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旭华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109-02
讲到色彩,大家很快就会联想到绘画色彩,绘画写生时,认识色彩的三要素,只要能更好地表现客观对象,只要有对象,即使是创造,也是比较客观地表现形象和色彩,而设计是凭空的,没有对象可以模拟的(如设计的东西与别人的或者已经有的相像,就是失败的作品,所以对图案色彩的三要素认识应该是本质的,而且必须寻找其规律性。
一、图案色彩概述
图案色彩是来自于自然的,但又不以自然色为满足,图案色彩要求比自然更美,更多样,更丰富。就基本知识角度来讲,图案色彩与绘画色彩之间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的。具体来讲,绘画色彩的基本练习是着重描绘自然,图案色彩的基本练习除了描绘自然之外,还要对色彩的对比与协调予以高度的重视。如果想要更加合理地应用图案色彩,首先,要正确掌握图案色彩的配色要点。在搭配图案色彩的时候,第一,要将调和作为主要的色彩搭配原则,对存在差异的色彩对比关系进行准确的梳理,并将其组合调整为一个和谐而具有美感的统一体;第二,对图案的主色调加以明确,确保其可以有效地反映出图案的情感氛围,确保其可以在整体的画面中起到主导支配的作用,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观赏效果;第三,对主体纹样、陪衬纹样以及底纹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从而有效地提升图案设计的效果;第四,不能够孤立使用色彩,在使用色彩的时候,要遵循交叉渗透与相互借用的原则。另外,也不能够平均使用色彩,要有主有次、有大有小、有疏有密。其次,要對图案色彩的主调与层次进行准确的把握。图案色彩的色调就是指能够统辖整个画面的主要色彩。就图案色调的类型而言,从色相上可以分为冷色调与暖色调;从明暗上可以分为亮调、暗调以及中间调;从纯度上可以分为艳调和灰调。通常情况下,图案的色调是由能够影响画面全局的大面积色彩来决定的。在底色面积较大的情况下,在确定了底色之后,图案画面中的其他配色都要服从于底色,此时,也就形成了以底色为主的画面色彩主调。在图案的主体纹样很满的情况下,底色的面积也就会随之减小。在这种情况之下,图案色彩的色调就需要由主体纹样的色彩来决定。在确定了主体纹样的色彩之后,图案画面中的其他配色都要服从于主体纹样的色彩。图案色彩的层次是由色彩的明度高低来决定的。如果想要切实的提升图案的美感,就要对图案色彩的层次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通常情况下,需要根据底色的色调来确定纹样色彩的层次安排与主次搭配。当图案底色的明度较弱的情况下,就要适度地提高主体纹样的色彩明度。对于陪衬纹样的色彩明度而言,可以选用底色与主体纹样色彩之间的明度。这样做的话,必然能够有效地提升图案色彩的整体配置效果。
二、职教里如何上好图案色彩课
(一)要了解图案色彩与写生色彩的区别
我们知道把自然的色彩真实地、艺术地再现,是写生色彩。写生色彩追求的是立体感,质感,空间感。而图案色彩是把自然的景色加以概括,提炼,夸大。它排除光,形体具有的因素,追求的是一种平衡的效果,追求的是色相,明度,纯度上的调和感,对比感,以及色彩感情上的联想感和象征作用,也就是说图案色彩追求的是一种简炼、纯朴、夸张的感觉,它更侧重于理智的表现。
(二)通过课程强化图案色彩的特点
在这里我着重以课题《色彩的知觉与感情,联想》这个课来讲一讲如何在职教的课堂上上好图案色彩课。首先这个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色彩运用最终的目的是感情的传递,色彩的本身自然无所谓感情,这里所说的感情只是发生在人与色彩之间的感应效果。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使同学们对色彩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而且能从心理角度上更深入地掌握它,运用它。并在课后能用心地加强对不同环境习惯性用色的观察与学习,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其中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三大部分。教学重点主要采用出示范图,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相互讨论范图,从而来更好地理解色彩知觉上各种不同的特点关系。难点是假设一些环境(例如我们看很多快餐店的座椅颜色要么是红色要么是黄色,为什么呀?)先让学生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原来红色或黄色能刺激食欲,并能让人紧张。快餐厅以红黄色为主色调,就是让顾客能吃得多吃得快,这样流通快,而老板也高兴。椅子看上去要舒适,实际上一般般而已,这也是加速顾客的流转。另外,颜色明快,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也可促进食欲。通过这些事例来教导学生如何利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对色彩进行合理的运用。这个课是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色彩规律之后再进行提升和运用的。相信学生能较好地理解并具有浓厚的兴趣。
