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第 曾庆伟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加快推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逐步建立 “职教高考”制度,完善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近几年,各省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加快推进,通过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比例逐年提高[1]。 以陕西省为例, 从最初3 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实施分类考试招生试点,每校录取100 人左右,到2019 年省内高职院校全部参加分类考试招生, 共计录取考生5.47 万人,录取规模达到高职院校全年招生计划的一半。 分类考试招生已实实在在成为高职院校招生的 “主渠道”,与高考招生并驾齐驱。
2019 年首次实施的高职百万扩招属于分类考试招生的范畴。 国家实施百万扩招战略部署,旨在推进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缓解就业压力,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的问题。 扩招为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增添了新的元素,注入了新的活力。 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的加入,也进一步加剧高职院校生源类型多样化和层次差异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选才,坚持育人为本,实现质量型扩招,形势更加复杂。 在系统分析高职院校考试招生现状、不同类型生源特点的基础上,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 “陕铁职院”)为例,在分类考试招生学生职业适应性测试、 入学前 “预学期” 教育、强化思政课育人实效及分类分层教学等方面开展实践探索,形成一套可行的模式。 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助推了育人方式变革, 落实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能够较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切实承担起社会变革中的主体责任。
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数量虽然已占高职招生半壁江山,“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招考模式也为社会熟知, 但在分类考试招生职业适应性测试考核标准及组织实施方案制定、录取学生入学前 “预学期” 教育、入学后分类分层教育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亟待解决。
本世纪以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步入发展的黄金期。 规模持续扩大,改革不断深入,办学水平稳步提升。 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积淀不够,受体制机制和传统观念等多种因素影响, 人才培养供给侧和需求侧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存在差距,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脱节现象。 整体来讲,职业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体系的薄弱环节, 尚未形成良好品牌效应, 每年报考分类考试招生的考生比例偏低,考生往往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被动选择,因此经常出现招生计划明显大于报考人数的 “倒挂” 现象,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生源危机下的生存危机。 招生难导致办学难,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进程和成效。 如何实现政府、高职院校、考生及家长观念的共同转变、协调发展和同步推进,尚需进一步探索。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招考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促进院校选拔合适的人才,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的院校专业。 据统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2/3 考生对所报考专业不甚了解, 不少学生仅靠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凭感觉选择专业,造成入学后学习困难、转专业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各校在自主确定考核标准时,对考生技能和职业适应性关注仍然不够, 对职业潜能挖掘不深, 不同招生专业对应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标准在科学性、规范性及合理性方面存在不足,缺乏针对性。 在生源紧张情况下,职业适应性测试容易流于形式[2]。 考生能否录取仍取决于文化素质成绩,导致分类考试招生成为高考招生的 “替身”,无法成为高职院校科学选才的有效途径。 “换汤不换药” 的招考模式,无法吸引更多考生选择分类考试招生。 良性循环机制尚未形成,不利于院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一般早于高考, 每年3 至4月份完成报名、考试及录取。 这一部分学生被高职院校录取后,即离开高中学校,提前进入社会。 9 月份入学前,有近半年时间脱离学校,若缺乏有效的学习管理和引导,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这加大了高职院校在后续的课程教学、学生管理方面的难度,延长了学生入校后的适应期。 若能创造条件、 搭建平台,让学生对将来从事的专业岗位工作有所了解,提前熟悉高职院校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 将对入校后人才培养、尽快适应学习生活大有裨益。
