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枫
(山西铁桥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山西晋中 032700)
城市建设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城市作为工业与交通集中场所,可以说城市是最容易出现环境污染的地方,所以开展城市绿化作业十分必要。近几年,诸多人们给予城市园林足够关注,部分专家提倡城市园林以及林业一体化理念,将其视作环保与建设生态城市的主要举措。针对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一体化协调发展,以下是笔者给出的相关分析和建议。
(1)园林绿化和林业发展概述。现阶段城市绿地优化选择生态园林思想,重点是科学配置绿地空间,确保绿地植物具备多样化生长条件,体现空间异构性,形成相对完整的城市一体化生态体系。以往园林建设的思想是“源于自然高于自然”[1],尤其是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感受,注重巧夺天工的建设技巧,随后产生园林绿化观念。在城市绿地建设期间,要科学把握园林景观以及绿地系统的层次化,即园林绿化功能能够调整生态环境,彰显文化内涵,确保城市可以持续化进展。部分国家已经把绿化和林业加以衔接,从本质上保证生态系统健康运作。
(2)一体化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形成完整的城市绿化结构针对城市建设十分有利,要适宜设计绿化管理结构,给予城市现有规模和城市种类以及性质综合化思考,设计稳定化的生态环境机制。围绕城乡发展脚步,若实施城乡统一化管理,要严格要求城乡绿地系统建设,对绿化环境和绿化设备进行系统化管理。目前在绿化体系的建设上,不只是要求内化绿化区域,还要确保多个绿化结构相辅相成,城市园林以及林业各自有一定特点,在一体化建设上,落实城市项目协调统筹管理,使城市绿化综合效益得以提升[2]。针对园林绿化和林业一体化建设可行性,若城市仅仅关注绿化建设,只是设计园林植物的配置方案,只能适应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标准,基本上无法适应城市建筑要点,并且若仅仅强调林业范围内的工程建设,如风景林建设没有思考到林业建设娱乐性,势必会制约城市绿化整体成效。所以在园林绿化和林业建设期间,要落实一体化管理,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不只是节约开支,还可提高工作者办事效率,两者协调管理站在不同视角上加以城市绿化设置,控制两项工作相交造成工作重复结果,所以城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一体化建设存在必要性与可行性。
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建设均能够调整环境绿化数值,提高绿化环境整体质量,改变城市现有景观,给市民布设优质化休闲场地,继而建设城市避灾场所。两者一体化管理建设过程中要明确各自的特征,设置一体化管理要点。
①尺度与分析差异。园林建设将平方米视作尺度,把庭院和园圃视作主要类型,建设空间存在密闭性特点。生态绿化建设把亩充当基本尺度,建设空间具备开放性,赋予城市环境绿化一定的服务性。城市内森林林地建设把公顷视作基础尺度,建筑面积数值比较大,存在城市防护特征[3];②绿地组成形式差异。城市园林绿化环境包含居住区绿地、生产性绿地、风景林地与公共林地,城市林业森林以水土保持林、沿海防护林、道路防护林、森林公园、林地、苗圃为主,还涉及自然风景区,所以园林绿化环境防护绿地建设与风景林地和森林公园等景区建设存在一定交织;③城市功能差异。针对城市园林,按照园林重要顺序包含城市景观、文化、休闲场所、绿化环境。绿化顺序依次是城市景观、休闲场所、绿化环境、文化。林业顺序依次是生态环境、避灾防护、绿化生产、绿化景观;④权衡指标差异。城市绿地率和人均绿化面积充当环境绿化基础指数,林业的指标以深林覆盖率为主。
城市园林与林业一体化建设并不是简单的研究主题,现阶段我国呈现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特征,产生诸多问题,均和园林绿化与林业建设产生关联。城市绿化是不能凭空想象土地资源以及树木的,而是需要人们自主朝向乡村扩展,不只是扩展城市现有面积,还要带动乡村经济水平提高。因此可以理解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园林绿化与林业一体化管理的机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提高乡村经济效益,最终实现两者协调建设目标[4]。
(1)设计一体化管理机制。现阶段和绿化以及林业相关的单位包含绿化行政机构、林业行政机构和绿化委员会,在落实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一体化建设目标期间,首要思考这些单位之间一体化管理机制建设,立足于科学的管理机制便于加强单位对城市一体化建设作业。可将上述单位纳入到国土绿化市政管理范畴,接下来组建委员会监督业务进展,巧妙结合国家森林城市与园林城市建设。在城市地区建设上,实施“绿线”管理机制,布局规划过程中确保科学化与合理化,植物选择上确保植物生长多样性,安全进行绿化设施建设,使城市绿化等级得以提升。针对城乡接合部、城乡近郊以及远郊地区要建设绿色生态圈,加强环城林带与边林建设,形成城市与乡镇绿化衔接模块。另外是农村乡镇区域,加强农田网与植物建设,举办绿化活动,加快农村绿化脚步[5]。整体规划过程中,围绕城市带动乡镇发展、围绕乡镇带动城市发展,促使城乡之间相互结合,符合人们生活需求。
(2)形成一体化管理平台。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存在各自的特征,在具体运用过程中存在较强的交叉性,并且服务于城市绿地系统组建,因此两者不可以互相取替。表明在园林绿化和林业一体化建设中,要结合两者各自的特征与优势,组建一体化管理平台,促进城市绿化与林业一体化发展。首先是分析城市绿化网络结构,针对绿化系统内节点和中枢等组织规划,凸显资源节约、设计均匀和效益最大化要点;其次是城市内涉及的报废厂补救分析,包含废弃采石场英语采矿场和垃圾填埋场等生态环境恢复;再次是分析城市绿化部分货币化价值,尤其是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增值,还包含交易过程中设施附加值与地产拍卖附加值;另外顾及潜在植被价值,重点是为城市绿化环境建设提供支撑,维持城市绿化建设,构建稳定城市绿化植被;最后是分析绿化植被健康性能,涉及新植被健康检测的方式,保护植被健康生长[6]。研究植被基础特点,提出科学保护方案,减少植被成本,预测在实际环境中植被群落具体生长情况。
(3)定位一体化管理功能。城市园林绿化以及林业在一体化建设中,要确切的定位一体化功能,城市执行一体化绿化和林业规划,基于规划结构上注重公共绿地与住宅绿地结合,把森林公园建设、自然风景区建设设置衔接城市农村与市区郊区一体化管理功能,这也是科学定位的表现。处于城市园林绿化和林业一体化发展的环境下,生态绿地最显著的功能是彰显公益性,不是单一追求产业发展目标,创设绿地生态补偿方案,创新树种选择和管理维护手段,号召大众加入到绿化与林业一体化管理体系内,引导城市绿化全方位建设。另外关注生态绿地针对城市环境建设重要意义,加快创设速度,完成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体现城市地区生态绿化系统的中心地位,转变城市绿地与林业地区建设计划[7]。加强城市文化、远近郊与政治等标准化管理,融合多个领域自身特征,使得环境绿化质量得以提高。并且城市郊区给予环境质量调整产生重要作用,便于给市民提供优质生活环境。不管是哪一个城市的建设,都要致力于提升环境效益,凸显城市环境中生态绿地建设价值与效用。
综上所述,城市园林绿化与城市林业一体化的思考课题开展存在重要的意义与实际价值,在一体化建设园林绿化和林业过程中,相关人员要完善城市建设体系,明确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目标,结合城市建设具体情况,创新园林和林业一体化建设计划,通过设计一体化管理机制、形成一体化管理平台、定位一体化管理功能等一系列有效的方案,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使得城市又好又快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