教学手段上主要是多媒体教学和一些范图进行辅助教学,如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进行复习提问,通过提问复习上一节所学内容,使学生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点,为新课的展开奠定基础,然后再讲授新课,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着重讲解两个重点内容:1.如何理解各种视知觉。①数量视知觉以及影响数量视知觉的三大因素是什么?②形象视知觉(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相互讨论范图,理解范图。③方位视知觉。④形状视知觉。⑤深度距离视知觉。⑥材质视知觉等。教师通过提问总结的方式使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2.如何理解色的对比方式——分为同时对比与继续对比两种。例如先让学生观察:①红纸上的灰带绿味,绿纸上的灰带红味,红与绿并置,红的会更红,绿的会更绿(就像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红花配绿叶)——这就是彩度对比。 ②同一个橙色放在红色底上会偏黄,而放在黄色底上会偏红——这是色相对比。③同一灰色,在白纸上显得深,在黑纸上显得亮——这是明度对比。④先看光荣版上的红色,再看一下黄墙,黄墙就会变成带绿味的黄墙——这是继续对比。⑤色彩感情方面像厚色、薄色、冷色、暖色等等,来自于个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感受与联想,并不是物理真实(像薄、厚、并非摸起来很薄很厚,而是由于平时我们接触到的高透明的玻璃、薄绸、浅水等给人以白、淡蓝、浅灰等色彩感情的同时,还给我们以轻薄的手感与视觉上的透明感,因此称为薄色。相反泥土、枕木、兽皮等给人以黑、深灰、橄榄绿等色彩感觉,还给我们以厚实的手感及视觉上的不透明感,因此称为厚色。像冷暖色,因为平时太阳、炉火、钢花、熔岩等,既使人感觉到红、橙、黄等色彩,又使人感觉高温。因此以后遇到这些色彩时就兼有温暖的感觉,称为暖色。而冰峰、积雪、碧空、大海等,既使人感到青蓝、蓝紫等色彩,又使人感觉寒冷,使以后感觉这些色彩时兼有寒冷的感觉,称为冷色。所以它是属于色彩的感受与联想而非物理真实)。除此之外还有干湿、软硬、轻重、香臭等等色彩感受,这里就不一一说明了。
另外色彩还有前冲与后退的感觉。一般来说,偏暖的色(如红、橙)与偏冷的色(如紫、绿)比较,暖色有前冲的感觉,而 冷色有后退的感觉,所以暖色又称进色,冷色又称退色。另外,黑色底的亮色(如黄、白),白色底的暗色(如黑、紫),灰色中的鲜艳色(红橙、天蓝)有前冲的感觉,为前进色。当然,相反的为后退色。而进退感对比最强的色彩组合,是互补色关系,在“红-绿”,“黄-蓝”和“白-黑”这三组两极对立的色彩组合中,红、黄、白会表现出十分突出的抢前趋势,而绿、蓝、黑则明显地退缩为前者的背景(像绿叶丛中的红花,像我们黑板上的粉笔字,之所以如此醒目,皆得益于这种进退感对比。),还有,色彩有膨胀与收缩的感觉。像用四个等大造形的纸块放在黑纸和白纸上,黑底的白色块会显得比白底的黑色块大。而在有色系中,一般而言,暖色、浅色、亮色有扩张感,而冷色、深暗的色有收缩感。
(三)引導学生运用图案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通过这些课件范图引导学生对色彩的对比关系、色彩的多种感情关系、色彩的空间关系进行观察,讨论,以及可以预设一些物品,甚至可以联想一些情景进行体验式观察和讨论,使学生感受色彩的魅力,激发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例如让学生观察色彩对比关系中的作品,可以发现色彩对比强度的不同,形象视知觉的强度也不同。色彩对比弱,形象视知觉也弱;色彩对比强,形象视知觉也强。一幅作品被形象视知觉称为最弱的是同明度,同色相的弱彩度对比。而一幅作品被形象视知觉称为最强的是黑白对比。
接着引导学生联想讨论春、夏、秋、冬四季较典型的色彩感觉及景色特点。(如春天:严寒刚去,雪初融,气温渐升,万物苏醒。植物有的发芽、吐枝,有的出苞、开花,山初青,草才绿。大地渐湿,空气潮润等。)可参考《图案》书里的正方形色块进一步了解四季的色彩感觉。
通过讨论和提问的方式使学生逐步明确四季的特点及色彩,通过小朋友的作品:“春游”和“春天的悄悄话”的两幅作品中引导学生观察感受儿童画的特点,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相互讨论再提问个别学生说出这两幅儿童画表现的色彩景色特点和内容。最后,通过布置作业内容(例如利用四幅造型完全相同的图案,通过不同的色彩表现出:(1)春夏秋冬;(2)酸甜苦辣;(3)喜怒哀乐;(4)男女老幼;(5)清晨、中午、傍晚、子夜,这五种不同色彩感觉自选其一进行绘制。)学生在完成练习和作业中进一步指导,使学生在运用中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而教师就是要尽可能地因材施教帮助不同学生解决他们碰到的问题,使他们能掌握这个课程的相关知识。
(四)最后通过课程小结阐述学生学这个课程的最终目的
通过小结进一步明确本课的学习内容是让学生理解色彩的运用的最终的目的是感情的传递,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使学生能从心理角度上更深入地掌握它、创造它。并能用心地在以后实践中观察及应用。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有以下的感悟:一是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欣赏范图的同时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二是在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展示不同水平的作业,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理解本课内容,掌握运用色彩的要领。
参考文献:
[1]黄秋圆.高职院校服装色彩与图案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智库时代.2018(26)
[2]吴姗姗.传统图案在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分析[J].大众文艺.2018(16)
[3]张予林.浅谈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传统图案教学[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4]龙芳.浅谈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的教学[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7(34)
[5]吴波.浅谈高校的美术欣赏课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