面对生源类型变化、生源素质差异,如何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及确定对应教学内容、方法、难易程度,高职院校往往凭着感觉走,缺乏科学规范的标准,普遍存在教学内容同质化、教学方法单一、教材等配套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等问题[3]。 在同等教学条件下,陕铁职院通过对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和统一高考录取学生入校后公共基础课、 专业课等课程成绩进行对比分析,进行职业规划问卷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文化基础、学习能力、就业意向等方面的差异,以便为分类分层教学标准制定提供依据。 样本分析发现,公共基础课程方面,《高等数学》《大学英语》 等对高中文化基础知识有较高要求的课程, 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考试成绩较高招录取学生仍有较大差距,平均分低10 分以上; 专业课程方面,《工程识图与CAD》《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试验与检测》 等课程, 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考试成绩与高招录取学生成绩持平。 显然,针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时,教学内容、方法及考核评价方式等需要优化调整。
分类考试招生是一种新型考试招生组织模式,职业院校必须对招生对象进行学情分析,深入了解生源状况和考生需求,方能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选拔标准及后续的人才培养方案,做到科学选才育人[4],达到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助推育人方式变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在深入研究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背景和相关政策基础上, 通过组织召开高职院校教务、 招生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分类考试招生座谈会,邀请中学校长、年级主任和班主任来校交流及问卷调查等形式, 全面深入了解报考分类考试招生的生源情况,包括学生文化基础、思想观念、行为习惯等。 同时,全面跟踪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政策实施情况,分析同类院校职业适应性测试方案利弊,集思广益,找准分类考试招生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办法。
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考试招生办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潜能考核,探索形成符合职业院校选拔录取机制的职业适应性测试考核标准、组织实施方案。 引入招聘企业的专家全程参与职业适应性测试, 探索校企联合开展学校招生与企业招聘一体化的模式, 为高职院校招生把好源头关、筑好质量坎。 同时,创新设置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 “预学期”。 利用信息技术,制定基于网络在线教育、社会实践为主的预学期培养方案,对录取考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教育引导, 有效解决录取考生近半年时间的学校管理 “真空期” 问题。 根据院校办学定位设置选拔标准, 组建以各行各业优秀校友名字命名的特色班,实施分类分层教学,激励学生向先进典型学习。 强化思政课育人实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分类考试招生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资源的需求,打破了 “唯分数论” 的招考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潜能考核,增加了考生的录取机会,扩大了院校的办学自主权。 通过强化思政育人实效,推进分类分层教学改革, 毕业生能更好满足行业企业岗位需求。 以陕铁职院为例,2019 年分类考试招生录取3850 人,占全年招生计划的70%。 在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 通过培养模式变革实现人才质量的提升, 树立了社会认可度持续提升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品牌。 一些典型经验做法被多所兄弟院校借鉴,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何光亮对瓮福集团和开磷集团的合作也进行了正面解读。他说:“开磷集团与瓮福集团或是与其他化工企业合作,那是股东们的事。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开磷集团和瓮福集团两个企业会更加地互相帮助,会形成互相补强,会形成对前端的更强更好的服务能力,更强更可靠更有竞争力的供应能力。怎么去补强,我们有非常具体的路径。这些措施我们都已经提交给政府和银行,我们完全有理由和能力让这些措施在较短时间内落地见效。”
分类考试招生作为高职院校选才主渠道, 采取知识技能并重的测试考核标准, 不拘一格选拔有职业潜能、有技能特长的学生,是落实国家考试招生改革初衷的必要举措[5]。 面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制定符合高职院校选才要求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标准, 落实分类考试招生 “文化素质+职业技能” 评价模式,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选拔录取标准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 以陕铁职院为例,根据学院办学特色,与铁路行业企业联合制定了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突出职业潜能、实现量化考核的职业适应性测试项目、评分标准及考试组织方案, 保证了测试考核全流程的公开透明和规范有序。
