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新闻摄影圆桌研讨

2020-01-11 10:28翟铮璇,李炜,徐晓民
中国记者 2019年12期
关键词:摄影记者摄影

主持人

翟铮璇 本刊记者

嘉宾

李炜农民日报社副总编辑、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初评评委

李楠《南方周末》图片总监、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初评评委

徐晓民《辽沈晚报》常务副社长、总编辑,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初评评委

吴晓凌新华社旧金山分社首席记者、第52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荷赛)金奖获得者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共计2000余幅(组),初评评选出28幅(组),最终获奖作品11幅(组)。从整体看,如何评价本届参评作品的整体情况?

徐晓民:从整体看,本届参评作品体现了时代特色,内容丰富,视野开阔,关注点涵盖国内外时政、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作品价值取向积极向上,汇聚正能量,弘扬核心价值观,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获奖作品有几个特点值得关注:一、聚焦重大题材的作品较多,大多来源于火热的生活。从《2018年开训动员》到《南粤水灾》均为反映重大题材的摄影作品,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面传递出积极向上的情感。二、获奖作品对事物的观察非常细腻,捕捉能力强。《武汉上空定格奇景》画面中,一架民航客机从正在发生日偏食的太阳中间飞过。拍摄者经过精心准备,捕捉到这个瞬间,体现摄影记者的功力。三、这届获奖作品用摄影语言讲述故事,细节独特,有很强的代入感。组图逻辑性强,层次分明,依次递进,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等奖《传递光明》通过一组简洁的图片,传递出一种温暖的力量。医生双手捂脸的镜头,触动人心。角膜和虹膜分离的图片,引人注目。《高空救人》构图有创意,俯拍带来的视觉效果非常震撼,让读者身临其境,描绘出现场的紧张氛围。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类初评的评选标准是怎样的?今年的评选标准中,有哪些值得注意的新变化?

李楠:新闻摄影强调新闻性与视觉性的高度结合,同时鼓励独到的眼光、创新的手法、个性的风格。新闻摄影必须基于事实,但并不意味着在摄影语言表达上要千人一面。越来越重视专业上的大胆突破,可能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变化。

主持人:在初评过程中,哪些摄影作品比较吸引您?哪些作品受到评委们的一致关注?为什么?

李炜:纵观这些获奖之作,让我印记最深的莫过于那一道道穿透心灵的“眼眸”。

其一,难忘那双充满爱之光芒的明眸。当生命行将走到终点的谢女士做眼角膜捐献时,我们读到了人性的无私与伟大。一等奖组照《传递光明》以简洁的镜头,讲述了一幕人间大爱。十多个小时跟拍眼角膜获取、移植的全过程,从捐献者家属的送别到医生缅怀逝者再到6岁女孩两眼蒙纱的期待,当带着体温的眼角膜在聚光灯下独立成像,那份晶透灵动的光亮,仿佛带着泪光和笑意,完成一次死与生的光明接力。

其二,难忘那种饱含憧憬的坚毅眼神。组照《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讲述了脱贫攻坚的故事。海拔3000多米的大凉山,气温零下十多度,彝族9岁男孩吉觉吉竹背着1岁多的弟弟,在雪地里一路滚爬下山,他们的妈妈背着一大筐家什紧随其后,这是大山里贫困户易地搬迁的一幕。9岁的山里娃,只知道山下那边会是另一个亮堂的世界,他双手扶地,裤腿沾满泥雪,脸庞红扑扑,眼神笃定坚毅,不时安慰小弟弟不哭,小小男子汉的坚强和哥俩情深令人动容。搬家、下山,学校、新房,孩子心中燃烧着满满的希望。

其三,难忘那对惶恐悲怜的狐狸眼。保护野生动物已是人人共知,然而,二等奖新闻图片《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令人揪心不已:一只前腿拖着钢铁套环兽夹的狐狸,在戈壁雪地中痛苦哀嚎艰难逃生,阳光映射着它金黄色的皮毛,四肢站立俨然如囚徒,回头警惕地望向记者的镜头,眼睛里充满恐惧,夹杂着乞求和仇愤,似乎在说“为什么让我受到伤害”?

