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创新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0-01-11 01:19席雪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52期

席雪琴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课也从原来的尴尬地位中走了出来,现在已经成了非常受小学生欢迎的学科。因为小学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相比,它不但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现能力、探索能力,而且它的科学性,知识性非常强,涉及的知识也很广、很宽,如自然、科学、植物、动物、天气、生命、环境、光与热、水与电等等,这些都是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小学生通过科学这门学科,从小初步地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对他们以后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与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生  科學教学  意义  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127-02

事实证明,小学科学教学在发现或者挖掘小学生兴趣上,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小学科学的丰富性,包括了地球与宇宙科学、生命科学、矿山、河流以及技术与工程等,这对于好奇心正浓的小学生来说,简直是另一个世界,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文化课有非常大的区别。但是,在以往小学课程设置里,科学与音乐、美术等一样,都是不被重视的科目,甚至被严重忽视,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既认识不到科学课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发现能力的培养,他认识不到科学课丰富的知识性对学生见识的增长,视野的拓展,思维的延伸等,所以都把科学课当成可上可不上的副课。要么科学课就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更有甚者也会被其他的文化课占用补课。所以,导致科学课教学的质量一直停滞不前,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非常单一,除了语文、数学,就是英语,再就是思想品德。这看似简单、划一的学科,似乎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更加有效的主课教学。可事实证明,并非如此。由于学科的单一,学生潜在的一些兴趣发掘不了,学习潜能力也激发不出,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更是得不到培养。使学生长期面对单一的主课学习,缺少了丰富学科的调解,使学生对主课的学习也兴趣不高,学习不积极,成绩不理想。

而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课受到了老师、学生的欢迎,的确,它以它知识的广泛性、科学性、开放性等特点,囊括了自然、植物、动物、生命、人体等,囊括了微小世界、形状与结构、机械与工具、物质的变化、环境与我们等等。显然,对于新世纪的小学生来说,这些都是增长学生见识,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关键内容。所以,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科学课本身的特点,设疑、提问,并引导学生提问、质疑、解释,一步步打破科学知识的壁垒,靠近科学本质,提高学习效率,也促进小学科学课的教学发展。

1.目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

新课程改革下,所有的学科教学都相应地有了一定的改革与变化,都在从单一的理论知识灌输,转向知识与能力的双向发展。但是由于老师对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小学科学课的教学有以下现状:首先,没有有效培养学生的兴趣。科学课的丰富性、灵活性,再加上它所涵范围的广泛性,应该是能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能使他们对科学课产生兴趣。可是老师教学的方法不当,没有实现生动的教学,更没有把科学课的知识内容直观地展现给学生,使学生看不到科学本身的神奇魅力,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习方式枯燥,久而久之不但对学生更好的学习科学造成了影响,形成了障碍,而且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非常不利;其次,教学方法单一。科学课相比于其它学科来说,它更灵活、更丰富,也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也可以随时随地在生活中发现科学。可是遗憾的是,老师运用理论灌输式的教学法,没有把科学的这些特性发掘出来,运用在教学中,导致科学课的教学质量一直不高;第三,老师的专业知识匮乏。我们常说要给别人一瓢水,自己得先有一桶水。可是在小学科学具体的教学中我发现,科学老师大都不是专业的,所以他们关于科学的知识也比较薄弱,在教学中难免不能更好地、生动地给学生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影响学生对科学学科本身的认识不说,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这对小学科学整体的教学发展来说非常不利。

2.小学科学教学的重要性

2.1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正确价值观养成。

其实从教育教学的根本社会结构和发展基础来看,任何时候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树立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都是教育教学的根本,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希望。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生活条件优越,即使家庭条件不尽人意的学生,也是父母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本着“一切为了孩子”这一目的,把任何好东西都给孩子,养成我们这一代小学生更多的自私、自利的狭隘品格。这不但不利于学生成长,更不利于社会的发展。小学科学,作为一门开放性、丰富性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知识性灌输和记忆的压力,学生可以带着“有色”眼镜,看到另一个世界,学习与语数英完全不同的知识,增长见识,开阔眼界。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新时代小学生的特点,结合相应的内容培养学生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加深对他们认识等,这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情怀,还可以通过一些科学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养成追求新知的良好探索和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2帮助学生明白科学道理,有利于学生个性空间的发展。

