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国峥 徐生菊
【摘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都取得非常明显的进步,其中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进,新兴了许多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这些新兴的方法和理念都提高了教学工作中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同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在小学时期对于学生的要求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简单的知识,更需要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上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进行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学生自身感受,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这样的话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就会变好,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以后的发展也会更好。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方式
【课题项目】武威市2019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阅读潜质的发掘与恒定阅读品质的培养研究,立项号:WW[2009]GH245。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78-02
引言
社会在变化,对人才的需要也在变化,对人才身上的品质需要同样也在变化,阅读能力也是其中比较重要的品质。通过阅读可以获取知识,开拓眼界,使人的发展更全面。小学的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阅读习惯为主的,尤其是小学语文科目。学生在阅读时,不断地获取知识,了解社会、自然、科学等的同时也在思考,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想法、感受和对事物的理解。教师在这个时期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可以让学生充分地进行阅读,让学生阅读时也在思考,使学生不断地得到提升。
一、当前小学阶段阅读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的阅读形式单一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的过程是一个知识积累的阶段,阅读过程中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一味地引导学生阅读,是具有一定局限性的,没有给学生留下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和想象空间,对小学生阅读创造力的培养产生了负面影响。此外,小学生可以接触到的阅读内容大多来自课本,阅读时间比较少,一般是在课下或者学校安排的晨读。教学时间的安排上,不能为学生提供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条件。
(二)学生没有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度理解
知识是来自于生活的,只有把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学生才能深入思考,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有意义。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和体验感受生活,将阅读中获得的感受应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实践中。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使用固定方式来教学生,而且没有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的过程。此外,由于年龄和生活经验的限制,一些知识学生不能理解。在当前教学中教师没有结合实际生活向学生进行讲解,导致学生的知识是模糊的,甚至有些知识是不能理解的。学生阅读后没有明显的收获,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深刻意义和内涵也无法感受到。
(三)学生阅读量较少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时,经常以教材阅读内容为教学主导内容,忽视了阅读范围的拓展。由于整体阅读量较少,学生更加难以从中获得想要的,或者真正有用的知识。
(四)学生的阅读范围有局限
现今,不少的小学语文教师依然按照传统应试思想来设计教学方式,以语文考试大纲为范围,给学生推荐一些历年考试或和考试大纲有相关性的名著书籍,这从根本上就限制了学生阅读书籍的范围。同时学生的课余自主阅读时间也往往被语文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占去大部分时间,这也就使得学生自由阅读和涉猎的时间被大大挤占。长此以往,课下阅读成为了学生的作业任务,学生阅读兴趣被一点点消磨。除此之外,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缺乏能力的同时也缺乏机会去自主地寻找感兴趣的书籍,他们很多时候也就只能听从教师的阅读推荐来选择书籍,相应地,他们的个性化阅读并不明显,阅读书籍的类型趋同,呈现单一性。在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之下,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受到了很大的不良影响。
二、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
(一)设置问题引进阅读
要利用问题来让学生深挖内容,提高积极性。教师设置问题就会让学生感到好奇,而问题的答案就在需要阅读的内容中,在这时学生就会主动地深入到内容中,自主地思考[1]。教师要设置有趣的问题,促进他们阅读,然后结合相关的阅读内容使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所阅读到的内容,使学生获得知识,将阅读中获得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感知和经验。例如:教师在讲授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时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提问的问题,可以设置为“开凿风火山隧道遇到的三个困难分别是什么”,提问之后,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得到更多的启示[2],也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发散思维。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同时也是大脑不断思考的过程,在回答完问题以后可以对文章内容有条理的认识和理解,对学生总结概括全文、领悟作者思想情感有很大的帮助。还能让学生在思想上接受积极的教育和洗礼。
(二)利用朗读体会内容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学习文章时,教师要让学生增多朗读次数,在不断的诵读中感受文章的内涵、陶冶情操,并最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阅读的趣味。例如:学习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先让学生朗读课文[3],将其中的不理解的句子做标记;通过联系上下文、与同学习小组的学生交流的方式尽量解决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再进行指导;教师可以采取多名学生轮流朗读一篇文章的方式,这样学生能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还能够增加学生的詞汇量;且教师指导学生在不同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语气诵读,如读到五个壮士诱敌上山时要用急促的语气,读到五壮士跳崖时要用紧张、豪迈的语气。