澄澈的眼睛映射纯净的心灵。眼与眼的对望,是对每一位摄影记者心灵的碰撞与拷问。

主持人:在初评过程中,你认为,导致作品落选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徐晓民:在初评过程中,导致作品落选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一、图片缺少感染力,影像语言较浅显,缺少韵味,如同“白开水”的图片无法打动评委。图片要讲温度,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尤其要捕捉到生动的细节,照片讲究在画面之外蕴含多层次表达。二、图片一见面,似曾相识,视觉冲击力、差异度不够,这样很难吸引评委。部分作品评委看了第一眼就排除掉了。三、图片技术水准不高,画面杂乱,不简洁,没有美感。四、缺乏创新,例如角度不新颖等等,也是落选的原因。

主持人:通过本届新闻奖摄影作品评选,您看到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感受和思考?

李楠:坦率地说,有不少参评作品表现手法老套,立意不高,仅仅停留在拍摄现场,记录表象,缺乏思考和深度。当下的新闻报道早已不是采集信息就能满足。通俗点讲,采集信息是“路人甲”就能完成的事情,新闻记者的专业性一定体现在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上,有观点的报道,有立场的照片,才是新闻摄影真正的生命力所在。

这对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面临的竞争和压力前所未有。一方面,记者和公众一样,身处信息泛滥的洪流,身份带来的优势日渐消减,压力与日俱增:现实中不断翻转的真相要求记者具备更强大的能力与更纯粹的心态;另一方面,记者必须先人一步更新自我、完成转型,以最快速度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理念策略和运作方式。这不是一个容易达成的任务。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无法回避的考验,只能迎难而上;而机遇,就在其中。

主持人:本届中国新闻奖新闻摄影参评作品2000余件,初评评选出28幅(组),最终获奖作品11幅(组)。您认为,这些脱颖而出的作品有哪些可取之处?

吴晓凌:今年新闻摄影获奖作品整体不以题材重大取胜,展现了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选择和驾驭新闻的能力,体现了摄影的力量,关怀的力量。相信这对在基层工作的摄影记者有莫大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所有作品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传递光明》和《思念的幸福》两个组照。它们共同的特点是从悲剧中发现善良、温暖和希望。通过真诚相待,取得拍摄对象信任,专题才得以实现。两名记者并非旁观者和攫取者,在拍摄过程中,他们或签署了眼角膜捐献志愿书,或为英雄母亲分娩联系医院,这些都在技巧之外,让各自的作品更加完整。

主持人:本届参评摄影作品题材多样,就您感兴趣的题材而言,您对摄影记者有什么建议?

吴晓凌:在拍摄前要多思考,不仅是摄影技术上如何表现与再现,更需推敲如何小中见大主旨,大中见小细节。好主题就是成功的一半,《中国工厂在非洲》在有限的采访时间里,主要通过一个鞋厂,使一带一路、中非友好、合作共赢的抽象概念得以具象展现。航拍是目前比较热门的拍摄方式,在熟练掌握操控技能同时,需要考虑如何与新闻内容有机结合。获奖作品《高空救人》可称典范,达到“大炮上刺刀”的程度。俯瞰的冲击视角,为营救瞬间加分,而不抢戏。

主持人:就采编思路而言,对组照参赛作品您有什么建议?对单幅参赛作品,您有何建议?

徐晓民:就采编思路而言,对组照作品,我建议:一、讲好故事,体现出层次。一幅图片讲述一个情节,多幅照片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组照要表达思想和情感,图与图之间要有内在联系,层次关系要明晰。二、要选好主题,有创意。新闻照片要与时代同频共振。组照要体现出记者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三、采访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寻找素材,才能捕捉到独特细节。组照就像戏剧一样,要有高潮,要有吸引读者的独特画面。四、组照要选最有说服力的图片来表达主题,画面简洁,不能庞杂,只有这样,主题才能清晰准确地传达给读者。

