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张 欣 图_赵亚楠
骨子里我一定是一个念旧的人。从1996年上班到现在,没有搬过家,一条路,吭吭哧哧地就走了二十多年。
那条路,是上班的路,也是回家的路。
从家骑车到单位,单程差不多十公里。十公里是什么概念呢?正常人匀速步行的话大概要走两个小时上下。
刚上班的时候,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横穿一个市区,从城市当时的最北边到最南边。一出家门就是主干道,骑着车经过二七路、经过当时郑州最热闹的二七广场,一路向西,每天走过繁华的正兴街、中原路,过了嵩山路的解放军测绘学院,进入嵩山南路地界。一过汝河路口,路面瞬间变窄,只能勉强一辆车开过。两边是参差错落的民房,好像是个叫耿河的地方,时不时还能看到路面上有污水形成的小水沟,莫名的墨绿色流淌着生活污水还冒着泡泡,散发出些许无法形容的臭味儿来。
路面不平,骑起来自行车咯咯蹦蹦地跳着。凤凰26自行车倔强的减震对坑坑洼洼的路面毫不示弱,蹾得屁股实在太疼而每每稍微欠起身来不敢坐得太实。
冬天过寒流,骑着车子从单位下班出来走了不到两公里,手就冻得完全失去知觉。从自行车上下来手脚都是木的,勉强把车歪到马路牙子上,自己在路边又是搓又是蹦,最后看见一辆颤巍巍的黄“面的”开过来像看见了救星,咬牙跺脚拦了车,让司机帮我把自行车搬上去,一路寒颤着回家。
当时的淮河路窄且没有路灯。晚上系统升级加班,到十二点多下班走的时候,看看孤零零的大楼外一片漆黑,班上的老师傅把我送到大门口,叫了出租车,然后认认真真记下来车牌号,告诉我:“记着车牌呢,不用怕。”印象里的那个深夜的出租车司机大叔,看我没有吃饭在车上冻得瑟瑟发抖,给我打开暖风,把车开到金水路边一个地方,冲着河堤给我抬了抬下巴:“那个推小车的下岗阿姨,俺跑夜班的都喜欢上那儿喝个酸汤饺子。”两块钱,一大碗酸汤饺子,温暖了我很多年。
慢慢的,路拓宽了,也平整了,公交车多了起来。从家里有两条公交线路可以到单位,一条都是大路,需要中间转车,另一条需绕小路走,但是可以一直坐到单位门口。
一开始喜欢选择不用转车的。可是后来,发现这班车的始发站是一个大型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早晨一上车的时候都是浓烈的大葱味、韭菜味、蒜薹味,以及其他说不上来的味道。一群老叔叔老阿姨坐在座位上,守着脚下一捆捆的菜聊着家长里短菜价肉价,每当车进站的时候总有人要颤颤巍巍站起来跟大家告别,然后拎着大包小包的战利品下车回家,司机稳稳地等,全车人都在稳稳地等,我也只能心急如焚“稳稳地”等。后来算算路上的时间,比转车上班还要多二十分钟才能到单位,于是就放弃了这一条直达线路。
但无论是转车还是不转车,基本上在漫长的运行时间里都没有坐踏实过座位。记不得是哪家机构做过的统计,说是郑州公交车的让座率在全国都名列前茅,我以自己的实际体验深深认同着这句话,我和我见到的年轻人都会这样做,有时候叔叔阿姨们会直接把让座的人按在座椅上说:“我们马上就下车了,你们上班也够累的,你们坐吧!”
日子好像越过越快,转眼间结婚生子买了车。
经历了太多太长的城市发展阵痛期,城市车辆保有量持续增加,交通工具现代化了,可是路况却没有随之改善。修BRT车道,拓宽花园路,拓宽文化路,修地铁1、2、5号线,各个站点轮番施工起来,于是各条道路也就轮番地堵。凡是遇到个雨雪天,就更加堵得针扎不进水泼不入,虽看着家近在咫尺但却有家难回。
清清楚楚地记得那个下雨的冬夜,在农业路和南阳路口堵到哭,再美的车灯,再绚烂的霓虹,都没有能让自己从颓败的情绪中解脱,熄了火抱着方向盘哭了一场之后,擦擦泪看看纹丝不动的大路继续等。再堵,也堵不住回家的脚步。
不知不觉间,地铁开通了,一号线、二号线、五号线。城市的高架也一条一条地架起来了,内环、二环、三环、四环……
道路慢慢地不堵了!
交通是立体的,上班一路向南,回家一路向北。具体怎么个走法,完全可以看心情。
地铁凉爽快捷,车厢宽敞整洁明亮;高架没有红绿灯,一路心情顺畅;公交车伴着金水河边的板胡大戏,群众文化生活热闹飞扬;或者背上双肩包随心四处走走,想乘公交跳上去,想跑远点就乘地铁,安安静静地站着或者坐着,看着一片繁忙景象。
呐,你看,只要方向对,想怎么走,就怎么走,怎么走都敞亮,怎么走都兴旺,怎么走都高高兴兴,怎么走心里头都觉得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