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盟恩 郭以安
富華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 陈丽华
“人生的终极价值不在于创造了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给后人、给社会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将财富反哺用于紫檀艺术和文化传承,这样的人生更值得。”近日,在位于北京东五环的中国紫檀博物馆中,已79岁高龄的陈丽华在接受《财经》专访时如是说。她认为,艺术文化具有生命力和穿透力,作为“非遗”项目的紫檀雕刻工艺需要传承。
如今,富华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已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因此,这次难得机遇的对话,重在倾听一位有着传奇人生阅历的和蔼老人娓娓道来她那质朴本真的商业哲学,分享她的大道至简的人生智慧。因为做事的内核,要回归到做人,正如她手中的紫檀文化事业之核心,木格即人格,透过木中之王的紫檀木,它终究向我们启示些什么。
中国传奇女企业家、中国紫檀女王,是外界对陈丽华的两个常见称谓,也是定位她人生上下两个半场的标签。在前半场,以敢于吃苦、敢作敢为、兢兢业业的企业家精神,一手缔造了多元化领域经营的富华国际集团。当她在商业成功之后,则将大量财富投入到她所钟爱惦念的紫檀艺术和传统文化方面,并以弘扬与传承紫檀艺术文化为责任和使命,开启了更为精彩的人生后半场。她把商业财富、文化艺术传承、非遗文物保护和公益慈善融于一身,拓宽了企业家定义的传统边界,丰富了企业家这一标签的全新内涵。
外界看来,陈丽华在商业上的成功毋庸置疑,但成功企业家的情怀更显珍贵。她曾在2016年荣登中国女富豪榜首。在2020福布斯中国女性富豪榜单中,她位居第八,也是最年长的一位。而令人津津乐道的是,她长期在弘扬传统文化与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方面的投入和贡献。正如她曾入选《时代》周刊“全球百名最具影响力人物”时对她的评价:“她的公司富华国际为她带来了财富,但是真正让她成功的却是她对人的真正理解、她对教育和艺术的坚定奉献,以及她对慈善事业的诚诚恳恳。”
本次专访中,谈及最想被外界关注的身份或标签时,陈丽华说,“希望将中国紫檀文化传承到全世界。”老一代企业家的家国情怀和企业家精神,在她身上得以彰显。而她几十年如一日在紫檀艺术文化领域和复制北京城门楼等方面所倾注的心血与情感,为她本人的企业家精神增添了新的注解,亦为后人和社会留下难以估量的文化价值。
在她看来,这些艺术文化不仅有感染力,更有生命力,可以逾越历史,穿透时间。只有得以保存传承和弘扬,才能发挥它该有的价值。而于她本人而言,把财富反哺用于紫檀文化艺术传承,为社会留下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样的人生更丰满、更值得。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北京人和满清后代,长期情感的积淀和文化的积累,让陈丽华对紫檀以及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情结。因此,在她成为成功企业家后,则开始将更多精力和心血投入到紫檀艺术和传统文化承继与创新方面。
于1999年陈丽华斥资2亿元建成的中国紫檀博物馆,距今已开馆21年。在这座气势恢宏、占地近万平方米的传统古建筑博物馆展厅里,陈列着她数十年珍藏及雕刻的近千件紫檀木艺术珍品,由此,中国紫檀博物馆也被单士元、王世襄、朱家溍等老一辈故宫文物专家誉为“卧虎藏龙之地”。而作为中国首家规模最大,集收藏研究、陈列展示紫檀艺术于一体的专题类博物馆,也为中国博物馆界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
而陈丽华本人,亲身研学紫檀雕刻技艺至今已有45年时间。历经岁月沉淀,在中国紫檀博物馆开馆至今的21年间,在她的带领下,制作出无数紫檀珍品,紫檀雕刻工艺也得到抢救、保护和创新,紫檀艺术和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弘扬。
