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敏敏,李崇文,张洁
1.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广东 广州 510000;2.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广东 广州 510000;3.暨南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东 广州 510000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罕见的胃肠道疾病,最早在1937年由KAJISER等提出,主要特点是胃肠道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的现象[1]。EGE 在临床上不常见,且症状与其他胃肠道疾病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许多非专科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因此EGE的误诊率及漏诊率相对较高。现报道本院诊治的1 例EGE,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
患者,男性,15 岁,因“腹痛、腹胀半个月余,加重2 d”于2019 年7 月28 日入院。半个月余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腹胀,呈阵发性,进食后加重,无发热、畏寒寒战,无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未食用海鲜等易过敏食物,多次在外院予抗感染、改善肠道菌群等治疗后症状未见改善。2 d前上述症状加重,伴返酸、嗳气,有恶心、呕吐胃内容物1次/d,解黄色水样便6~7次/d,便后腹痛稍缓解,无便血、黑便,无黏液脓血便、蛋花样便,无发热。遂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查外周血常规:白细胞19.94×109/L、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35.50%、淋巴细胞百分比16.20%、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44.90%。为进一步诊治拟“腹痛查因”收入我院全科医学科。自起病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欠佳,小便正常,大便如上所诉,近期体质量未见明显改变。入院查体:体温(T) 37.1 ℃,脉搏(P) 100 次/min,呼吸(R)18次/min,血压(BP)141/97 mmHg(1 mmHg=0.133 kPa)。神清,精神差,查体合作,口唇无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平,未闻及腹部血管杂音,肠鸣音3~5次/min,全腹未触及肿块,脐周轻压痛,左中上腹明显,无反跳痛。腹部叩诊呈鼓音,水坑征(+),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肝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浮肿。
入院辅助检查—血生化:直接胆红素11.49 μmol/L、白蛋白33 g/L、乳酸脱氢酶294 U/L、肌酸激酶同工酶25 U/L、降钙素原0.655 ng/mL;肿瘤五项:CA-125 277.9 U/mL;风湿组套,抗核抗体(+)、滴度(1:100),抗Jo-1,弱阳性;尿常规,胆红素(1+);粪便常规+OB:潜血(+);甲功、病毒全套、ESR、免疫球蛋白+补体,未见明显异常。彩超腹水提示腹水。腹水常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79.4%、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4.7%、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2.5%、淋巴细胞百分比8.3%,李凡他实验:弱阳性、单核细胞22%、多核细胞78%、红细胞9 000×106/L,白细胞495×106/L;腹水生化:腺苷脱氨酶8 U/L、乳酸脱氢酶218 U/L;腹水细胞学:涂片3张,镜下见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腹水结核菌涂片(-);心电图、胸片、肝胆脾胰彩超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予抑酸护胃、抗感染、调节肠道菌群、止泻、营养补液等对症治疗,2019年7月30日行腹腔穿刺术检查腹水及引流腹水治疗,症状未见改善,仍有腹痛、腹泻,伴返酸、嗳气、恶心、呕吐等反复发作。2019 年8 月1 日胃肠镜病理活检,胃镜示:(1)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胃窦小粒黏膜活检处嗜酸性粒细胞约7个/HPF,球部活检处嗜酸性粒细胞约60 个/HPF);(2)胃窦隆起改变。肠镜示:(1)结肠息肉;(2)结肠局部炎症(嗜酸性粒细胞性肠炎?降结肠黏膜活检处见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嗜酸性小脓肿形成)。结合患者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黏膜型),立即予“醋酸泼尼松片30 mg,口服,1次/d”,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 d后复查腹部彩超未见积液,遂拔除腹腔引流管,口服激素7 d后症状、复查各项检验指标明显好转,将激素减量为25 mg口服,1次/d,后患者及家属要求办理出院,嘱出院后1周激素减量为20 mg,1 次/d,口服7 d,避免进食海鲜类食物。