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洪轮
(新郑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河南 新郑451100)
犬细小病毒病又称犬传染性出血性肠炎,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肠炎型和心肌炎型,肠炎型以剧烈呕吐、血水样腹泻、脱水、白细胞显著减少、肠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为特征;心肌炎型以急性非化脓性心肌炎为特征。世界各地都有该病,给养犬业造成极大威胁,是危害犬群的最主要传染病之一。
该病主要经消化道传染,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城市饲养犬的感染率较高。自然条件下,对该病易感的动物主要是犬,各种年龄和品种的犬均可感染。
断乳前后仔犬易感性最高,往往以同窝暴发为特征。3~4周龄犬感染后呈急性致死性心肌炎的为多,8~10周龄的犬则以肠炎为主,但心肌细胞有核内包含体。小于4周龄的仔犬和大于5 岁老犬发病率低。也曾有貉、狼、狐和浣熊感染发病的报道。
患病犬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腹泻物、尿、唾液和呕吐物中均含有病毒。而康复犬可能从粪、尿中长期排毒,污染饲料、饮水、垫草、食具和周围环境。健康易感犬常因接触病犬或食入污染的食物而感染,感染犬出现症状后47 d粪便排毒量最高,91 d后病毒含量趋于减少,但传染性可持续至8个月。
该病初发地区常常呈现暴发性流行,各种年龄的犬只往往都能感染,病死率较高,经过一段时间后,往往只有幼龄犬才出现新病例。
临床上犬细小病毒感染常表现为肠炎型或心肌炎型,极少数病例在同一个体上可同时出现肠炎型和心肌炎型并发。
2.1.1 肠炎型
常发于青年犬,潜伏期1~2 w。临床表现为常常突然出现呕吐,继而腹泻,粪便黄色或灰黄色,覆以多量黏液和伪膜,接着排番茄汁样稀粪,有难闻的恶臭味。患病犬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体温40 ℃以上,血液浓稠,但血清总蛋白减少,白细胞总数显著减少,转氨酶指数上升。后期病犬体温降至常温以下,可视黏膜苍白,呼吸闲难,迅速脱水,急性衰竭而死。病程短的4~5 d,长的1 w以上。有些病犬只表现间歇性腹泻或仅排较稀软的粪便。成年犬发病体温一般不升高,症状较轻,有较高治愈率。
2.1.2 心肌炎型
多见于8 周龄以下的幼犬,常突然发病,数小时内死亡。感染犬精神、食欲正常,间或呕吐,或有轻度腹泻和体温升高。或有呼吸困难,持续20~30 min。脉快而弱,可视黏膜苍白,心律不齐,常因心力衰竭死亡,病死率60%~100%,临床症状轻微者可以治愈。
2.2.1 肠炎型
自然死亡的病例均显消瘦,腹部蜷缩,眼球下陷,可视黏膜苍白,眼角常有灰白色黏稠分泌物。肛门有血样稀便流出。皮下组织因脱水而显干燥。血液黏稠呈暗红色。全身肌肉淡红色。少数病例可见腹腔液体增多。胃和十二指肠空虚或有稀薄液体,黏膜轻度潮红、肿胀,被覆较多的黏液。空肠和回肠的病理变化最为严重,而且具有特征性,表现肠壁程度不同的增厚,肠管增粗,肠腔狭窄,充积血粥样内容物或混有紫黑色血凝块;黏膜潮红肿胀,散布斑点状或弥漫性出血,并形成厚的黏膜皱褶,集合淋巴小结肿胀。盲肠、结肠和直肠的内容物稀软,呈酱油色,具腥臭味,黏膜肿胀,散在小量出血点。肝脏肿大,呈紫红色或红色,质地脆弱,切面有大量凝固不良的血液。胆囊膨大,内贮多量绿色胆汁,黏膜光滑,呈黄绿色。脾脏轻度肿大,偶见出血性梗死灶。心脏呈现右心扩张,心肌黄红色、柔软。
2.2.2 心肌类型
肺呈灰红色或花斑点状,肺胸膜散在出血斑点。气管和支气管充满泡沫样液体。肺切面经挤压可见有较多量的血样液体流出。左心室扩张,心外膜散布黄红色与白色条纹,心肌呈白色条纹状,左心室壁变薄。具有诊断意义的病理变化是在心肌纤维有核内包涵体。
现场诊断可以根据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做出初步判断。实验室确诊需要进行如下检查。
用患病犬粪液或濒死期扑杀犬的肠内容物,加适量氯仿混匀,置4 ℃过夜处理,离心后上清液接种MIDCK,F81等传代细胞分离培养病毒。也可采取濒死期病犬的肾、肺或睾丸作细胞培养,5~7 d 后转原代或继代细胞,也易获得病毒。可用荧光抗体染色、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等对分离病毒进行鉴定。
微量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荧光抗体技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可用于该病的特异快速诊断。
我国有的单位生产犬细小病毒弱毒苗、犬细小病毒-传染性肝炎二联弱疫苗、犬细小病毒-犬瘟热-传染性肝炎三联弱疫苗和犬细小病毒-犬瘟热-传染性肝炎一狂犬病犬副流感五联弱疫苗。于2~3 月龄首免,间隔2 w 再加强免疫接种1 次,以后6 个月加强免疫1 次。母犬则在产前3~4 w免疫接种。
心肌炎型往往来不及治疗就发生死亡,即使治疗,其效果往往不佳,常以死亡告终。肠炎型治疗原则是特异性血清治疗,使用抗犬细小病毒高免血清进行治疗,配合对症、抗菌、解毒、抗休克治疗和防止继发感染,效果可靠。注射阿托品止呕吐;腹泻可口服硝酸铋、鞣酸蛋白;出血性腹泻可注射V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