境用水严重不足的现状,优化和调整水资源配置格局,营造水清、水绿、水网连通的自然、社会水循环系统,为信阳市发展建设构建供水安全保障体系,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

3.2 水资源配置策略

3.2.1 供水工程补短板

持续推进水利工程建设,不断补足供水工程短板,切实提高水资源配置能力。一是持续提高水库塘坝蓄水能力。新建出山店水库及新建改建桃花潭、韦家沟、左营等90 座小型水库,新增蓄水能力12.71 亿m3,此外对全市近10 万座塘坝进行加固,使水库塘坝总蓄水能力达到46.30亿m3。二是持续增强农田灌溉供水保障。对全市已建成的42处万亩以上灌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同步开展农田高效节水建设。三是持续完善城乡供水工程体系。结合城市备用水源建设,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和水质,将153 处千吨万人水厂纳入统一管理,减少水资源浪费。四是持续开展重大供水工程建设。推进四水同治及城市供水、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白果冲水库工程建设,谋划实施袁湾、张湾等大型水库工程。

3.2.2 节约用水强监管

深入落实“节水优先”方针,扎实开展国家节水行动,严格执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提升节水工作水平。一是加强计划用水管理。利用计划用水管理数据库,对规模以上用水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二是创建县域节水型社会。在新县、淮滨等4个“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三是开展节水载体创建。把节水载体创建作为城市节水工作重点,鼓励用水企业、单位、小区积极开展节水创建,提高用水效率。四是加强节水技术服务。积极推进水平衡测试工作,通过无偿为用水户提供节水咨询、管网测漏等技术服务,帮助用水单位分析用水现状,挖掘节水潜力,减少水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五是实行节水激励政策。按照《信阳市节约用水奖励办法(试行)》,落实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奖励补贴政策,使节水与用户增产增效有机统一,建立节水经济激励机制和财政支持机制。

3.3 水资源配置布局体系

采用“一横五纵三区”的水资源配置布局,一横指淮河;五纵指信阳境内浉河、竹竿河、潢河、白露河、史灌河五条淮河一级支流;三区指淮河上游浉河平桥片区、沿淮平原片区、淮南山丘片区。

3.3.1 淮河上游浉河平桥片区

淮河上游浉河平桥片区以城镇供水、生态用水为主。城镇供水:该区域是信阳主城区,根据《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2020 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110 万人,2030 年人口规模185 万人。生态用水:城市绿化、生态水系用水为主。在此片区构建以出山店、南湾两座大型水库为骨干,中小型水库为补充,保护水生态、优化水环境、保障中心城区水安全为主要功能的水资源配置区。

3.3.2 沿淮平原片区

沿淮平原片区以农业灌溉、居民饮用水为主。农业用水:河南的粮食安全是全国的粮食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代会期间参加河南团审议时专门强调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信阳是河南乃至全国粮食主产区,每年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百分之一;息县、淮滨等淮河沿岸平原地区是信阳的粮食核心产区。居民饮用水:目前,息县、淮滨县城乡居民饮用水多采用地下水,供水能力不足、水质不优。在此片区,构建以大别山革命老区引淮供水灌溉工程为骨干,以淮河沿线提灌设施为补充,保障农业灌溉和城乡居民饮水为主要功能的水资源配置区。

3.3.3 淮南山丘片区

淮南山丘片区以洪水控制、水源涵养为主。洪水控制:淮南支流河道坡陡、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极易出现干支流洪水叠加,形成峰高量大的洪水过程,防洪保安任务艰巨。生态涵养:信阳是淮河生态经济带三个核心城市之一,淮南六县是淮河几条重要支流发源地,保护淮河生态环境作用明显。在此片区,构建以鲇鱼山、泼河、石山口等大中型水库为骨干,大中型水闸和小型水库为补充,保障防洪安全、涵养水生态环境为主要功能的水资源配置区。

4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水资源配置重点进行合理分区,对信阳市各水资源配置区分别谋划和推进一批节水供水工程,特别是水系连通及跨流域调水工程,同时深入落实节水优先战略,加强节水宣传力度,形成全民节水氛围,使区域水资源得到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保障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信阳市信阳缺水
伊拉克计划新建36座大坝应对干旱缺水
战“疫”大考中的信阳答卷
人大建设(2020年5期)2020-09-25 08:56:18
信阳市
告别干燥缺水“面子问题”
海峡姐妹(2019年2期)2019-03-23 02:56:16
绣绣信阳八大景
青年歌声(2018年8期)2018-10-22 01:16:20
绣绣信阳八大景
青年歌声(2018年2期)2018-10-20 02:02:56
信阳市屋顶绿化植物的选择及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7
地球妈妈缺水了 等
信阳市
信阳茶魂
电影故事(2016年5期)2016-06-15 20: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