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策略

2020-01-11 01:19杨莹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1期
关键词: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杨莹

【摘要】中职学生作为国家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对国家的改革与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推动作用。在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中职学生的综合发展素质成为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为此,教师应结合专业学科融入一定的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成为有文化、有技术、懂创新、爱劳动的人才。将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想政治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为思想政治教学带来足够的教学补充,提升中职学生的创新和劳动意识。本文从两者的融合进行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工匠精神  中职思想政治  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1-0032-02

所谓“工匠精神”,不仅包含了创新意识,还包含了劳动与敬业的内容。工匠精神是这个时代的发展产物,也是这个时代前进的推动力。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人,终将被社会所淘汰,一个没有奉献与敬业精神的人,将无法胜任工作。中职学生作为正在飞速成长的学习人群,加强他们的学识文化和工匠精神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而中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可以有效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为此,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在授课中应采取积极的教学方式将思政教学与工匠精神有效结合,对中职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一、中职工匠精神培养的教育现状

1.重职业教育,轻视工匠精神

一直以来,由于传统观念、政策因素,一些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往往只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对学生思想品质的教育常常停留在边缘地带。这种教学认知在中职教学中的问题更为突出,体现为学生自身觉得自己是被“淘汰”下来的人,比其他人低人一等,到中职学校就是为了混一张文凭。而一些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培养缺乏积极的支持,导致中职教学工作中出现严重的“重视职业教育,轻视学生工匠精神”的现状。

2.教学观念落后,课程内容陈旧

教师的教学观念关系到教学活动的展开情况,中职学生在发展与就业中一直不被一些家长或企业所认可,因为在毕业之后,很多中职学生无法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应用在企业发展中,为他们的就业发展带来了消极的评论。出现这样的结果,与教师的教学观念有很大的关系,因为部分中职教师自身的教学观念是安于现状,只要求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就好。部分教师甚至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很少,只按部就班完成教材中的教学任务就行。在这样的教学观念下,中职学生所学的知识面较窄,对专业的理解不透彻,自然其工匠精神也不高。

3.思想问题突出,工匠精神不牢

中职学生自身还处于青春期的前期,他们的性格还不稳定,对于纪律的约束、他人的意见等都没有做到顺从。有些学生自身的性格发展本身就多变,其自身的纪律性和组织性较差,体现为在班级的纪律较差,经常上课迟到、早退;对未来没有很好的规划。在教学中,发现大部分中职生对于工匠精神内涵的理解很模糊、不深入,甚至多数中职学生认为工匠精神是一种虚幻的东西,对于自己的成长没有多大的意义。在种种消极的认知里,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是不牢固的,对他们将来的成长与发展没有更好的帮助。

二、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课教育融合的基本价值

1.“工匠精神”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

古今中外,工匠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辛勤劳作,付出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总能看到一些无所畏惧的精神,也可以看到一些常人无法呈现的精神。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人类的进步与发展都是建立在具体的付出之上的,纵观我国的高凤林等为代表的劳动者,他们用自己坚定的步伐、勤劳的智慧和过硬的技术手段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生奇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们的精神在社会上引起了一系列的反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工匠精神”强调的正是对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对产品品质的追求。中职学生是在学校学得一技之长的人,他们在毕业之后大多是要走向工作岗位的,他们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职业精神。所以,在中职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引学生形成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基本形式,也是经济社会进步的需要。

2.“工匠精神”是中职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发展的基本需要

“有德有才重点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弃之不用”这是现代企业用人理念。在一份有关中职学生就业发展的调查报告中提到,中职学生在就业中有50%的人面临被辞退的风险,但是在这些被辞退的人中,不是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不牢,而是因为他们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缺失。中职学生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力军,他们要用自己的所学创造更好的价值,他们要展现对社会的贡献力量,而实现这些价值的前提是要有较强的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中職学生要用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精神书写一个大大的“负责”标签,用自己的品质为企业和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强化“工匠精神”的培养,以大国工匠为标杆,让每一位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专业的意义,并以敬畏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让自己在专业领域获得一技之长,将自己的劳动变成创造,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发展精神。

