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兵
江苏省会议中心有限公司(210029)
近年来伴随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房建工程建设规模和数量持续增加。为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不可控问题,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模式由此应运而生。
模块化管理就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依据系统功能,将整体施工过程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的施工作业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案,针对细化的小范围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对策的一种既独立又统一的管理模式。
安全制度和教育模块的制定,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规范了员工的管理行为,与此同时通过不断地再教育、再培训,员工自身责任意识、职业道德和相关技能也在不断增强,为后续各项作业的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综合而言,安全制度和教育模块是房建工程施工作业的重要安全基础保障。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对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具有直接影响。 为确保方案制订的科学性,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处理对策,确定安全施工管理模块,在尽可能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的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信息接受是否及时、处理是否准确以及反馈作业是否落实到位,对于工程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而言具有直接影响。上述功能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安全预警所涵盖的功能,因此为确保相关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性,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部门还需建立安全预警模块,以便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合理化分析和预测,为后期施工提供科学参照。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而将事故发生率控制到最低以及针对已经发生的事故问题作出及时有效的应对,是安全事故处理模块的主要功能。 模块内容主要包括事故现场应急措施、事故数据分析及问题存档。 综合而言,事故处理模块包括具体的事故处理流程及各部门的具体职责[1]。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安全模块化管理作为一种现代化管理模式,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是确保工程施工顺利实施,保障工程整体施工安全的重要基础和根本前提。 在模块化管理系统设计时,为确保各模块应用效益的最大化,施工单位的工作人员需秉承全面性、科学性、可靠性以及可循环性的原则,在确保各模块设计科学合理的基础上,为后期模块应用效益的最大化奠定良好基础。
在房建工程施工过程中,模块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目的是为了将大范围问题细致化,在提高问题处理质量和处理效率的同时,保障工程中整体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 五大模块虽然彼此独立存在,但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协调也是推进工程施工顺利实施的基础[2]。
经调研数据分析,五大模块之间是彼此递进的关系,即安全制度模块提高了工程施工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在强化他们责任意识的同时确保他们在后期施工时能严格按照工程施工方案进行作业。安全施工方案模块则是针对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提出了相应的处理对策,而相应对策的提议主要由安全预警小组专业人员综合以往施工经验所得。 有了专业的应急小组还要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来科学处理出现的事故,并通过对事故的系统化分析为后期工程施工的开展提供重要参考依照。
施工安全管理模块化是个循环的过程,只有确保循环作业的科学进行,在一定程度上才能将生产力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推向顶峰,为预期工程施工作业目标的达成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