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摘要]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在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状况进行实事求是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小康”目标。“小康”目标包含着深刻内涵,它是辩证统一的目标,是从实际出发提出的比较性目标,是需要经过两个阶段来实现的、具体化的中国式现代化奋斗目标。“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取决于坚持改革开放政策和持久的国际和平环境两个重要条件,同时,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历届党的中央领导集体都要不断丰富和发展“小康”目标的内涵。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小康”目标;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0)06—0031—08
从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现代意义的“小康”概念起,建设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奋斗目标。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在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梳理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的历史和深刻内涵,对于坚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康”目标的提出背景
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承担起了领导中国人民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任。开国大典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的演讲中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毛泽东向全党发出号召:“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他还提出了一个学习目标——苏联,说:“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在百废待兴中,把发展经济、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放在重要地位。旧中国经济落后,又经过长期战争。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确实“一穷二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经济并不容易,但中共中央对发展经济充满信心。1949年12月2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第四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经济问题时,承认我们经济上有困难,但他坚定地认为,我们“有办法克服困难,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1950年的经济恢复和发展已然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共中央、各民主党派、全国各界人士、普通百姓,都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过上幸福生活充满信心。在此情况下,毛泽东把经济社会大发展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条件。
抗美援朝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点转到领导经济建设上来。尽管当时有苏联的援助,但中国经济仍然底子薄。面对这种情况,毛泽东实事求是地指出:“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在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判断基础上,确定了以发展经济为主要任务的路线。但在后来的建设中,由于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犯了“大跃进”的错误。20世纪60年代初,中共中央总结经验教训,领导中国人民经过“调整、整顿、充实、提高”,使中国经济状况有了明显好转。1963年~1965年是新中国经济发展比较好,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三年。然而,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迟滞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1976年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在此后的两年时间里,党中央虽然也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但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仍然模糊,没有摆脱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思想束缚。在这“两年徘徊”的时间里,经济建设指导方针也因急于求成而出现了“洋冒进”。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此后,经济建设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搞经济建设,要有一个具体目标,有一个发展规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提出的发展目标,是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目标实际上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1974年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会议上再次强调。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在“两年徘徊”时间里也提出这个口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后一段时间,这个口号仍被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这没有错。
但是,仅仅有这个口号,“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还不够具体。第一,如果把“现代化”的参照样本确定为世界发达国家,那么,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远低于这些国家,特别是在当时世界科学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仍然在发展,中国不可能在短时间赶上发达国家。对此,中共中央是清楚的,因此把实现“四个现代化”比喻为“新长征”。“新长征”何时胜利,即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间定位,是摆在中共中央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时间定得太短,不切实际,如果定得太长,不利于鼓舞人民斗志。到底怎么确定中国的“四个现代化”目標,需要认真回答。第二,只有“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缺少阶段性目标,会显得空泛,也不利于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第三,没有每个阶段的具体经济指标,就不能具象化,不便于人们理解,而只有人们容易理解又切合实际的目标,才能起到坚定人民信心的作用。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已经成为中共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邓小平,开始考虑如何确立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奋斗目标,从而回答“四个现代化”中国化、具体化这个重大课题。
二、历经三步提出“小康”目标,回答中国式现代化重大课题
(一)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新概念
1979年3月21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见马尔科姆·麦克唐纳为团长的英中文化协会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时谈到了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概念问题,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就是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要做许多努力。由于缺乏经验,实现四个现代化可能比想像的还要困难些。”此时,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新概念,不是“大跃进”时的“超英赶美”,也不是“两年徘徊”时期“洋跃进”的高指标,而是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在20世纪末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就在邓小平说这番话同一天的下午,陈云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发言中,也提到经济发展目标与现实存在矛盾,他说:“一方面我们还很穷,另一方面要经过二十年,即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这是一个矛盾。人口多,要提高生活水平不容易;搞现代化用人少,就业难。我们只能在这种矛盾中搞四化。这个现实的情况,是制定建设蓝图的出发点。”“只看到别的国家发展快,没有看到本国的情况,这是缺点。”
3月23日,邓小平把他同麦克唐纳谈话时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新概念提到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邓小平和陈云在实事求是地确定中国式现代化具体目标上,想到了一起。这说明,中共中央已经认识到,把现代化目标中国化、具体化,是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而邓小平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具体目标是在20世纪末达到发达国家70年代的水平,则是实事求是地规划中国式现代化目標所迈出的第一步。
(二)提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美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
邓小平进一步对中国经济发展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比较,对中国和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分析,用国际通用的美元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数量,进一步把中国“四个现代化”目标具体化,提出了在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1979年7月28日,邓小平在青岛接见山东省委和青岛市委负责人时说:“社会主义优越于资本主义,是最大的阶级斗争。”“生产力不发展,有什么社会主义优越性。如果我们人均收入达到一千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还可以增加外援。”邓小平这里所说的“人均收入达到1000美元”,是简化的语言,实际上指的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当时邓小平还没有提出“翻两番”的概念,但已经包含这个意思了。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250美元,如果到20世纪末达到1000美元,实际上就是在1978年的基础上翻两番。邓小平提出的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是经过对国内情况的掌握、对国际情况的对比后,经过深思熟虑提出的。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会上,谈了他提出中国现代化1000美元标准的设想。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我们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能不能达到人均上千美元?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邓小平提出到20世纪末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这个概念,并把人民生活的感受指标包括进去,迈出了规划中国式现代化具体目标的第二步。
