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独狼”接踵而至:谁是下一个目标?

2020-01-11 08:31毛淑杰黄安之
党员生活·中 2020年12期
关键词:极端分子爆炸案维也纳

毛淑杰 黄安之

11月2日晚,奥地利维也纳一座犹太教堂附近发生恐袭事件,造成4人死亡、多人受伤,持枪者被警方击毙。

就在数日前,法国也连续发生2起恐袭事件。一系列恐袭点燃了欧洲民众的怒火。

9分钟致命袭击

在11月2日晚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短短9分钟的袭击中,两名妇女和两名男子遭到致命射击,另有多人受伤。特种部队成员迅速到达现场,和袭击者展开枪战。当地时间20时9分,袭击者在鲁珀特教堂附近被警方击毙。

奥地利内政部长卡尔·内汉默称,持枪者是一名20岁的“伊斯兰恐怖分子”,于2019年12月初从监狱获释。圣战组织“伊斯兰国”在其宣传网站上承认对该袭击负责。

内汉默表示,袭击者拥有奥地利和马其顿双重公民身份。因试图前往叙利亚加入“伊斯兰国”成为“圣战”分子,2019年1月,他以“外国战斗人员”身份在奥地利被捕,被判入狱22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斯洛伐克警方表示,袭击者曾于2020年7月前往斯洛伐克寻找AK-47弹药,但由于没有持枪执照,他的购买尝试被拒绝。这一情报随即被上报给奥地利情报部门,很显然,这并未阻止惨案的发生。11月4日,内汉默承认,奥地利情报部门在工作上存在失误。

就在维也纳恐袭惨案发生前不久,法国也遭受了多起恐怖袭击。10月16日,法国一名中学教师在巴黎近郊街头遭持刀凶徒杀害。10月29日,一名男子在法國尼斯圣母大教堂附近持刀袭击他人,造成至少3人死亡、数人受伤。

风声鹤唳,恐袭阴影再次笼罩欧洲。

“欧洲绝不会向敌人屈服”

当地时间11月2日晚,法国总统马克龙对维也纳的袭击事件表态称,法国人民与奥地利人民一样,对袭击事件表示震惊和悲恸,但欧洲绝不会向敌人屈服。

欧洲曾一度走在反恐前列。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欧盟反应迅速,仅10天后的9月21日,欧洲理事会宣布将打击恐怖主义列为欧盟的优先目标。但此后两年内,欧盟成员国并未受到重大恐袭威胁。

2004年3月11日,马德里发生震惊世界的连环爆炸案,导致191人遇难,千人受伤,成为西班牙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恐袭事件。而这天正是“9·11”事件后的第911天,意义不言自明。

自马德里连环爆炸案开始,越来越多的欧洲本土极端分子受到远程遥控或“精神感召”,成为恐怖主义的帮凶。一些欧洲国籍的极端分子,甚至自愿跑出国门,参加“伊斯兰国”,成为该组织的“外国战士”。

2005年7月7日,造成52人死亡、700多人受伤的伦敦地铁爆炸案震动欧洲。2016年3月,由“伊斯兰国”“外国战士”主导的比利时布鲁塞尔机场和地铁爆炸案造成31死、数百人受伤。

“相较于2015、2016年恐袭高发期,当前欧洲恐袭事件已相对减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表示,随着2019年底“伊斯兰国”遭到挫败,欧洲恐袭势头正在减弱,但并未消失。“一方面,伊斯兰国仍有新头目继任。一些极端分子依然被‘圣战精神洗脑,实施‘独狼式恐怖袭击。另一方面,在疫情压力下,欧洲的资源投入、政策重心都在调整,反恐方面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可能会减少,这也给极端主义分子可乘之机。”

“欧洲反恐三大软肋”

“欧洲反恐具有自身复杂性。”中国人民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王义桅表示,欧洲反恐有三大软肋:情报系统弱、历史纠葛深和心不齐。

王义桅表示,当前欧洲很多恐怖袭击的情报都来自美国,并未掌握获取恐袭情报的核心技术,这限制了欧洲各国的预判和前期遏制行动。其次,古有十字军东征,今有“阿拉伯之春”,中东地区与欧洲多国早已结下“恩怨”。再者,欧盟不是一个国家,在“各有国情”的背景下,很难形成统一、有力、有效的“铁腕”反恐措施。

警方的反恐不力也引发民众诟病。实际上,2015年参与袭击《查理周刊》的库阿奇兄弟,是在法国安全部门挂了号的危险分子,但一直未受到严格的监控。在法国尼斯杀死3名朝拜者的突尼斯人,仅一个月前才抵达欧洲。

崔洪建表示,“伊斯兰国”势头正盛时,约有数千人自愿去参加“圣战”。“伊斯兰国”遭挫败后,又有约1000人的“返回者”回到欧洲本土,欧洲各国受法律及人权法案等政策束缚,对这些人不追究、只监控,但监控又不到位。近年来多起恐怖袭击事件的肇事者就属于这些返回者。

“当前,欧洲对恐袭的打击力度不够,且还有诸多束缚,这都给反恐推进带来了难度。”崔洪建说。

“我们的敌人是极端主义者和恐怖分子”

恐袭阴影笼罩下的欧洲国家,正在采取行动。

英国内政部11月3日宣布,将英国恐怖威胁等级从第三级“高”上调至第二级“严重”。英国内政大臣普丽蒂·帕特尔表示,此举是“预防措施”,并非基于任何特定威胁。她提醒民众“继续保持警觉”,发现可疑活动及时向警方报告。在维也纳和尼斯发生袭击事件后,意大利也表示欧盟应考虑采用美国式的《爱国者法案》以加强反恐力度。

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法国的举动更加激烈。今年10月,马克龙宣布政府将在12月提交一份法律草案,旨在“1905年法国政教分离法”的基础上加强法国的世俗主义,反对法国的“伊斯兰分离主义”,他还承诺将改善对清真寺资金的监督。半岛电视台10月2日援引马克龙的话称,在将宗教逐出法国教育和公共部门的新努力中,不会做出“任何让步”。该法律允许人们选择属于自己的任何信仰,但学校和公共服务将禁止对外展示宗教信仰。

维也纳袭击发生后,奥地利总理塞巴斯蒂安·库尔兹在讲话中强调:“我们的敌人永远不是属于一个宗教的人,而是极端主义者和恐怖分子。”

崔洪建教授分析,欧洲需要劳动力人口,需要和穆斯林国家保持关系,且西方民主观念强调宽容和多元文化,客观上给了其他族群生存空间。“如今,欧洲本土宗教、族群的衰落引发了本土保守势力的反对,加剧了外来宗教极端主义和本土主义矛盾。甚至出现了本土极端分子,这让欧洲反恐工作进一步复杂化。”

摘自《南方周末》

猜你喜欢
极端分子爆炸案维也纳
面粉厂爆炸案
是谁引发了爆炸案
绵绵春光 细碎花期
神秘的爆炸案
神秘的爆炸案
图说
柏林维也纳打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