由于科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它更有利于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不断学习中明白一些科学道理,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首先,实验教学,学生就在自主、积极的实验过程中,动手、动脑,在实验中不断探索、分析、总结、归纳,在明白科学知识本身之外,使学生进行迁移,明白其它学科中的科学道理,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等,从而让学生更清晰地认识自我,对于自我空间的发展重新定位,明确目标和方向,使学生的努力更有力量。比如,让学生通过课外实践,培养学生独自观察和收集信息的能力。如,观察小豆苗的成长过程,它们发芽期、生长期,它们在生长时期,需要的水分、营养、阳光等。这就能让学生通过迁移,对于一些大自然的植物或者庄稼地的麦苗的生长有了一定的了解,增长学生认识自然的能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奠定基础。

2.3能有效打开学生眼界,丰富学生的认识。

我们知道,传统的小学教育教学,虽然也有科学这门课程的设置,但是它与音乐、体育一样不被重视。科学课不是被语文老师占用,就是被数学老师占用。科学有课时,没课程,使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和兴趣几乎为零。而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科学不但成了开阔学生眼界,打开学生认识世界的另一扇窗的方式,也是更多学生的兴趣所在,它的丰富性吸引了学生,使学生增长了见识。比如,动物、植物、我們身边的材料、水和空气、植物的生长变化、动物的生命周期、温度与水的变化等等,这些内容在学生认识中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学生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真正打开了学生眼界,使学生的精神更加饱满,认识更加丰富。

3.小学科学创新教学的方法

3.1改变教学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生的创新学习方法或者创新思维的发展,其关键在于老师的教学。如果在小学科学课上,老师还是一讲到底式的灌输,那么学生不会思考,被动接受,也就不可有创新的意识和契机,所以,课堂一切的创新活动,要从老师的教学开始。首先,老师在教学中要摆脱传统,或者结合传统教学的精髓,不断创新,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同时,发挥小学科学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使教学取得预想的效果;其次,老师在教学中要大胆运用实验,结合小学生爱动手的天性,通过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参与中不断思考, 通过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宽度,让学生能打破固化思维的约束,形成创新的思维逻辑,探究答案等。作为小学科学老师,只要自己在教学中为创新准备条件,也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学生才有创新的基础和契机,也才能培养其创新的思维。

3.2让学生快乐学习科学,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由于年龄的关系,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发利用这一点,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获得知识。比如,“校园的树木”这节内容,老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对校园不同的树木进行观察,比如,收集不同的树皮、树叶,结合放大镜或者在网络上搜集相应的树叶通过多媒体功能,观察其细微的结构,确定它们的种类,科目。如,叶子的形状、结合、厚度,树皮的硬度、粗细等等,都可以成为学生在观察中收集,并成为确定树木种类、归属的依据等。科学课,要让学生快乐学习,就要在教学中迎合学生的天性,开放性教学,创新教学,就能让学生快乐学习科学,提高自己的科学知识。

3.3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习质量。

科学其实从某一个方面来说,就是问题的出现,打破,再出现,再打破,在这个过程中为我们人类创造出更好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的问题意识,是小学科学教学的另一个目的。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我们要把科学置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不要停留在教材中,课堂上。要结合教材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一种探索、发现、获得,再探索,再发现,再获得的这样的一个良性循环,老师才算是把学生真正地带进学习科学的模式,能让学生快速地进入科学,产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运用更多科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比如,在学生学习“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还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些关于声音的内容时,我们要引导学生思考,提问,让学生也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内容,有意识地去解决疑问,了解声音传播的方式或者途径。我们也可以带着“我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这个问题,打开听觉,进行尝试,然后走进内容,找到答案。事实证明,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关键。

结语

总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科学、信息技术,总之这些副课,都成了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发掘学生潜力和兴趣,促进学生学好语、数、英的关键。尤其是小学科学内容的丰富性,知识面的广泛性、学习方法的灵活性等,不但符合小学生好奇心强特性,也能从不同角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从而极大地促进小学科学教学,为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唐湘桃.中美小学科学教学的几点比较——从一则美国科学课教学案例所想到的[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2]范荣欣.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初探[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6年02期.

[3]高尚芬.浅谈高师对未来小学科学教师的培养[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2006年05期.

[4]汤昕倩,林长春,曹静,查直,况维,刘静.重庆市小学科学教师素质现状调查报告[A].第五届全国科学教育专业与学科建设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倪嘉龙.小学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A].科学教育的实践与探索[C].2012年.

[6]史爱芹.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小学三年级科学《蜗牛》一课为例[J].亚太教育,2015(05):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