学生不断地感受阅读内容,长久下去就会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与所阅读的内容产生共鸣,使学生情感更加细腻,进而帮助阅读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三)应用情景教学加强阅读体会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纪还比较小,所以单一的通过阅读以及教师的引导可能无法真正感受到所阅读内容中的情感[4],因此要通过多媒体等情景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的感受所阅读内容。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辅的现代课堂通过更加新颖的形式将信息传达给学生,如图片影像,视频音乐等形式,以更直观的方式,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于新奇事物的兴趣,使其更好地融入到教学情境当中去。教师只有真正将学生置于中心,调动其思维思考能力,才能使其有意识地主动去学习并提高自身能力,而教师在这样的过程中只需发挥组织者的作用,例如:教师在让学生阅读文章《开国大典》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播放电影《开国大典》中与课文相符的片段;也可以通过图片影像展示给同学天安门的宏伟与壮观;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多方面的展示文章中所处的时代背景,具体的介绍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背景。利用这样的方式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到开国大典,深入地体会到开国大典时的自豪感。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情感,使学生阅读的兴趣更加高涨。
(四)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会加强学生阅读的方向感
语文学科教学的中心向来都是写作和阅读,两者存在辩证关系,联系密切,相辅相成。学生在平常的写作练习或者语文考试中都可以清楚发现自己欠缺的知识内容,比如,写作中常需要的优美词句或者表达,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表达,文章结构设计等等,这些不仅是学生在写作中需要应用的东西,同时也是在阅读问题中学生经常需要解答的。由此,平时的写作训练课程是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从中找到阅读方向的,学生从写作训练中发现不足,然后会有目标的,有重点的进行阅读。同时,写作训练课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修改自身的阅读范围,扩大有效阅读量,学生也会逐渐地形成一边阅读一边做笔记的读书习惯。总之,学生在写作训练课程中提高了阅读的质量,而良好有方向的阅读帮助学生提高写作的水平。
(五)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需要两方的积极配合以及良性的互动。具体地,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心理角度来考虑,选择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感兴趣或者较为熟悉的文章、书籍,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快速地进入阅读状态,这样学生会更加愿意参加阅读课堂的班级学习讨论,比如,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地在班级里做问卷调查,收集学生这段时间感兴趣的书籍,然后再结合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阅读内容选择。教师也可以在学期开始前将本学期的阅读教学计划按照阶梯式难度划分,从学期初期到学期结束不断地增加阅读学习难度,让学生觉得阅读课堂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有挑战性和起伏性的,这也就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推动学生主动去阅读。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也可以紧跟潮流,选择在互联网上同年龄段的学生会喜欢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或者文章,可以在不破坏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下,创造性地选择一些当下流行的阅读文本供学生课上阅读或者课后自主阅读,同时也可以保证阅读课程可以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这样可以将阅读课程质量逐步提高。
(六)通过举办各种班级活动,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还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教师要尽快地创新教学模式,摒弃过去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举个例子,语文教师可以尽量地创造轻松的阅读课堂氛围,通过小组合作或者班级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可以在轻松和谐的状态之下获得丰富的阅读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定期组织举报班级活动,使得学生在欢乐的活动中可以全新了解阅读课程的价值意义,知道自己应该要从阅读课程中学习什么知识,让学生更加有意愿去参与阅读课堂学习。举个例子,教师可以开展以“快乐阅读,分享感悟”为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让学生齐聚一堂畅所欲言,分享最近自己喜欢的书籍以及自己阅读完之后的感受,让学生在谈感悟聊思想的过程中感受阅读的真谛。而且学生通过这种类型的活动能够增加彼此之间的了解,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在阅读上产生竞争感。
三、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开展阅读教学还应注意一些其他的问题。首先从阅读教学课程的特殊性来看,阅读课堂的完成度主要是靠学生的自主性,而小学生的心性未定,自主性是比较缺乏的,因此教师在阅读课程上需要特别去关注一些学习自主性比较缺乏的学生,监督每位学生都能够及时进入学习状态,增强阅读教学效果。其次,因为小学学习目标性明显是不足的,在阅读课程上完全靠学生自主完成还不太可能。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检验学生阅读成果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阅读文章,增强阅读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开始阅读课之前为学生布置一些阅读任务,如: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总结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中的亮点词句等问题,这些任务都需要在规定时间里面尽量完成,学生带着任务完成阅读的阅读效果更好,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结束语
一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提升各种能力,而在许多的能力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在各个阶段中小学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小学语文的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先天的优势,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除了给学生讲解语文教材内容,还要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要把课堂变得有趣,让学生能够轻松地融入并且对阅读产生兴趣,能主动地去进行阅读,用心体会阅读内容,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最终使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有成.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J].人间,2016(028):89.
[2]鮑晓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2).
[3]靳海民.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魅力中国,2016(014):115.
[4]兰海娣.探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及提升策略[J].课外语文:下,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