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造林绿化后的林业技术工作

2020-01-11 12:54:24刘飞
花卉 2020年18期
关键词:林木树木造林

刘飞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林业局林业站,贵州兴义 562400)

创造绿色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是目前重要的发展观,造林绿化不但能美化环境、进化空气、防风固沙、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树木的种植还能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为人类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1]。但是造林绿化只是整个林业工程中的一小步,对于造林绿化后林业技术工作的合理设施以及后续的林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才是实现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 我国造林绿化的发展及现状

最是一年春好处,绿色在神州大地铺展开。目前我国森林覆盖率已有明显提高,森林面积和蓄积量连续30 多年保持“双增长”。各地都在努力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深入开展国土绿化,为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添砖加瓦。我国的林业发展在取得一定成果的时候,与此同时林业技术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此类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林业工作体制没有进行深入发展;②林业绿化工作管理管制章程规章有待进一步完善;③林业绿化工作中的各项指标均不符合当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④林业绿化工作从业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技能还有待提高。基于此现状,我们应当正视自己的发展水平,明确发展目标、统一发展思想观念,集体为创造林业绿化工作新时代而努力。

我国的森林发展还没有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森林资源分布不均,况且森林资源的丰富主要体现在数量上,而对于树木的质量还没有达到较高水平,导致很难从森林资源中获取高质量树木[2]。林业产品的材料方面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状况,并且会对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并直接影响林业产品在社会市场中的竞争力。

2 造林绿化后的任务

造林绿化不仅只是简单的栽种,更重要的是后期树木的防治以及养护等。树木地栽种是前提,但后期的工作才是保障,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完成造林绿化的目标。造林绿化不仅仅是绿化,更是维持人与自然平衡的天平,同时还要兼顾林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植物的生长周期长,绿化后的育苗任务重导致造林绿化的时间长加上造林绿化后的工作比绿化更复杂,造林后的林业技术工作对技术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要保证绿化工程的正常进行,然后要保证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增加我国的森林覆盖率的同时提高林业质量,保持生态平衡。

2.1 提高森林质量

提高森林的质量是造林绿化后的一个重要任务,想要提高森林的质量主要有两个方面:①提高森林的利用率。主要是指保证森林本身林木不变的情况下,在空闲的地方补充一些新的树木,这样能在保证存活率的同时增加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在苗木的选择方面,为了更好的培养高质量的木材,选择的苗木必须要满足林业产品的要求,也方便后期的砍伐和育种;②树种的调整。树种的单一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容易造成虫害泛滥,因此需要丰富森林树种的种类,增加一些新的树种可以增加对虫害的抵抗力。

2.2 合理经营森林

合理经营是指在符合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科学的手段进行合理栽种和管理。植物的生长过程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如土壤的酸碱性、湿度等都与植物的生长有很大关系,甚至会由于外界环境的不适宜造成苗木死亡。为了减少这些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树种一定要进行合理选择[3]。另外,气候也会影响植物的生长,不利的气候会增加虫病害产生的概率,因此,在栽种前,要进行林地的布局和规划,在栽种后,一定要做好植物的后期防护工作。在植物出现虫病害时,应及时进行处理,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辅助植物生长,培养出高质量的林木。

2.3 对森林的合理利用

对森林的合理利用包括对森林资源的合理砍伐和有效利用。要对森林进行砍伐,需要确定树木的最好砍伐年限,确定森林的砍伐范围,根据与其相关的轮伐的区间,确定砍伐范围的顺序,这些都需要通过人为的方法进行。由于我国对于此类砍伐森林的林业技术工作不熟练,所以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森林资源是造林后的一个重要任务,且对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更新森林资源,更新树木的品质,在砍伐前做好规划。

2.4 科技兴林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兴林的过程中,主要对员工宣传科学造林的知识,实现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将林业科学变得生活化、社会化,国家提出的关于林业的发展条例,主要是制定好政策,要将科学技术和合理投资相结合。政府的有关林业方面的管理条例在近几年不会出现较大改动,最主要的还是科学技术这个庞大的力量,来发展我国的林业技术。现在的林业方面的竞争已经上升到国家市场领域,不仅仅是对物质资源的竞争,更多的是对高科技技术的竞争,如果我国在林业方面也是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那么将使我们得到更大的利益。同时也是提醒我们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科学研究,尤其是科学技术在林业方面的应用极具研究价值,例如:树木的优良性的选择、树木在面临不同虫害时的治理等。在林业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方面,林业部门应该重视并从长远的收益来考虑,合理的投资一定可以带来可观的收益。

3 对森林的合理利用

造林绿化只是揭开了林业建设的序幕,后期的林业技术工作发展才是保证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4]。后期林业技术工作任务繁多且持续时间长,涉及的技术知识面广,所以必须在不断完善林业技术工作同时提高林业技术工作的有效性。

3.1 以林木为中心,保证生长质量

林业苗木作为林业的基础,对林业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保证林木生长质量就要对生长质量差,生长缓慢的林木进行改造或者淘汰,在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加强对林木的管理工作。重视对苗木质量和品质的研究,也就是从源头切实提高林木树苗的质量,对已经发芽的林木进行精心管理,对林木指标进行多项监测,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并加强管理引导,保证幼苗的生长。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幼苗的生长面临更多是生存挑战,在实际培养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根据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需求进行选择不同的栽种树种,在林木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调整,以保证林木生长质量为基本原则,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2 科学化的林木管理

科学化的管理林木是保证林木质量的重要方法。首先,工作人员要定期对枯死的林木进行清除,定期松土施肥,对林地进行清理,其次,合理种植树木,适度的修剪枝叶以及做好病虫害的防范措施。根据树种拥有各自不同自身发展特性,相关技术人员要遵循林木的自身发展规律,利用现代化科学手段,对林木实施合理有效地管理,达到大幅提高林木生长质量的目的。在林木的日常管理工作中,提高土壤质量,把控土壤种植的最适温度、湿度、种植深度等,提高下层林木的光照率,使林木的生长最大限度的获得生长空间和最好的生长条件。在预防虫害时,注意时刻关注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的不良因素,在发现虫害的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虫害带来的损失。

3.3 造林模式的更新

在造林绿化中,要积极开拓工作思路,由单一的造林模式向多元的造林模式转变。要加强企业化运作,大大提高林木的生长质量,使其成为更加优质和能获得更高利益的林木[5]。在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显示度的同时突出生态景观效益,注重综合经济结合效益。同时,在造林绿化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实现林地空间利用最大化。

4 结语

造林绿化是造福人类及子孙后代的庞大工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去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开展林业工作。林业方面的发展应该积极创新、推进转型、紧跟时代的潮流、迎合时代需求,当前的造林模式和造林绿化工作还需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努力,还需要千千万万个造林工作者和林业从业者为之而奋斗!

猜你喜欢
林木树木造林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树木之最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10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9
树木也睡觉
试论高大林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7
天敌昆虫在林木病虫害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2:15
林木新秀 黑果腺肋花揪
新农业(2016年17期)2016-08-16 12: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