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彦
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后,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阶段,成都也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新征程。过去五年,成都实现了从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进而冲刺世界城市的历史性飞跃;过去一年,成都以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推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成都市委十三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以下简称“全会”)确定了2035年远景目标、2050年远景展望,明确了“十四五”的重点任务、重大举措。攻坚高质量、保持经济发展的行稳致远,正是成都开局“十四五”的关键之举,对于建设现代化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深刻认识宏观环境和时代特征带来的机遇
近年来,成都锚定“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四个城市”战略定位,坚持以创新发展培育新动能、以协调发展构筑新空间、以绿色发展开辟新路径、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以共享发展开启新局面,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空间有效拓展,城市能级不断上升。2019年,成都GDP总量位列全国城市第7名,世界城市排名从2016年的第100位上升到第59位,成为全国排名上升最快的城市。进入新阶段,我们应深刻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深刻复杂变化,深刻认识新时代特征,把握大局、融入大势。
一是深刻认识成都从内陆腹地转变为开放前沿的历史機遇。近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交汇实施,为成都重塑开放格局、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支撑。目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已突破5000万人次,开通航线规模位列全国第4,航线数量稳居中西部第一;中欧班列开行量在全国率先突破6000列,成都国际铁路港已拥有亚洲最大的成都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其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港区内的成都铁路口岸已成为国内功能最全、最具竞争力的铁路货运型国家对外开放口岸。2019年8月,国家发改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确定了成都陆上重要枢纽地位;2020年5月和10月,国家先后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成都确定为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这也意味着在国家整体开放战略中,成都已成为国家向西向南开放的桥头堡,加快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将成为引领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二是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历史机遇。2020年,中央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应对百年变局、开拓发展新局,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和演变规律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以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为战略基点,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同时发力,破除各地小循环,推动形成一个动力充沛、内部协调、循环通畅的社会再生产体系,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将加快国内产业体系优化布局的步伐,将会进一步增加优质要素向西部转移的规模和速度、进一步激发西部消费潜力。成都作为西部重要的消费中心,重要的生产要素集聚地、人口集聚地、现代产业链枢纽地,基础优势明显、引力巨大。近年来,以英特尔、京东方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IT产业集群,以美敦力、赛诺菲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以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龙头企业为引领的科技互联网经济产业集群已逐渐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超300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以金融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在成都发展迅猛。目前,成都本外币存款余额在中西部城市已位列第一,其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在全国前五,仅次于北上广深;金融中心排名和全球创新指数分别居世界第43位和第47位。可以预期,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大潮中,成都对国际国内高端要素的运筹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供需两侧竞争力将不断提升。
三是深刻认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新时代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战略,以建设成渝地区城市群为抓手,着力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进一步突出重庆、成都两个中心城市的极核作用,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对成都塑造城市功能、提升产业优势、激发创新活力、拓展空间布局、优化人口结构等提供了机遇、提出了要求、赋予了历史使命。
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发展新竞争力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我国未来五年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主要着力点。顺势而为,在双循环体系中增强成都供需两端竞争力、打造成都经济发展新优势是成都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突破点。正如全会提出的,成都要加快建设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积极融入、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
从供给侧来看,要加快推进供给体系提档升级。成都作为四川经济中心、政治中心,近年来产业规模总量提升快、创新能力增强慢,整合中低端要素资源能力强、整合国内外高端要素能力弱,经济虹吸效应强、外溢效应低。为此,提升城市平台功能、枢纽功能,增强对物流、人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影响力应是首要任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强成都与国内外产业发展的协同力,优化供给体系。特别是应通过建设国际大都市,形成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如,通过国际门户枢纽的建设,完善高效联通国际主要市场的立体大通道体系,打造国际供应链;强化战略性、前沿性技术创新,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国际人才枢纽和国际性区域通信枢纽,提升供给侧全球竞争力等。
