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改静
12月22日,工信部正式对外公示了2020年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清单。作为“国家级”示范平台,虽然公示时间比去年晚四个月,但业内对于今年的双跨平台清单期待值却很高。一方面是因为工业互联网起步期三年行动的收官节点已到,国内平台发展风向标究竟是谁?另一方面,在双循环加持下,作为新基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供需两旺,平台究竟该如何普惠制造业?
10家增到15家
看到清单第一反应是,双跨平台从2019年的10家增到15家了?
对于这一结果业界颇为关注和兴奋,虽说今年7月份工信部发布的《工业互联网专项工作组2020年工作计划》中就计划要遴选10家左右双跨平台,但这一结果还是有点超过此前业内预期的10家。
去年10家双跨平台依旧在列,新增5家企业平台,分别是腾讯WeMake工业互联网平台、忽米H-IIP工业互联网平台、宝信xIn3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蓝卓的supOS工业操作系统,及紫光云的UNI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
其实,这五家能入选今年的双跨平台也在意料之中,从今年“工业互联网世界”编辑组所做的2020年度中国工业互联网50佳、2020工业互联网新基建先锋榜TOP30、潜力双跨平台等内容可见端倪,这五家企业平台不论是平台能力、应用服务、基础支撑还是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较为突出。
至于为何从10家增至15家,业内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一方面是为引导企业建立健全上平台用平台的路径和机制,另一方面是为充分调动企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积极性。
今年10月份,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双跨平台申报工作开始。从今年的双跨平台申报书可以看出,此次遴选工作“双跨平台能力强弱”依旧是衡量的主要标准。根据申报书,此次评选出的“双跨”平台,对申报企业的平台能力重点围绕平台资源管理能力、平台应用服务能力、平台基础支撑能力、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四个维度进行评价。
其中,在平台资源管理能力注重工业设备连接能力、工业模型沉淀数量、平台微服务数量与开发者数量、平台开发者数量、工业软件禀赋数量、服务企业数量等6个细化指标;平臺应用服务能力注重提供解决方案能力;平台基础支撑能力则注重在疫情防控、支撑复产复工,以及“六稳六保”等方面支撑赋能应用案例;平台的可持续发展能注重在战略保障机制、安全可靠水平、投资回报潜力等3个细化指标。
除此之外,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案例和效果、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落地情况、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架构,及平台下一步发展计划也在衡量标准内。事实上,与去年的对申报企业的平台能力“两个维度、九项指标”的标准衡量,今年双跨平台遴选标准更加具体细化。
根据此前工信部公布的数据,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有600余个,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超过70个,能从众多申报平台中脱颖而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这15家工业互联网平台代表目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
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其实,仔细分析15家双跨平台企业,7家是制造企业或由制造企业孵化,如海尔、树根互联、航天云网、徐工信息、工业富联、忽米网、宝信软件;8家是信息企业,如东方国信、用友、浪潮、华为、阿里巴巴、腾讯、蓝卓、紫光云引擎。
这15家企业,像工业富联、蓝卓、宝信软件可以说既是信息企业,也是制造企业。但总体来看,15大双跨平台企业中,制造企业和信息企业基本上各占二分之一。
棋盘之上,风云变幻,往往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综观此次双跨平台清单,前10家依旧是去年双跨名单,只不过与去年相比排名位置有了不小的调整,如,航天云网由去年的第五调整到第二,徐工信息从第十调整到第四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10家经过业内一年的“考察监督”,综合实力仍位居行业前列。
经过几年的发展,工业互联网发展已步入实战深耕阶段,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由浅入深,标识解析体系逐渐完备,平台体系稳步建设,应用赋能,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工业互联网基础产业体系初步形成。尤其是受今年疫情冲击影响和新基建的换挡提速,更是让业界坚定了大力拥抱工业互联网的信心和决心。
虽说工业互联网发展一直稳步向前,但业内专家指出了目前工业互联网发展仍面临的四大痛点,一是产业支撑能力仍有不足;二是融合应用基础亟待夯实,存在不想用、不能用、不会用、不敢用的问题;三是区域间、行业间、不同规模企业间发展不均衡问题普遍存在;四是资源要素保障能力不强,资金、人员、数据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愿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打牢基础,练好内功,抓住国家“新基建”提供的又一次良机,为下一步的大发展做好必要的准备,从而有更多、更优秀的企业在随之而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