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生态高效栽培技术

2020-01-11 01:18张启
浙江林业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单果可溶性施肥量

张启

枇杷是浙江省的特色水果,高产优质高效,树冠整齐美观,四季常青,果实艳丽,是很好的绿化树种。2019年,全省枇杷种植面积达23万亩,产量10万多吨,产值约16.5亿元。

推广良种

软条白沙:果皮极薄,果肉黄白色或乳白色,网质细且柔软,汁多味甜美,单果重约25克,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可食率68.4%左右;宁海白:酸甜适口、风味浓郁,皮薄汁多,单果重约25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15%,可食率为73.4%;兰溪白沙:果皮麦秆黄,易剥皮,果肉白色或淡黄,果肉厚,肉质细软,汁多,甜酸适口,单果重25克以上,可溶性固形物13%以上,可食率74.1%;大红袍:深橙红色,肉质致密,风味浓,单果重约37克,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可食率70.4%左右;大五星:橙红色,质地细嫩,单果重约60克,可溶性固形物11%左右,可食率73.2%左右;冠玉:果实大,浅黄白色,质地细嫩,单果重约50克,可溶性固形物13%左右,可食率约71.2%。

种植范围

土壤要求:一般砂质或砾质壤土、砂质或砾质黏土都能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含腐殖质多、保水保肥力强而又不易积水的土壤为最佳;对土壤酸碱度的要求不严格,pH5—8.5都能正常生长结果,而以pH6左右最为适宜。

环境要求:畏寒,喜温暖气候,花在-6℃受冻,幼果在-3℃受冻;坡度要求在25度以下,坡向以南向和东南向为宜,低凹谷地冷空气沉积,易受冻害;怕旱忌积水,年降水量1200—2000毫米。

山坡、平地均可种植。但以低坡丘陵地区,排水良好、阳光足、土层厚的地为佳。

栽培技术

造林模式:适宜纯林模式。

种植密度:丘陵山地株行距4米×4.5米或5米,亩栽37株。

种植技术:一般春植2月下旬—3月上旬,按照“四个一”标准进行种植:一条水平带、一个标准穴(长宽深1米×1米×0.6米)、一担有机肥、一棵优质苗。种时离嫁接口上25—30厘米短截,将叶片剪除,以减少蒸发、提高成活率,利于重新培养主枝。

树体管理技术:适宜主干分层形,幼树期通过拉枝、吊枝、抹梢、摘心、疏枝等方法,以促进生长、扩大树冠;进入结果期后,通过短截和疏删,改善内膛光照,保持良好树形,果园通风透光。

园地管理技术:结果树施肥分3次施入:春肥(催果肥)施用时间在2—3月,以速效肥为主,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重,以满足果实的发育之需,施肥量约占年施肥量的10%左右;采果肥(5月下旬—6月上旬施):一般采果前一周内施用,以施复合肥+尿素+人畜粪尿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40%—50%;基肥(9月上中旬施):以腐熟菜籽饼、猪羊粪有机肥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40%。

花果管理:对初果树和弱树,疏除树冠顶部全部花蕾,其余部位在二分之一的梢上留蕾;对成年树,在全树总梢数的三分之二的梢上留蕾。疏果一般在3月下旬进行,疏去畸形果、病虫果、受冻果、小果、密生果,强穗强枝多留果,弱枝弱穗少留果,白沙品种每穗留3—4个果,红沙品种每穗留2—3个果。

病虫害管理技术:常见病虫害有花腐病、叶斑病、天牛、黄毛虫等病虫害及裂果、日灼等生理病害,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方针,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期,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和物理防治结合,确保果品的安全、优质、营养。

典型案例

兰溪市白露山枇杷产业园

基地位置及规模:兰溪市女埠街道虹霓山村,2000亩

经营业主:兰溪市虹霓山枇杷专业合作社

经营情况:2002年种植,2008年进入盛产期,平均亩产枇杷462千克;按市场平均价30元/千克估算,亩产值可达9700元。

兰溪市白露园枇杷基地

基地位置及规模:兰溪市黄店镇露源村,面积50亩

经营业主:兰溪市白露园家庭农场

经营情况:2014年种植,2018年初结果,2019年平均亩产量520千克,亩产值约1万元。

种苗供应

蘭溪市果香家庭农场等。

猜你喜欢
单果可溶性施肥量
气溶胶铁可溶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获揭示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试验总结
露地鲜食枣品种引进及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化学—渗透压法温和破碎处理下大肠杆菌细胞胞内蛋白质的释放率
紫泥田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报告
0.8%的硼素用量对甜瓜最有利
模板法制备聚苯胺纳米管及性能应用
丰产晚熟桃新品种——秦玉
东农42大豆高产高效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