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教学体系

2020-01-11 09:23
河南建材 2020年4期
关键词:毕业生体系工程

杨 帆

西安欧亚学院(710065)

1 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最大的特征就是理论知识比较多,这是因为工程项目招投标、签订合同等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撑,更要按规定流程进行操作[1]。现阶段该课程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1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

由于该课程具有大量知识点,理论内容偏多,许多教师都会采用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法。对于篇幅很大的法律条文,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容易产生疲劳,学习知识有限,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

1.2 课程质量评价体系过于简单

目前该课程考核内容由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构成。每个学期即将结束之时,学校都会组织考试,考试内容多年未曾发生改变,以填空、选择、判断、案例分析等为主,无法全面客观地衡量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际水平。平时成绩主要有出勤率、作业完成程度、课堂变化等形式。这种考核方式导致学生只是在考前对考核内容进行突击背诵,完全没有掌握课程的精髓。

2 依据工程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进行教学改革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合同管理、招投标成为两大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多方面的内容,了解建筑市场的特征,招标与投标流程,开标、评标、定标方法,进一步了解国内外与招投标、签订合同、索赔管理相关的内容[2]。

在学习中,教师应向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既要了解工程项目招投标流程、合同签订与管理的工作重点,也要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实务能力。学生面对形形色色的问题时,能灵活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并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在达成专业培养目标方面,该课程能起到有力支撑的作用。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指引下,要把“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当成教学主线,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创新意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以提升。要想达成这一目标,就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实施改革,切实提高课程质量。

3 建立课程持续改进体系

在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行动模式也应该具有持续性、连贯性的特征,要长期运用认证结果对专业系统进行调整,为专业质量的提升作好准备。各个院系要以全新的态度面对评价、建议,对教学体系进行调整,调整之后再评价。

如果未达到理想的评价结果,则需要进一步查找原因,进入“找问题-提建议-落实-再找问题”的循环之中。但要注意拓宽信息获取渠道,与学生、教师、企业、应届毕业生保持联系,积极进行调查活动,了解从学校走出去的学生到社会上会面临哪些困难,了解毕业生的专业发展情况,进而明确专业建设方面存在哪些不足。

对于本科院校而言,一定要充分了解区域发展情况,以多种方式促进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提升,有针对性地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整,积极改善教学环境与条件,提升教学质量。

在认证过程中,最应该关注的就是持续改进,目的就是为了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避免固步自封。持续改进的过程是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的关键措施,可避免偏离培养方向。持续改进的依据是在整个工程社会的大视野中,毕业生、家长、业界和社会的反馈。

传统教学体系不会为实现培养目标提供有力的证据支撑,要想获得这样的证据支撑,就要从多方面做起:教师要深入分析毕业生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能力,要从多个方面获取反馈信息,包括毕业生、企业、在校生等;对毕业生就业率、专业对口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应该长期搜集这些方面的信息,为教学体系的完善提供依据[3]。

工程教育认证制度本身就是一项连贯性、动态性的工作,所制定的认证标准也并不是要求学生现阶段必须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而应该使学生了解到自身在哪方面存在问题,知道怎样才能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制订出合理的调整措施,并对这些措施实施之后的变化情况进行跟踪分析,为继续完善教学体系提供依据。

4 结语

工程管理与造价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学好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这门课程,将会对日后的专业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学习该课程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包括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等,但与其他课程相比,该课程明显占据着核心位置。在课堂教学中,应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的考核,使得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的建设紧跟时代步伐,及时把握学科前沿,为学生今后从事工程管理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毕业生体系工程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子午工程
工程
最“叛逆”的毕业生
工程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