同时,中国紫檀博物馆作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多年来迎接了众多世界各地紫檀艺术爱好者和各国政要,成为向世界传播中国传统紫檀文化的重要窗口。紫檀文化之旅在世界多地巡展,以另一种艺术形式架起了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自2008年开始,凭着对传统紫檀雕刻工艺的执着,以及作为一个老北京人心中对老北京城割舍不去的记忆,陈丽华又历经十年时间率数百工匠,实地勘测,遍寻资料,用紫檀及阴沉木按照1:10的比例复建了老北京城“内九外七”十六座城门楼、十座角楼和十座庙,将深埋心底的“城门梦”变为现实,同时,也让中国传统古建筑文化得以在历史文化长河中再次熠熠生辉。而今,她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建一座“老北京文化园”,将这些老北京城门楼按照当年老北京城的格局摆放起来,向社会和公众展示。
不可否认的是,陈丽华在商业领域所积累的财富为她投身紫檀艺术和传统文化领域提供了资金保障。但是,在陈丽华看来,为后人和社会留下文化遗产,远比财富遗产更值得,也更长远。她说,“当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远远优于过去,应该学会知足,如果单为后人留下物质财富可能容易致其不劳而获,而只有精神财富才是人生价值的真正体现。”
因此,几十年来,她将大量财力和精力倾注于紫檀艺术和传统文化。其实在这一过程的背后也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包括翻山越岭于蟒蛇荒野的热带雨林中采购紫檀原料,排除万难耗费十载寒暑精心雕琢城门楼,长年累月用匠心雕刻而留下双膝伤痕等。陈丽华坦言,在从事紫檀事业的过程中付出很多,也被打击多次,曾几度消沉,却从未想要放弃。
无论是心系紫檀四十余年,还是城门一梦十余载,陈丽华在紫檀文化领域所倾注的心血,也让这些艰辛完成的紫檀珍品显得弥足珍贵。钟爱紫檀木多年,陈丽华也发现,紫檀亦透露着沉实稳重、坚如磐石的铮铮骨气,正所谓木格即人格。
“紫檀木作为木中之王,永远不会死,它可以热胀冷缩,而紫檀做的家具或其他物件经百年而不腐,依旧完美如初,可以穿越时间限制向世人诉说不同时代的故事。”陈丽华认为,做人也应该犹如这样的品格,吃苦耐劳,坚韧沉实,可以做到与时间赛跑。
陈丽华是当之无愧的企业家,却不是一个沉溺于商业成功与金钱财富之人。多年来,她以商业反哺文化与公益,投入于耗资巨大、非营利性的紫檀博物馆和紫檀制作,她认为“这样的人生才值得”。
2011年,紫檀雕刻正式入选为国家级“非遗”代表项目。2019年11月,中国紫檀博物馆获得紫檀雕刻项目保护单位资格,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陈丽华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将商业和文化进行恰当地融合,突破商业领域的局限和范畴,拓展和丰富了企业家的层次,赋予了企业家精神全新的内涵。同时,她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家的人文情怀和独特的商业之道。
但她也毫不讳言,作为老一代企业家,相较于年轻企业家而言,在掌握现代科技、智能商业等方面确实有着差距。而这缘于每一代企业家身上都有着鲜明的不同时代印记。年轻企业家更擅长商业科技的灵活运用,敢于颠覆、创新和突破,而老一代企业家身上背负的则更多是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反映在企业经营方面,是商业之道的纯熟、厚重与稳健。
纵观陈丽华丰富多元的人生履历,尽管她在商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瞩目,但作为紫檀艺术文化的真正守业人,她的匠心、她的热忱、她的投入,以及她的身份也终将感染着更多人。因为文化与艺术不仅有感染力,也更有其生命力,可以凿穿时间,历久弥新。
因此,虽已年近八十高龄,但在陈丽华看来,文物回溯往事,艺术让人年轻,她仍旧是“艺术文化领域中的潮人”,她希望“将紫檀艺术代代传承下去,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至全世界”。这条路上,她愿意添砖加瓦,也更期待薪火相传,承继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