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 刘薇禛平 金乌
如何正确称呼一个俄罗斯人,这里面大有学问。
在俄语等西方语言中,名词的“性别”是个显著的特征,语言文字作为情感和认知的表达载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又在千百年的流传当中反过来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第一印象。
在之前的专栏文章中,我们提到过橡树在斯拉夫文化中代表着男性,而白桦、花楸则象征着女性,这一点从它们的名字就能体现——“橡树”在俄语中是阳性,而白桦、花楸的名字则是阴性,对俄语学习者而言,这些事物从一开始就天然地带有“男女之分”,体会它们背后的象征意义时也更为顺畅。
在俄语文化中,“父亲”代表的是宝贵的、重要的事物,如“父亲顿河”“父亲阿穆尔”等,顿河、阿穆尔等名词是阳性;而母亲则代表着亲近的,珍贵的事物,如“大地母亲”“祖国母亲”和“母亲河伏尔加”等,这些名词(大地、祖国、伏尔加)无一例外地也都是阴性名词。在西伯利亚传说中,安加拉河(Ангара)是贝加尔湖(Байкал)的女儿,与叶尼塞河(Енисей)私奔,在这个故事里,贝加尔和叶尼塞都是阳性名词,安加拉则是阴性。现实中安加拉河是叶尼塞河的支流,汇入叶尼塞河后流入北冰洋,这样的名字也体现了当地人民拟人化过程中的思 考。
就连城市也因为名字的区别而有了人格化的形象,果戈里《1836年彼得堡记事》中就写道,“未婚妻都在莫斯科,而未婚夫都在圣彼得堡”,“莫斯科是个很少出门的老姑娘……而彼得堡则是活跃的小伙子,他从不待在家里”,在俄语中,“莫斯科”是阴性,而“圣彼得堡”则是阳性,不同的“性别”赋予了它们不同的气质。
物名如此,人名当然也不例外。一般而言,俄罗斯人的姓名由三部分组成,即名字、父称和姓氏,名字和姓氏都可以独立使用作为称呼,父称则在很多情况下不可或缺,需要与名字搭配使用。无论是名字的哪一部分,都带有鲜明的性别特征供人们辨别。
名字是识别人们身份、称呼他人的第一要素,俄语中的名字大多都沿袭自历史和宗教,例如安东、彼得等,男女的名字在词尾上有所區别,即便是亚历山大/亚历珊德拉或瓦连京/瓦莲京娜这样男女共用的名字,男性和女性的名词形态也有所不同,男名以辅音结尾,女名则以-а或-я结尾,使人们能一眼看出名字的使用者是男是女。
小名也是俄语中极具特色的一种语言现象,俄语中有众多“指小表爱”的用法,大多用于长辈对晚辈,老师对学生,亲密的朋友或是爱人之间,一个名字往往有很多不同的爱称,而且随着表达亲密的语气加深,小名念起来也就愈发复杂亲昵。有的小名与大名的字形相近,如“阿列克谢(Алексей)”的昵称就有“阿廖沙(Алёша)”和“阿廖奴什卡(Алёнушка)”等等;有的小名则与大名看起来关系不大,比如“亚历山大(Александра)”的小名是“萨沙(Саша)”和“舒拉(Шура)”,《卓娅和舒拉》中舒拉的大名就是亚历山大;一些为国人熟悉的名字其实也是小名,例如“娜斯佳”是“安娜斯塔西娅”的小名,“娜塔莎”是“娜塔莉亚”的小名,而“喀秋莎”则是“叶卡捷琳娜”的小名,也有一些小名其实已经被当做大名使用。一般来说,小名的词尾都是阴性,这时候就不能用它来判断主人的男女了。
父称则是一种特殊的称谓,顾名思义,名字的这个组成部分来自使用者的父亲,表达的是“某某之子”的意思,通常与大名一起使用,表达尊敬之意。举个例子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三兄弟的父亲老卡拉马佐夫名字叫费多尔(Фёдор),所以大哥就被人们称作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ДмитрийФёдорович)。当然,他的父亲和兄弟们可以称呼他为“德米特里”或者昵称“米佳”,但在正式场合使用时,人们都要称呼他的名字和父称(小名不能与父称连用)。在下级对上级,晚辈对长辈,学生对老师以及不熟悉的人之间,这是很重要的礼节。
男女的父称也有区别,女性的父称都是阴性结尾,如果卡拉马佐夫兄弟有姐妹的话,她的父称就应该是费奥多罗夫娜(Фёдоровна)。这一点也是很多读者抱怨的俄语译著中“人名冗长”的来源,其实只要理解其中的规律,记住角色的名字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姓氏标志着一个人的家族,同样地,男性和女性的姓氏词尾也不一样,这也是在翻译中众多“娜”和“娃”的由来,例如来自“罗曼诺夫(Романов)”家族的女性,她的姓氏就是“罗曼诺娃(Романова)”。
与中国人起名一般避长者讳的习俗不同,很多国家在给新生儿取名时,会选择自己长辈或是对自己有重要意义的人的名字,再加上很多人的名字来自历史和宗教,出现重名很常见,父子同名也很平常,这样一来一个人的名字和父称就几乎一致了。在俄罗斯,完全可能出现一个叫“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