对单幅参赛作品,我建议:一、首先画面要独具特色,有冲击力,第一眼就吸引住读者,要求图片“冒着热气”。二、在画面之外,图片要有意蕴。就是说,画面里要饱含思想和情感,而不仅仅是画面。三、敢于创新。从构图到用光,都要有创意。图片有了创意,就会有别样的感觉,提升照片的层次。

吴晓凌:文章不是书法作品,不是由美丽的字组成,而是由美丽的思想、语句组成。摄影亦是如此。不同的话、不同的事、不同的照片放在一起,传达出形散神不散的统一思想。就组照而言,表达同一意思的多张照片无论多么精彩、难以割舍,最终也只能选一张。图与图由思想和逻辑衔接,甚至还能起到情绪、语气或标点符号的作用。传统的组照像八股文,现在的组照没那么死板。比如重复也可以加强主题。巧妙构思也很重要。赵青获得过荷赛体育类奖项,他甚至没有进入赛场,拍的是电视上的奥运。组照也需要长期关注和经营,投入精力多寡,出来的作品不一样。对于单幅作品的所谓绝片,更没有统一标准。我的一个标准是“无法重复”,即使拍摄者本人也无法重复。否则,形式再完美,也只是不断上演的舞台剧照。另一个标准是情感含量。新闻摄影里,时间比空间重要,爱比美重要。

李楠:组照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要根据对象的内在逻辑和摄影的视觉规律去设置一个完整的语义系统。有很多作品没经过专业图片编辑,或者说,对图片编辑依然非常不重视。这是一种必须改变的现象。在这个时代,还认为摄影仅仅关乎可见画面就太落后了。事实上,没有经过编辑的照片只是一堆无序的材料,不是真正的作品,更不用说获奖了。

单幅照片体现摄影记者的快速反应能力,同时考验记者提炼视觉形象的水平。高明的记者善于以简洁的画面表达丰富的关系,这看似矛盾的做法,恰恰是摄影的奥妙。许多单幅照片充斥着杂乱的视觉元素,却没有建立一个有意义的关系,令人叹息。

此外,摄影记者一定要写好文字,无论是标题还是图说,在准确之外可以更加生动、隽永、耐人寻味。因为文字是新闻摄影作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主持人:放眼未来,您对参评的摄影记者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李炜:其一,做家国影像的记录担当。感知时代的脉搏,感知社会的心跳,这是摄影记者的“心学”。无论是《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还是《传递光明》,都有一个共同点:善于在大题材中讲好小故事,善于在大事件中找到“小视角”。前者是以“搬家”为落点,折射山区百姓的脱贫变化,后者见证了逝者的无私大爱和失明者的重见光明,暖心的故事激励更多的人成为眼角膜志愿捐献者。《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则警示人们——“爱护动物就是爱护人类自身”。

其二,做枕戈待旦的新闻战士。摄影记者于文国说,摄影记者是“24小时的职业状态”,否则会漏掉“大鱼”。《传递光明》的作者是位女记者,从取得新闻线索的那一刻起,便昼夜连续作战、全程跟拍、及时发稿;《下山,哥哥背你去新家》的作者,在冰雪寒冬里与贫困户相伴同行,在崎岖泥泞的山路上,多次摔倒又爬起,举相机的手几乎冻得失去知觉。这也恰恰印证了我们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好新闻永远在路上!

其三,做精益求精的艺术匠人。《传递光明》对眼角膜、眼睛的光影运用效果极佳,以直白的视觉语言传递富有感染力的人物情感,同时在拍摄手法上做到了对相关信息的保护屏蔽;《请放野生动物一条生路》展现了摄影师于平中出奇的瞬间捕捉能力,镜头下那只狐狸直视镜头的眼神,以及腿上的兽夹,成为核心视觉焦点,有效地传递出新闻元素,把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持人:身处“万物皆媒”的新媒体时代,对当下新闻摄影的发展和创新,您有哪些感悟和思考?

