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华 郭腊梅
【摘要】随着国家新课标改革的推进,各学段的教师都开始探寻创新的教学模式,而群文阅读就是教师们探寻的产物,主要是通过将多篇具有相似主题或者文章结构相同的文章整合在一起,让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阅读,在这一过程中提升理解能力与创新能力,本文就通过课内外结合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上,分析群文阅读方法的概念与价值所在,并探究群文阅读中课内与课外阅读结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群文阅读 课外阅读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74-02
引言
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因此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而在语文教学中,主要分为阅读和作文两个板块,在阅读教学中又产生了群文阅读这样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它主要是关注学生的自我构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因此这也是目前语文教师在积极探索的教学模式。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与价值所在
(一)群文阅读的概念剖析
群文阅读,是新课改逐步推广的背景下,在我国语文课堂中悄然应用的一种新兴阅读授课方法。正如字面含义所言,“群”即是将学生组成阅读团体所形成的“群众”,而“文”即是教师所根据教材内容知识点所挑选出的一组标准文章。群文阅读便是授课老师将学生组成阅读团体小组,随后准备一组数个文章来与学生一同进行阅读赏析,并在这个过程中针对学生的思路进行正确引导,促进他们整理并产生自身的观点,从而提升语文阅读能力以及对文章的赏析技能。在群文阅读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进行课内文章分析解构的过程中融入课外阅读的相关拓展内容,在利用课内知识点激发学生的语文探究兴趣后,潜移默化地补充课外阅读知识,从而加强学生的语文素材积累,开阔文章赏析视野,为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群文阅读教学价值分析
群文阅读能够通过快速高强度的课堂文章练习,来使学生的阅读量得到拓展。语文的基础能力主要依靠平时针对性的积累以及对写作组织语言的练习,而如果学生的阅读量过于贫乏,容易出现日常积累不足的现象。这不仅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课程中知识点的理解深度,还会导致写作时缺乏文章素材填充,作文成品效果枯燥乏味等学习问题。在我国传统语文教育中,增加阅读量一直处于核心地位,教材在开发过程中便包括了对学生传输经典文章范例、促进他们阅读课后思考等内容。在新课标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教育关于阅读的教学方法,应当将其结合到新式群文阅读方法中,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互结合,并加大阅读文章选择数量,让学生每学期完成十五本图书的阅读任务,促进文学积累的增长,实现语文能力从量变到质变的突破过程。
同时,群文阅读还具备能够锻炼学生对文章阅读速度的效果。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所准备的文章范例通常不少于十篇,一篇阅读结束后还要包括分析与讨论的实践,节奏紧张程度高。因此,学生势必会主动提升自身的阅读速度,挑选文章中的关键部分进行阅读,对不重要的片段选择略读或是跳过。这个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对文章的分析和拆解能力,加强逻辑思考过程,并提升语文基础阅读能力。如今是信息化智能时代,互联网上的信息数量庞大,内容极为混杂。为培养学生适应新时代的信息潮流,教师需要利用群文阅读,加强他们对信息的辨别与分析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在信息时代的竞争资本。快速浏览文章需要学生通过大量的文章进行基本训练,群文课内与课外阅读相互结合能够提供所需的阅读数量,并促进他们的信息技能成长,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通常需要教师进行相应的阅读授课引导,传统方法为一篇课文对应一节课时。然而,新时代的学生出生于信息时代,对文章的阅读速度普遍超出老式教材內容安排。在课堂开始后的短时间内,学生已经完成了对文章基本结构以及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教师也通过在学生阅读时的讲解完成了课堂内容的授课目标。课时剩余时间里,老师讲完了所有的课堂内容,只能选择对课文重复赏析,要求学生背诵等。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语文课堂的积极性与探究心理,并且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不利于课外知识的拓展吸收。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人对重复的阅读过程会产生厌倦心理,从而忽视部分细节,导致学习效果下降。而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能够通过大量全新文章来填充课堂教学时间,避免出现针对同一篇课文反复赏析的问题现象。学生得到新鲜的阅读体验后,能够继续跟进下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对之后的教学内容产生心理期待,从而加强语文课堂阅读训练效果,提升基础文章赏析能力。
二、群文阅读课内外结合的策略探究
(一)给学生选择权,提升阅读兴趣
想要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就一定要选好阅读的题材,这也是教师必须重视的环节,选取的课外阅读文章既要与课文内容有所联系,也需要是学生感兴趣、能够愿意主动去读的文章,而且文章的篇幅不能过长,要保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压力,因此选题对教师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因此教师转换一下自己的思路,可以将选择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主选择,在选择文章群的时候征求学生意见,让他们自己在给定的几篇文章中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然后进行集体投票,最后选出得票最多的两到三篇文章让大家进行课外阅读,不要求每个人的选择都相同,要充分体现教学的人性化,尊重个体之间的差异。
(二)多方讨论,发展感悟能力
阅读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累积词汇、掌握写作技巧,更多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因此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应该注意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推论、思考、反思,充分理解作者作文时的思想,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因此在课上教师需要给学生讨论的空间,能够在这一空间中发表见解,在阅读时做到求同存异,只有师生之间互相探讨、同学之间分享阅读过程中的趣事,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快乐,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述《故宫博物馆》一课之前,先在课前进行一个小调查,对学生有基本的了解,知道同学们的性格,知道他们是不是愿意出去旅行,对地理方面有没有兴趣,然后在课上不要一味地进行教材讲解,要结合故宫小故事中发生的小故事,比如“保和殿”中雍正是如何办公的,又在这里见了哪些大臣,“坤宁宫”和东六宫和西六宫中历朝历代住过哪些妃嫔,这样的话题都是能让学生产生激烈讨论的,在探讨的过程中掺杂个人情感,能够完全发散思维,激发他们对文字以及文字背后故事的兴趣。
