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杨华
桂林市七颗星旅游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541004)
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历史性课题。农村又叫乡村,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城镇化得到迅猛发展,但城乡差距却日益扩大,乡村地区的发展速度远比不上城镇地区的发展速度,少数民族地区乡村发展更为滞后、乡村问题更为严峻。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2月4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民的生活富裕起来,使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制度创新、政策支持和工程技术等手段,改变现有制度-环境-技术条件下乡村发展滞后甚至衰退的态势,促进乡村转型和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1]。乡村振兴规划是按照乡村发展的基本规律和乡村振兴的目标,对乡村地域的空间结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未来发展的谋划与安排[2]。简言之,乡村振兴规划以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为指导,主要对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制度、社会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切实有效引导乡村地区实现全面振兴。
张家村位于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马堤乡北部,距马堤乡12 km,距龙胜县城38 km,距桂林市101 km。
张家村四季冷热分明,昼夜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8.1℃,年平均降雨1 650 mm,历年平均日照1 244 h,水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自然土壤有机质高,硒元素含量也非常高。
张家村现有244户,总人口926人,其中苗族人口占98%。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种植、养殖及劳务输出,年人均收入仅3 900元。2014-2017年精准识别贫困户共102户,400人,贫困发生率44.16%。可见张家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民生活条件艰苦。
张家村主要产业是农业,种植水稻、蔬菜等农作物,特色农产品有地灵花猪、凤鸡、翠鸭、茶叶、罗汉果、非洲菊。2015年,张家村与芙蓉等村共同创建“苗乡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张家村现有民俗旅游景点——张家塘苗寨,旅游产品以亲子游为主,2017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
根据张家村的山形水脉、村庄聚落形态以及资源分布特征,可将张家村的总体空间布局划分为“一带·四区”。 “一带”即滨水游憩带;“四区”即农业发展区、特色加工区、旅游发展区、生态保育区。张家村应因地制宜整合现有资源,打造以“+旅游”为纽带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打好“产业+旅游”、“设施配套”、“民族文化”、“经济发展”四张王牌,将张家村建设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农村产业融合示范村、广西特色旅游名村。
3.2.1 乡村产业发展规划
1)全力发展特色农业。张家村主要产业为农业,且自然条件非常适合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种植方面,可建设富硒罗汉果种植基地、名贵中草药种植基地、高山辣椒种植基地、四季蔬菜种植基地、张家茶园、彭祖坪茶园等;养殖方面,可建设林下鸡养殖基地、地灵花猪养殖基地。
2)加大旅游业开发力度。张家村的旅游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应加大旅游开发力度。可依托张家村河,打造滨水游憩带旅游项目;依托张家村浓厚的苗族文化,打造苗裔文化体验旅游项目;依托张家村优越的生态环境,打造苗寨休闲度假旅游项目。
3)重点助推茶叶加工业。依托张家村茶叶种植基地,重点发展茶叶加工业,建设茶叶加工基地、电商物流中心、科技化冷链存储基地、茶叶加工体验坊、茶文化展馆等。通过发展茶叶加工业,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3.2.2 乡村土地利用规划
建立符合张家村产业振兴、乡村发展特点和要求的科学化、差别化、精细化、生态化的土地利用和管理制度。切实做到合法使用土地,保证耕地面积,节约集约用地,发挥规划的调控职能。同时还要整治村内闲置地,落实项目准入退出机制,鼓励使用荒山、荒坡、滩涂、石漠化土地发展旅游业。
3.2.3 乡村生态振兴规划
1)乡村环境综合治理。通过对生活垃圾、厕所及粪污、生活污水、农业生产废弃物、公共空间进行有效治理,从而提升张家村的整体环境。如建立村庄保洁机制,建立专业高效的清运体系、垃圾治理设施投资运营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同步实施粪污治理;改进养殖场排污排水系统,完善化粪处理系统;开展农村垃圾分类、废物综合利用;治理道路、河流、村庄空间,使乡村环境整洁美观。
2)乡村风貌控制。加快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如保护、修缮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乡村建筑;净化、绿化、美化、亮化村内主街道;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支持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改造危房,改善困难群众居住条件。
3.2.4 乡风文明建设规划
1)建设乡村“四德”工程。 加强“爱德工程”、“诚德工程”、“孝德工程”、“仁德工程”建设。如开展“爱心救助”行动,帮扶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家庭等弱势群体;深入开展“怀感恩心、做诚信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我向父母献孝心”家庭实践活动。
2)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对张家村农耕文化、民间技艺、乡风民俗的挖掘,注重民间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培育乡村文化人才,保护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旅游+文化”融合带动模式解决民间艺术无法形成产业效益的关键问题,把张家村的苗族手工艺、优秀曲艺、特色舞蹈、特色节庆发扬光大。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3)构建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配备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文化活动场所、教育场所、医疗卫生场所、运动健身场所,免费向村民开放。
3.2.5 乡村民生保障规划
1)提升、改造基础设施。为满足张家村农业发展、居民生活、旅游开发等需要,必须对交通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给排水设施、农村电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进行提升改造。如修建生产步道、骑行绿道,设置标识系统、生态停车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农田水利、重点防洪等设施。
2)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张家村的公共教育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公共文化体育服务、社会福利与保障、市政公用等设施。如重新划分张家小学学校用地,作为保留用地;设置农家书屋(图书室);建设标准卫生室,配备专业医护人员及医疗设备;增设室内、室外消防设施;建设标准篮球场,配置乒乓球桌、室外公共健身器材。
3.2.6 乡村组织振兴规划
1)构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构建“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服务平台,逐步完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建立单一、有效、数据共享的检查制度,维护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别法人地位和权利;提升张家村德治水平,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深入宣传典型事迹,弘扬真善美。
2)积极开展乡村党建工作。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从严治党,严肃处理不作为行为,严厉整治侵害农民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以及法治为民意识,将政府涉农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定期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定期开展农村党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