李楠:智能化媒体是不可阻挡的方向,也正在成为现实。对于新闻摄影来说,单一陈旧的方式必然会被淘汰,同时媒介融合为视觉传播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新闻摄影将更多地与其他传播手段融合,以意想不到的新面貌拓宽自身的可能性。摄影记者的知识结构和传播理念必须与时俱进,一专多能会成为趋势。同时,摄影记者要更多地保持冷静与理性,不被表面潮流裹挟,不被复杂现实遮蔽,不被随机利益左右,永远对真相保持敬畏,永远对事业保持热诚,坚守新闻的底线,永不放弃。

李炜:在“全民摄影”的信息互联时代,高质量、高品位的新闻摄影佳作更显弥足珍贵。“从心出发去摄影”,把责任和机器扛在肩上,去记录传播立体、真实的中国。

吴晓凌:当新艺术形式诞生,整个艺术史就该重新评估。照此逻辑,目前该对新闻摄影重做名词分析:何为新闻?何为摄影?两者并列?或有主从?对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引发的探索和实践,或能为新闻摄影打开新的可能性。逐渐摆脱纸媒版面束缚,摄影该如何利用这次解放?又如何与其他媒体形式结合时保持本心,不卑不亢?未来新闻照片能否标配音频,与动图结合,自动播放?苹果手机拍摄照片能保留一秒前的动态影像很有意思,既提供信息量,也有助解决假照片鉴定。摄影记者可否以(文字、音频、视频)某种方式重新走到前台?“万物皆媒”的新媒体时代,事实重要,观点更重要。除了图片说明,评图能否成为标(选)配?吃鸡蛋的人未必不想听下蛋鸡的感受。目前手机和微单相机生成图像、内部处理的新功能与新闻摄影标准和原则冲突,如像素抖动、机内插值、多底合成、景深合成等,该如何看待?摄影作品和摄影素材有何不同?如何加工?有何禁忌?电视直播商的强势地位、8K视频信号,未来会给体育摄影带来怎样的冲击和机遇?

主持人:新传播平台、传播形式不断涌现,新闻图片的传播环境发生巨变,此外,短视频等强调视觉阅读的传播载体受到年轻受众青睐,在这种情况下,你对摄影记者有什么建议?

徐晓民:在这种情况下,摄影记者更要提高摄影作品的水平。照相机问世后,绘画艺术仍然生机勃勃。虽然传播环境发生了变化,但只要摄影记者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飞入寻常百姓家,就一定能拍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摄影作品。只要摄影记者不断提升创造力,练就过硬脚力、眼力、脑力、笔力,那么拍出的摄影作品就会有鲜明个性,就是有价值的艺术品,这是视频所不具备的优势。

主持人:您身处与外媒竞争的一线,切身实地感受外媒的新闻照片传播业态,您有哪几点新鲜的从业感受与国内摄影记者分享?国外新闻媒体是如何应对的?

吴晓凌:我的观察未必准确全面。国外媒体摄影更多是呈现形式的变化,照片除了作为简单配图,通常以流媒体、交互式页面方式展示。重要专题的整体设计感很强,由团队合作完成,有完整的叙事结构,而非简单套用多媒体模板。当以摄影为主要线索,图文内容有机结合,文字、视频和图表等的运用较克制。新闻业态的变化对采集端影响不大,万变不离其宗,摄影记者的任务就是提供专业影像供后期加工。新闻现场,记者身兼数职的情况不多见。从操作角度讲,除拍摄专题,在日常报道领域,摄影记者兼顾摄像并不科学,通常导致摄影平庸和视频残缺。

我认为,对新闻摄影而言,摄影记者转而拍摄视频,不算发展创新。它证明的是自我能力,而非摄影价值。诚然,很多创新来自跨界,技能拓展值得提倡,但摄影记者的面目不应过于模糊。无论从行业未来发展,或者受众认可角度观察,新闻摄影的力量和尊严仍在,以发挥照片非线性的瞬间特色为根本,同时借鉴线性讲述优势的探索空间极大。大浪淘沙,无需偏执,不用纠结,热爱就能生存。

猜你喜欢
摄影记者摄影
新闻传播中摄影记者的重要性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为什么会从事摄影Ami Vitale摄影记者纪录片制作人
一名摄影记者的自我迭代
新闻摄影记者的环保意识研究
摄影记者如何走基层
最美的摄影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