(三)明确“小康”目标是具体化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
1979年底,邓小平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大平正芳向邓小平提出一个问题:中国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邓小平明确回答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小康”一词,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是古代中国人对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社会状态的期盼。邓小平用“小康”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能够为老百姓所理解的词汇来描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但是,大平正芳对“小康”这个词很生疏。邓小平就用具体数字加以解释:中国在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1000美元。他对大平正芳说,到20世纪末,中国“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邓小平提出“小康”概念,与此前的回答比较,不同点是把中国式现代化界定为“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并用更简洁、形象的词汇加以界定,迈出了规划中国式现代化具体目标的第三步。
三、“小康”目标的深刻内涵
邓小平提出“小康”的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包含了丰富内涵,并且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一)“小康”是辩证统一的目标
“小康”目标提出后,在中共中央内部达成了共识,也得到党内外的普遍赞同。邓小平认为,“小康”是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降低原来的设想,完成低的目标”。即使要实现这个目标,也很不容易。他说:“现在我们力量不行。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但他又看到了中国经济的另一面,指出:“我们已在工业、农业、科学技术方面有了初步的基础,另外一个好条件就是中国资源确实丰富,人民勤劳。在此基础上只要采取好的政策,不发生曲折,我们是很有信心的。”总的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还是要艰苦奋斗”。从邓小平的这些论述可以看到,“小康”这个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从提出之初,就具有辩证统一的内涵:一方面,有难度,另一方面,有条件。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的结论是:经过艰苦奋斗,是可以实现的。
(二)“小康”是一个比较目标
在世界上比,是低水平,但对中国来说却是个了不起的目标。对于“小康”目标,邓小平尊重客观事实,坦然承认:“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但是他从中国实际出发,并且站在中国看世界,信心百倍地指出:“8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由此可见,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目标,虽然是个比较低的目标,但对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来说,却是具有重大意义。他通过这种切实的比较目标,彰显实事求是的精神;通过这种承认差距又勇于追赶的比较目标,增强中国人民的自信心;通过这种可以达到的比较目标,倡导踏踏实实埋头苦干精神。正如邓小平所说的:“完成低的目标,也得很好地抓紧工作,要全力以赴,抓得很细,很具体,很有效。”
(三)“小康”目标需要分两个阶段实现
根据中国的现实条件,“小康”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邓小平考虑了分两步实现这一目标的20年规划,并且使用了“翻两番”的概念。1980年10月15日,邓小平讲到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时说:“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提的目标就是争取二十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1982年党的十二大在阐述这一具体奋斗目标时,也使用了邓小平“翻两番”的概念,并且按照邓小平的设想,规划分两个阶段实现。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提出:“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0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000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这样,邓小平关于“小康”的奋斗目标和经过两个十年达到这一目标的意见,通过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下来。邓小平在慎重思考基础上,进一步对前后两个十年的发展重点作了区分,指出:“前十年打好基础,后十年高速发展。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四)“小康”社会本质上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邓小平为什么在1980年10月15日的讲话中,把原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1000美元的提法改为“800美元至1000美元”?这是因为1978年和1979年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现象,中央及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决定对经济进行调整,压缩一批基本建设项目,但在调整中出现了犹豫,应该退的基本建设没有退或者没有退够。一些地方又盲目上了一批重复建设项目。中共中央决定采取更严格的措施调控经济。邓小平多次谈话,支持经济调控。邓小平坚持“小康”的目标,但对于达到“小康”水平的具体数额,则是采取实事求是的办法,他认为,我国现代化不可能达到西方那样的水平,但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口号不能丢。至于实现这个现代化的时间、要求、标准,可以不讲死,800美元左右也可以,也是“小康”。“只要全国上下团结一致地、有秩序有步骤地前进,我们就能够更有信心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五)达到“小康”目标取决于两个条件
要顺利实现“小康”目标,需要两个重要条件。一是坚持改革开放政策,邓小平称之为国内条件。二是持久的和平环境,邓小平称之为国际条件。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邓小平指出:“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现行政策不能变,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政策都不能变。我相信,只要坚持现行政策,搞他几十年,中国会发展起来的。”邓小平认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在很长时间内是适用的,短期内不可能发生针对中国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因而他特别强调第一个条件,即坚持改革开放。邓小平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继续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执行一系列已定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20世纪90年代初,达到“小康”目标第一个翻番的任务已经胜利完成,到了实现第二个翻番的关键时期。这也是邓小平1984年3月提出的“更快发展”的時期。此时,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扎扎实实抓好这十年的建设,不要耽搁。他说:“这十年时间能够实现第二个翻番,就是我们最了不起的胜利。”他把坚持改革开放提到“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的高度,不仅提出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不能变,而且进一步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邓小平指出,在达到“小康”目标的这个特定阶段,中国经济的发展,要通过改革开放,达到比较高的速度,“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激励着人们加速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六)“小康”是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目标概念
邓小平确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小康”奋斗目标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自力更生,坚持改革开放,经过努力奋斗,在1997年提前三年达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按“小康”目标制定规划的起点年——1980年翻两番的目标。之后,又经过五年的发展,中国无论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是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这两项小康社会的基本指标,均较大幅度地超过了预期目标。2002年,党的十六大郑重作出了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判断。在此基础上,中共中央继承邓小平“小康”的目标,作出新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而提出“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个目标的关键词是“全面”“新胜利”五个字,这意味着要取得中国经济、社会更大的进步。它的要点,是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经过努力奋斗,到2010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位,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了这个成绩,2012年召开的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目标口号。“建设”和“建成”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包括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内涵已经比以前更加丰富,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后,必将确定更加宏伟的发展目标。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作为关键词的“决胜”两个字,包含时间点和决心两方面内涵。“决胜”的时间点确定在2020年;同时,“决胜”二字又彰显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懈奋斗的决心。
(责任编辑 付国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