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巧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高峰畜牧兽医站,743000)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疾病防治技术,兽医临床中的中医治疗已经普遍,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中兽医发现许多中草药经过炭化后能够增强疗效,比如香附子、白茅根、枣树皮经过炭化后可以起到较强的止泻作用,在家畜腹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炭化中草药起源于汉代,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前的历史,在东汉时期张仲景所作的《金匮要略》一书中就记载了“乱发烧炭,王不留行、桑根皮烧炭存性用于治疗产后腹痛。 ”随着时代的发展,炭化中草药的种类也逐渐增多,至今,炭化中草药也被广泛应用于止血、止泻、缓和药性等方面。
在当前的中医临床中,针对炭化中草药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可以发现其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优势:一是经过炭化后的中草药可以使一些原本难以煎出的有效成分易于煎出,比如棕榈、鹿角、马蹄等质地坚韧的药材,制成炭后会一半炭化、另一半所谓“存性”;二是其在治疗各种出血症上有着较好的疗效,比如便中带血可以用大黄炭进行治疗,痔疮出血可以用槐角炭治疗;三是一些中草药经炭化后可以去除腥臭、秽浊等刺激性的气味,比如动物的骨、甲、鳞、毛等等;四是一些药物经过炭化后还会增强药效,比如诃子,制炭后固涩力更强,可以用于赤白痢疾,还有苦寒清热燥湿的苦参,制炭后的收敛性大大增强;五是一些中草药经过炭化后还能够进一步加强药物的温热性质,减低辛散走窜之性,比如生艾叶性凉,而炭化后的艾叶则性温热,因此可以治疗妇女虚寒性腹痛、痛经等症状。
腹泻是因为家畜肠道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特点就是排便次数增多且粪便稀如水,导致家畜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比如环境变化、长途运输、霉变的饲料等等,就中医看来,针对家畜腹泻的治疗主要就是清热燥湿、利水止泻、温肾健脾等,利用炭化后的中草药能够提高其涩肠止泻的作用,从而缓解家畜的腹泻症状,并起到痊愈的效果[1]。
2.1 案例一 2019 年4 月中旬,本县某村一户人家饲养的耕地黄牛突然出现腹泻的症状,据养殖户自身所说,该黄牛出现腹泻的症状已经一个多星期,用了不少土方子都没有效果,所以才进县城找到兽医站为黄牛进行治疗。 经过兽医站的兽医人员检查,发现该黄牛明显出现精神疲倦不堪、体型消瘦、食欲不振。 且排泄物处于糊状,其中还有肉眼可见的草渣,牛还有一些轻微的脱水症状,而且根据季节判断,该牛应该是劳役过重导致的肠道功能失调。 基于此,兽医给出了治疗方案:炒椿树根皮250g,炒老枣树皮、炒白茅根、炒香附子、柳木炭各200g,炒柿蒂、炒石榴皮各100g。 将以上炭化中草药加清水煎煮,然后再让如红糖100g 冲调,每天一剂两煎,两用两剂药后发现牛的病情好转,继续服药,再用两剂药,牛已经痊愈。
2.2 案例二 2019 年7 月初,本县某村一户人家饲养的一头羊出现腹泻症状,连续发病三天左右,饲养主才去了基层兽医站问诊,兽医人员量羊的体温为40℃,粪便呈现稀状,也没有肠炎症状,但是身体消瘦,食欲不振,因此用以下药方进行治疗:炒白茅根40g,炒老枣树皮、炒香附子各30g,炒柿蒂20g,炒石榴皮10g。 将以上炭化中草药加清水煎煮,每剂两煎分两次喂服给病羊,药液喂食之前需要加入茵陈粉末20g 混合均匀,连续用药三天后效果显著。 就该病例来说,其在夏天发病,可能是因为暑热的天气导致的肠道功能失调,导致热度积聚羊的肠内,有明显热度症状的加粗还可以在以上药方的基础上再加入黄柏、秦皮各50g 和黄连、黄芩各450g,以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2]。
2.3 案例三 2019 年10 月中旬,本县某村一户人家饲养的黄牛出现腹泻的症状,兽医人员判断该牛是因为年龄太大,因此草料食入不足,导致胃肠虫积,脾阳不振,这种情况下导致的腹泻可能会保持较长时间,该病牛已经出现便中带血的情况,因而使用以下方剂进行治疗:炒白茅根、地榆炭、生地炭、荆芥炭、炒大蓟各40g,炒老枣树皮、炒香附子各30g,炒柿蒂 20g,炒石榴皮 10g,将以上炭化中草药加清水煎煮,每剂两煎,分两次喂服给病牛,药液喂食之前需要加入茵陈粉末20g 混合均匀,连续用药三天后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炭化中草药能够有效促进机体对药物成分的吸收,且在治疗一些出血症状以及严重的腹泻症状上具有较好的疗效,当前基层兽医站应该加强对炭化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保证家畜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