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思聪,丁岩冰,肖炜明,邓彬,吴大成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江苏 扬州 225001)
胃癌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消化系统肿瘤新分类引入了上皮内瘤变的概念,并根据细胞和结构的异型程度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GIN)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LGIN属于癌前病变,具有可逆性,但仍有癌变的潜能,对于后续治疗,临床和相关指南多推荐定期重复活检或内镜下治疗[2],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统一的共识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LGIN的价值。
收集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治疗的186例胃黏膜LGIN患者、共198处病灶的资料。患者术前胃镜活检病理提示LGIN,进行影像学检测后行ESD治疗。186例患者中,男性112例,女性74例,年龄37~75岁,平均5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告知可能获得的益处及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术前常规行常规检测,禁食12 h,禁饮4 h;手术室内予患者留置静脉通道,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步骤:(1)标记:应用Dual刀于病灶边缘0.5 cm处进行环形标记;(2)黏膜下注射: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下注射,每点约2 mL,可重复注射直至病灶明显抬起,黏膜下注射液为0.2%靛胭脂生理盐水混合液;(3)环形切开:Dual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切开黏膜,先切开远端,再切开近端;(4)剥离病变:借助透明帽通过反复的黏膜下注射、分离,根据情况采用IT刀或Dual刀将病灶从黏膜下层进行剥离;(5)创面处理:切除病灶若可见裸露血管可应用热活检钳电凝处理,必要时应用金属止血夹夹闭粗大血管,部分创面予以钛夹夹闭;(6)术后均在胃镜直视下置入胃肠减压管,如24 h内无出血,予拔除。
术后观察有无腹痛、腹胀、呕血及便血。常规补液、抑酸、预防感染治疗。术后首日禁食,次日如无出血及腹痛,进食流质,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术后1、3、6、12个月复查内镜,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并在术后疤痕处进行活检,观察病变有无残留和复发。
全部198处病变术后标本直径1.0~5.5 cm,平 均2.8 cm,其 中195例完整剥离,ESD成 功率98.48%(195/198),3处病灶位于幽门及贲门,未能完整剥离,行分片切除。ESD手术时间30~120 min,平均74 min。
ESD术中均有少量出血,予以Dual刀、IT刀、热活检钳电凝,均止血成功。7例术后出现呕血及便血,考虑术后迟发性出血,急诊内镜检查,见创面处有活动性出血,予热活检钳电凝止血及钛夹夹闭,止血成功,继续予以大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抑酸、补液治疗,所有患者均未再出血。本组研究中未出现与内镜治疗相关的术中及术后穿孔。
术后病理检查:198处病变中,LGIN 154例,HGIN 38例,早期胃癌6例,术后病理升级比率为22.22%。6例胃癌患者均追加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标本未见肿瘤残留。38例HGIN患者术后标本侧切缘及基底切缘均阴性。将病灶分为病理未升级组与升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其中病理未升级组154例,病理升级组44例,详见表1,提示病变直径>2 cm、病变部位在贲门、黏膜表面发红及表面凹陷均是LGIN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
表1 病理未升级组与病理升级组病理升级危险因素分析[n(%)]
术后成功随访率88.71%(165例),其他21例因联系方式变化、移居外地等失访。随访结果显示ESD术后3个月,创面基本愈合,未见病灶残留。继续随访过程中,5例复发,均再次行ESD完整切除病灶,术后病理提示LGIN。
胃黏膜LGIN是指胃黏膜上皮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改变,与胃癌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该病检出率逐渐升高。LGIN大部分可自行逆转,但仍有少数发展为进展期胃癌。国外大型随访研究显示,LGIN的自然消退率为38%~75%,10~48个月进展为HGIN或胃癌的比例达0%~15%[3]。我国学者通过对346例LGIN患者进行1~10年的跟踪随访,发现轻、轻-中度LGIN消退率分别为78.7%和60.5%,而癌变率达0.45%和10.5%,类似于西方国家[4]。目前对于LGIN的处理推荐药物治疗的同时定期随访或行内镜下治疗,但国内外尚无统一意见。因本地区为胃癌高发区,因此本研究中所有胃LGIN患者均行ESD治疗。
ESD已广泛应用于消化道早癌和癌前病变的治疗,因其可完整切除病灶进行病理检查,从而避免了分片切除带来的病变残留和复发。出血和穿孔是ESD治疗的主要并发症[5]。本组研究中出血发生率为3.54%(7/198)。据文献报道,出血与病变大小、病变位置、病理类型密切相关[6],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就解剖结构而言,胃上2/3的黏膜下血管直径较下1/3大,因此位于胃上2/3黏膜病变行ESD时,出血的风险显著高于胃黏膜下1/3的病变,本组研究中7例迟发性出血患者有5例病变位于贲门,病灶直径均>3 cm。为避免或减少出血,应做到术前评估危险因素,术中精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术中如发现裸露血管,进行预防性电凝止血。黏膜剥离过程中如发生出血,可用灭菌注射用水冲洗创面,明确出血点后可通过电凝刀或止血钳电凝处理,必要时用止血夹夹闭。术后创面予以预防性电凝处理,以减少迟发性出血。付启超等[7]研究发现胃ESD穿孔发生率为3.6%,病变部位及病变大小是穿孔的高危因素,本组研究中,198处病灶均未发生穿孔,可能与手术人员经过严格培训、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保持清晰的视野有关。
胃镜检查是筛选胃癌高危人群及识别早期胃癌最重要的方法,准确的术前诊断及分期决定了患者能否选择内镜治疗方案。由于常规胃镜活检的局限性,往往不能准确反映病变的性质及程度,从而造成对整体病变评估不足进而导致误诊[8]。据文献报道,内镜下病变大小超过2 cm是提示LGIN最终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病灶表面形态为0~Ⅱc及0~Ⅲ型、表面糜烂及色泽出现红斑的LGIN病变,均为最终病理升级的潜在危险因素[9-11]。余艳秋等[12]研究发现,在173例术前诊断为LGIN的患者中,术后病理升级为HGIN者占26.6%,升级为癌者占5.8%,总升级率32.4%,进一步研究显示术后病理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病灶>2 cm、病变表面充血、表面凹陷或存在溃疡、病变部位位于近端胃。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类似。
综上所述,胃黏膜LGIN有术后病理升级的风险[13-15],而ESD治疗LGIN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