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军
(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内蒙古 乌兰浩特 137400)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均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二者合并发生易造成急性肾功能不全[1],对患者的健康状况非常不利。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是一种微创伤手段,在治疗多种泌尿系结石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又可分为微通道PCNL与标准通道PCNL两种。为明确何种PCNL方案更适用于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治疗,本文就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做了分析与比较,现归纳如下。
此次80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均于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诊疗,通过临床症状、泌尿系B超以及KUB平片等明确诊断,且具有手术指征。其中男性32例,女性48例,年龄在35~75岁,平均(52.4±7.6)岁;结石直径在1.5~9.6 cm,平均(3.9±0.7)cm。以随机抽签的模式进行研究分组,A组与B组各40例,采取统计软件处理A组与B组间的性别、年龄及结石直径等基线资料,P>0.05,适合进行统计研究。
A、B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手术,手术体位为俯卧位或侧卧位,通过B超引导对目标肾盏进行穿刺,并建立通道。其中A组为标准通道(24 Fr),B组为微通道(18 Fr),完成后将200 μm钬激光置入,彻底击碎结石,术毕再取肾造瘘管为患者留置。术中建立通道时,若发现患者伴有肾积脓问题,需第一时间给予肾造瘘与抗感染处理,经尿培养或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后,再为患者实施Ⅱ期碎石治疗[2],对于Ⅰ期未彻底碎石者,再结合实际情况给予多通道碎石或Ⅱ期碎石等处理。
对两组患者下述指标做记录与比较:①结石清除率;②手术时间;③术中出血;④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发热、尿外渗与出血)。
此次课题研究选择SPSS 19.0软件对计数资料、计量资料作处理,具体经卡方与t检验,P<0.05说明组间/组内数据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B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相近,P>0.05,无统计学意义;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相比,B组较A组明显缩短或减少,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A组与B组方案的临床处理效果
B组术后出现发热、尿外渗等并发症的总概率较A组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A组与B组的手术并发症统计结果[n(%)]
在泌尿外科临床上,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属于一种多发性结石,临床处理相对棘手。PCNL由于具有微创、结石清除率高、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被当成一项金标准用于直径超过2 cm泌尿系结石的治疗,仅个别需要解剖重建的上尿路结石患者需改为开腹或腹腔镜手术[3-5]。
PCNL主要有标准通道、微通道两种手术方式,其中标准通道PCNL是传统手术的改进,与传统手术相比,其碎石通道缩小到24~26 F,手术用时更短、结石清除率更高,并可有效防止低压灌注以及感染等问题的发生[6]。而微通道PCNL最早见于2001年Lahme学者的研究报道中,其碎石通道相对标准通道PCNL更小,为16~18 F,在控制术中出血、保护肾脏功能等方面均有明显作用[7-8]。至于何种手术方式更适用于多发泌尿结石的治疗,目前尚无定论。
有研究认为,标准通道PCNL在清除较大泌尿结石方面效果较好,但对于多发结石,微通道PCNL则较适用[9]。赵岩等[10]研究对3324例采取不同通道PCNL治疗的肾、输尿管结石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认为标准通道、微通道PCNL均有较好的结石清除效果,但微通道PCNL的手术用时相对较短、出血较少。结合本研究分析,B组经微通道PCNL治疗后,有38例患者结石得到有效清除,结石清除率为95.0 %,略低于采取标准通道PCNL治疗的A组,但数据差异不显著,说明该两种微创伤方案均有较好的结石清除效果。但在其他手术指标上,B组手术时间更短,出血更少,术后发生出血、发热等并发症的概率也更低,说明微通道PCNL对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有更加理想的手术处理效果,并且安全性更有保障,与上述文献观点大致吻合。
综上所述,对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微通道PCNL处理,结石清除率有保障,并具有手术用时短、出血少及安全性高等特点,可作为临床治疗肾结石合并输尿管结石的一种推荐微创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