从需求侧来看,要进一步提升消费规模和消费层级。近年来,成都作为西部主要的消费供给地,依托于4亿人的西部市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成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在副省级城市中仅次于广州,且40%的消费来自省外,连续6年居全国零售第四城;成都的网络零售额突破 3640亿元,持续领跑中西部城市;跨境电商交易规模突破200亿元,连续三年实现翻番,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消费指标全国领先;进出口贸易高速发展成为2020年成都亮点:1-11月,成都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6566.4亿元,同比增长23.6%。下一步,应着力于提高投资消费辐射能力,加快形成以多维互联为支撑的流通体系,加快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加快形成以品质体验为导向的消费中心,全面推动场景营造、业态创新和品牌集聚,不断壮大绿色消费、数字消费、定制消费等新兴消费,积极培育与国际接轨的高端商品消费链和商业集群,拓展“买全球、卖全球”的消费供给网络。
建设都市圈,做强极核和主干作用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指出,要着力提升“成都的发展能级和综合竞争力,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以点带面、均衡发展,同周边市县形成一体化发展的都市圈。”从历史演进和国际视野来看,高质量建设都市圈是成都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必由之路,也是拓展成都发展空间、加快成都经济转型、做强极核和主干作用的必然选择。
一是建好“两区一城”,推动城市内涵式、组团式发展。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加快“两区一城”建设。当前,天府新区、东部新区和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的经济总量已占成都的1/6,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8.1%,人均GDP高于全市均值17.5%,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占成都的53.5%。随着成都老城区可开发空间的不断减少,“两区一城”将成为承载成都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区域。由于历史局限和行政区经济约束,“两区一城”的空间规划、公共服務能力、人口与资源承载力、部分区域的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应着力于统筹协同施策,突出优势、弥补短板、提升能级。如大力发展高技术服务业,促进创新资源高效聚集;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区域优势产业;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增强对高知识高技能人才吸引力;拓展开放功能开台,发挥自贸试验区制度试验优势,加快制度型开放的转变步伐。
二是加快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打造四川主核。2019年,成德眉资GDP总量超过2.14万亿,占全省GDP比重超过46%。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指出,要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促进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为此,成都提出,要推动形成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新格局,创建同城化综合试验区,加快构建区域空港物流、轨道交通、高快速路“三张网”,加快推动“三区三带”发展。当前,成都与德阳、眉山、资阳存在较大的发展差异,建设成都都市圈应首先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入手,着力于解决德阳、眉山、资阳在发展基础条件上的不平衡、不充分。同时,要以产业协同共兴、区域协同开放为抓手,加快形成都市圈经济发展合力。如,成都与德阳要共同着眼于全省制造业转型升级,以区域开放发展为引领,大力发展适欧、适铁、适港的临港经济,打造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等。要着力于推进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的适度分离,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可以考虑将都市圈发展的经济权力赋予成都,统筹产业规划及项目落地。要着力于将都市圈打造为高品质宜居地,加快形成以宜居生活为优势的承载能力,推动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扩面提质,保持生活成本竞争优势。
三是要形成成渝相向发展新格局。以唱好“双城记”为要求,加快成都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着力打造好成渝发展主轴,联手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共同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增强成都带动全省市州发展的主干作用。
以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城市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动力是创新活力。近年来,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为引领,积极布局高能级创新功能设施,不断拓展多维度、多层次应用场景,推动新经济发展,完善供给体系、提升供给效率,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目前,成都每天注册新经济企业超过200家,一大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为成都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大引擎。同时也应看到,成都虽然创新资源多,但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还需增强。
一是要以建设科学城为抓手,夯实科创基础。正如全会指出的,要高水平建设西部(成都)科学城,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建设天府实验室,打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极核。要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牵引的供给能力,积极布局推进建设大科学装置、大创新平台等创新基础设施,以西部(成都)科学城“一核四区”为主平台、高品质科创空间多点支撑的创新供给网络。
二是要加快形成创新转化新机制。聚焦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优势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创新主体,着力培养高技术服务企业,推动形成政产学研用的战略同盟和利益共同体,构建新型创新转化平台,保护知识产权,设立技术转化基金,改善科技创新生态,打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的创新链、资本链和价值链,着力支持重大原创性、颠覆性、战略性的科技创新和成果开发。
作者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