后复查检查结果无异常且无特殊不适,以激素10 mg,1次/d,低剂量维持治疗2周避免复发,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EGE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该疾病的主要特点是胃肠道中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异常浸润的现象,胃和小肠为最常见发病部位[1]。到目前为止该病发病机制和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根据各项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主要病因可能涉及到对过敏原的超敏反应,如有哮喘、鼻炎、药物或食物等过敏病史[2]。此外,其诱因可能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药物[3]。EGE 症状与其他胃肠道疾病非常相似,现阶段该疾病在临床上不常见,许多非专科医师对该疾病认识不足,因此EGE的误诊率及漏诊率相对较高。实验室检查、影像检查和内窥镜检查可为EGE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但目前诊断的标准主要还是胃和十二指肠标本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获得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证据。根据现有证据表明EGE的诊断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标准:(1)可疑的胃肠道临床表现;(2)胃肠道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组织学证据(成人嗜酸性粒细胞>20 个/HPF[4],儿童嗜酸性粒细胞>10 个/HPF[5]);(3)排除其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继发性原因。
临床上EGE还需与其他疾病相鉴别:(1)特发性嗜酸细胞增多综合征,该病病因不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高度增生,常有发热、盗汗、持续咳嗽、胸痛、皮肤瘙痒等症状,伴多器官损伤。血常规、骨髓活检或胃肠镜病理活检可相鉴别。(2)肠道寄生虫感染,肠道寄生虫感染可造成各种非特异性消化道症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粪便中找到虫卵或虫体等寄生虫即可鉴别。(3)嗜酸性肉芽肿,病变通常累及胃、大小肠,可见局限性包块,不引起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理改变表现为嗜酸性肉芽肿,常混在结缔组织中。(4)肠结核:结肠镜检查、抗结核抗体测定及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干扰素测定(T-Spot)可明确诊断。
EGE患者的临床表现似乎不尽相同,其主要原因在于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胃肠壁部位及程度的差异。KLEIN等[6]按嗜酸性粒细胞在胃肠壁浸润的不同程度将疾病分为三个类型: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CHANG 等[7]对美国Mayo Clinic 在1987—2007年内收治的59 例EGE 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分别占88.1%、5.1%和6.8%。近期国内对西京消化病医院在2008—2018年内诊治的24例EGE病例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黏膜型、肌层型和浆膜型分别占79.2%、8.3%、12.5%[8]。据各项数据分析黏膜型EGE是最常见的类型,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吸收不良、腹胀、腹水、胃肠道出血、蛋白质丢失和营养不良等表现。肌层型EGE可能会导致肠壁增厚、肠梗阻、阻塞性盲肠肿块、肠套叠、与恶心和呕吐相关的痉挛和腹痛。浆膜型EGE 不常见,可出现腹胀、渗出性腹水和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显著升高[9-10]。EGE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症,尽管大约有30%的患者病情可自行缓解,但有效的持续治疗仍然十分重要,可预防疾病的再次复发。目前,EGE 的治疗方案主要为非药物(饮食)及药物治疗。饮食治疗通常被认为是药物治疗前的初始策略,特别是高度怀疑疾病与食物过敏有关时。LUCENDO等[11]对490例文献进行调查研究,系统评价了饮食疗法对EGE 治疗的疗效,发现接受了饮食治疗后,有近75.8%的患者症状较前明显好转,并且该疗效主要见于黏膜型EGE。由于相对缺乏精心设计和高质量的研究,暂无明确证据支持饮食治疗可诱导患者EGE的缓解,还需待进一步研究。对于中重度疾病患者,皮质类固醇药物被认为是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手段,而泼尼松龙是诱导EGE 缓解的首选皮质类激素,据报道在>90%的病例中有确切疗效。推荐泼尼松龙初始剂量为30~40 mg/d口服,持续用药1~2周后根据症状缓解情况逐渐减量,并低剂量(1~10 mg/d)维持治疗避免复发的方案[7,12]。由于长期皮质类固醇治疗具有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因此临床提出了具有更好安全性的其他选择,包括布地奈德和类固醇保留剂,例如LT抑制剂、免疫调节剂、抗组胺剂和肥大细胞稳定剂,在临床上亦有应用及研究[2]。相信随着对EGE的不断认识和学习,预计其患病确诊率会逐渐增加,治疗方案也会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