三、工匠精神与中职思政课教育融合的基本策略

1.打造思想过硬的师资队伍

中职学生处于好动与模仿的年纪,他们自身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差,思想波动较大,所以,在中职学校,他们擅长模仿教师的举动和为人处世的做法,所以,教师要想培养思想道德素质纯正的学生,教师自身要做一个具有思想道德素养的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要做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中职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塑造自身的素养:(1)加强思政教师的师德建设,教师自身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迟到、不早退,不甘于平凡和甘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要具备研究的精神,要在教学之余,进行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的研究,在自己的教学专业领域有一技之长。(2)中职教师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要时刻关注企业的用人标准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并做好调整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的准备工作,时刻保持与学生、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合格人才,让学生将来有对口的入职空间,提升企业对学校的信任,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同和信赖,提升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工匠精神。(3)学校应建立教师职业素养标准和评价体系。中职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关注,在对教师的评价体系中增加“教师工匠精神”考核项目,对教师形成一种激励,让教师在激励举措下,产生积极的劳动精神,巩固教师的工匠精神,为教育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2.提升中职生的工匠认知

中职学生在毕业之后将走向工作岗位,如果他们缺少一定的指引,在将来的工作中可能会碰壁或遇到更多的棘手问题。所以,加强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认知是必不可少的。为了提升中职学生的认知,思想政治教师在授课中可以采用名人的故事进行渗透。

例如,教师可以将当前的一些劳模的事跡分享给学生,将科学家废寝忘食的研究故事、教育者研究新教学和批改作业的故事、医生加班为病患医治病情的故事、边防战士严寒酷暑站岗保卫祖国的故事等展示给学生,然后问学生一些问题:“是什么精神支撑着这些人走向成功的?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在提出具体问题之后,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而教师认真收听,并结合学生的回答状况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如此,在真人真事的感染下,中职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了初步的认知,并力争效仿名人,做一个具有“工匠精神”的人。

3.结合思政内容进行教学

教师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教育指导的过程中,应对中职学生的学情进行深入的了解,逐步改善学生的认知。当前部分中职学生认为学习的目的是混个文凭,在学习中态度不严谨、做事不精益求精。这不利于学生顺利走向工作岗位。为此,教师应结合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与“工匠精神”巧妙融合,让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潜移默化的意识。

例如,在《正确认识就业》中,笔者将当前一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了渗透,比如一些企业在招聘人才中强调“要有科学创新的才能”“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在给予学生渗透之后,笔者询问学生:“你能理解企业对人才的这些要求吗?你觉得自己是否具备了迈向企业发展的能力呢?”如此,学生们陷入了沉思,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匠精神悄然融合在一起。

4.将工匠精神渗透在日常

工匠精神是慢慢修养成的精神,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累积的。中职学生的年龄普遍不大,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较少,所以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除了在学习中获得教师的指导、点拨外,还应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约束自我、完善自我,促进自身工匠精神的形成。除了来自自身的努力之外,学校文化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形成推动作用也是很大的。因此,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积极联合学校,展开详细的校园文化建设,将工匠精神渗透在中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思想政治教师应该依据社会的发展状态,把工匠精神划分为多种方式,并将不同的工匠精神以不同的形式在校园进行宣传。比如利用校园广播站进行广播。同时,思想政治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社团进行工匠精神的宣传工作,达到“一传十,十传百”的效果,为提升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提供一定的帮助。

5.将精神渗透于校企合作

在部分中职学校,受学生专业发展的影响,学校会与企业进行一定的联合,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此,中职思想政治教师应充分利用合作企业,要求企业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不仅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还会带动企业的顺利发展。

例如,笔者利用每年中职学生实习的机会,与学生实习的企业进行联系,加大与企业的联合力度。在讲明笔者的教育用途后,企业答应将学生当成自己企业的员工一样栽培,着重培养他们的吃苦耐劳精神、创新精神,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工匠精神的可贵。同时,能够让企业对学生的素质有更加全面的掌握,帮助企业更好地选用人才、利用人才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综述,“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发展需求,中职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快速成长阶段,加强对他们的工匠精神培养是对学生成长负责的表现,也是对祖国发展需求培养人才的表现。中职教师要认识到工匠精神对于中职学生的价值和意义,并采取诸多的措施激发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本文通过提出多样的培养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为当前的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师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可行性建议,为提升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提供了机会。

参考文献:

[1]靳亚超.中职学校“工匠精神”的重要性及其培养途径[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19):169-170.

[2]李霄睿.论“新时代”背景下中职思政教育问题及创新对策[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8(06):124-128.

[3]闫伟华.谈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J].中国培训,2017(02):211.

[4]李繁.工匠精神融入中职思政课教育的价值与路径探析[J].鄂州大学学报,2019(04):73-75.

[5]费颖.工匠精神培养与中职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1):219+242.

猜你喜欢
教育融合工匠精神
浅谈如何落实教育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