(三)应题仿写,巩固阅读收获
在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主要分为阅读和写作两方面,虽然是完全不同两类课程,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多共通的联系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阅读是为写作而服务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会表达,教师应该把握住二者的联系点,在教学过程中将“读”与“写”融合在一起,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纵向迁移,提升整体的语文素养。群文阅读的主题是非常丰富的,因此也给了教师足够的发挥空间,只要在众多主题之中选取一个具有代表性或者有现实意义的点让学生进行创作,学生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就会增长自信,也就会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这样的仿写教学,能增添课堂的趣味性,让之前的单一、枯燥转变为有活力的课堂气氛,学生不再受课堂的束缚,可以将心中所感、所想用文字表达出来,同时也能培养大家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在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这一篇课文时,学生可能会对文章中描写严监生吝啬行为的语句形容印象深刻,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仿照类似的描写,来拓展学生对人物分析性格方面的写作能力,比如尝试描写同学的性格特点、行为模式,或是家庭中妈妈爸爸的日常活动细节等。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学生对平常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并提高写作以及形容词句的应用技巧。
(四)课外阅读,课内交流整合
阅读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对于课上教学来说,它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方法,但是更广泛来说,是指学生在课外的自主阅读,仅仅掌握方法对初中阅读教学来说还远远不够,能够学会应用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教师一定要对课外阅读这一板块产生重视,为他们布置与课上内容相关的阅讀任务,给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课外阅读中形成独立思维,之后再经过在试题上的多次实践,让他们拥有能够独立得出结论的能力。但是这些还不是课外阅读教学的全部内容,教师还要及时进行课内整合,结合某一点进行探讨,正所谓“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因为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以读完一篇文章之后得出的感悟也不相同,在课内整合期间,多种不同的思想在一起进行碰撞,学生也会在这种相互质疑、争辩的过程中的达成一种微妙的共识,而后自然就能提升自身的语文阅读素养。
例如在进行《孙权劝学》一课教学时,教师要进行课外延伸。课文选自《资治通鉴》,但是孙权这一历史人物在不同作品有很多的艺术形象,众所周知的就是《三国演义》,教师让学生在课下阅读《三国演义》中孙权相关的文段,但是不要指定哪一章节,让学生自主选择,之后再在课上让大家根据自己所读的文段说一说自己对孙权这一人物的理解,因为所读内容不同,人物形象还具有多样性,所以大家产生的理解也不相同,同学们对此进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自然提升语文素养。
(五)单元整合,积淀文化素养
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是经过教育学家慎重挑选的,是经过多方考量才能够最终确定,因此这些文章中必然是最符合初中生核心素养的,因此教师应该仔细分析每一篇文章之间的联系,对这些单元进行整合教学,将主题相似的文章合成一组,结合教材中的内容与课外拓展的内容结合在一起,扩大学生在语文阅读的学习空间,以致完全开放,将知识内容相互渗透,以此来增加阅读量,在师生都不反感、没有负担的情况下,提升整体阅读水平,思维也能更加开阔,为后期学习高难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单元整合教学能够将课内外零碎的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也能将知识顺利延伸到生活中去,增强阅读体验感,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课文《居里夫人》时,教师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进行课外单元阅读,拓展《居里夫人时代传记》、《著名科学家纪实》等书籍。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这些书籍中对居里夫人的描写,并与课内知识点相互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根据课外拓展内容整理出阅读笔记,尝试使用课外书籍的写作方法,对课内文章进行扩写。教师可以整理学生提交的内容,筛选出优秀的扩写和分析范例,在课堂中进行表扬评判,通过鼓励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结合课内与课外知识点,沉淀文化阅读素养。
结束语
在初中时期想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的,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引导他们在阅读与写作中不断开阔视野,提升自身能力。其中群文阅读是最能扩大学生阅读面、培养思考能力的教学方法,值得初中语文教师将其采纳并应用,弥补一些传统教学模式产生的不足,给学生自由使用语言的能力。群文阅读本身具备灵活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创造能力要求较高,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课堂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应用群文课内课外结合阅读方法。
参考文献:
[1]彭杰梅.“群文阅读”教学法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2]邱泽宁.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9.
[3]张聪.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改进探究[D].集美大学,2019.
作者简介:
王文华(1981-),男,汉族,甘肃武威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一级教师。
郭腊梅(1981-),女,汉族,甘肃武威人,毕业于兰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