1. 构建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适应性测试标准。测试标准必须充分体现高职院校人才选拔要求和育人特点, 测试项目内容应紧扣技能人才选才标准,突出考生职业潜能挖掘。职业适应性测试满分为200 分,包括综合面试和职业素质测试两项内容, 每项100分。 其中,综合面试包括考生自我展示、朗诵给定内容、作答通识问题、回答评委提问、展示特长等环节,评价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礼仪礼节和应急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职业素质测试则按专业大类设计,例如交通运输大类,根据主要就业岗位基础能力需要,要求考生按标准安放测量三脚架、按施工图纸进行砖块摆放。 在规定时间内,根据任务完成度及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协调性和规范性, 评价考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身体协调性等职业潜能。
2. 制定规范有序的职业适应性测试实施方案。虽然是自主招生, 但院校须按国考标准对待职业适应性测试,做到公平、公正、有序,确保几千人甚至上万人的考试顺利进行,无安全责任事故,让社会、考生及家长放心,形成良好的社会口碑。 为便于考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职业适应性测试要求, 应提前将考核标准通过网络等媒介公示, 考生报考时提醒其浏览观看,并在校园醒目位置进行张贴告知,以便考生做好测试准备。 同时,为确保考生职业适应性测试工作在预定时间有序完成,应根据考生数量,合理设置测试检录组、评委组和统分组。 实施检录编号、评委打分、统分汇总等各环节工作相互隔离、互不干扰,考生在检录时随机领取编号, 后续整个测试环节只认号、不认人,保证测试工作公平有序。
针对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从录取到入学,存在近半年的学校管理 “真空期” 问题,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探索制定基于网络在线教育、社会实践为主的 “预学期” 培养方案,安排专任教师和辅导员利用企业微信、QQ 群等途径, 对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教育引导, 指导学生开展在线网络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来校进行线下教学辅导,保证学习不断档、教育不断线,增强考生对录取院校的认知、认同及归属感。
1. 构建较为成熟的 “预学期” 培养方案。 鉴于分类考试招生录取考生不再参加当年高考, 若过早进入社会,缺乏有效管理和正确引导,容易受社会不良因素影响,这将对其大学的学习生活产生不利影响。陕铁职院通过设置录取学生 “预学期”,开展网络在线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 保证学生在入学前适度放松但不放纵, 并根据学习任务完成及考核情况对每名新生进行综合评价, 对学习成效优秀的新生进行表彰奖励,颁发 “优秀学员” 证书等,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录取后至新生开学前大半年时间的 “真空期”,达到了引导、管理的效果。
2. 创建资源丰富的预学期 “学习套餐”。 预学期学习包含网络在线课程学习和社会实践两部分。 在线课程学习部分,引入尔雅通识课等在线平台,精选符合当代大学生需求、选课率居前的《大学启示录:如何读大学? 》《有效沟通技巧》《突发事件及自救互救》等50 余门通识课程。 同时,组织校内教师开发《铁道概论》《高铁职场礼仪》等专业基础课程的在线学习资源。 通过手机端即可注册登录学习,完成课程在线测试后,合格者可获得相应学分。
同时,院校成立社会实践工作指导组,统筹校内外各方力量,有计划、有主题地组织引导学生到农村基层、企事业单位、精准扶贫一线开展实践锻炼,到改革开放前沿和革命圣地调研参观, 促使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实地体验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力量。 通过组织方式灵活和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 不断增强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成就感和满足感。
分类考试招生不同类型生源的差异较大。 高职院校一部分学生文化课成绩较差,学习自制力弱,无法通过统一高考考上理想学校而选择分类招生,目标是找工作、实现就业。 另一部分学生成绩一般,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对学历要求不高,倾向于掌握一门技能[6]。 不同群体在学习基础、学习目标上各不相同。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及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角度,迫切需要实施分类分层教学,尊重学生知识水平差异性,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及考核评价模式上进行改革[7]。 特别是一些存在学习断层的群体,教学模式是否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是考验分类考试招生改革成败、 高职扩招战略能否落实的关键所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职院校必须把育人作为首要任务[9]。 彻底扭转课程教学中的重智轻德现象,推进思政课程改革创新, 让思政课育人主渠道功能最大化,将思政教育融入日常、落在经常,形成全覆盖、不断线的思政育人局面。 应做到以下内容:
一是坚持显性思政和隐性思政教育相统一。 既要将传统的思政课上出新面貌,更要用好隐性思政,深入发掘公共课、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育人资源,把深刻的道理通过丰富的教学组织形式生动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听得进、记得住,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10]。 这要求学校在开好思政课,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同时, 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使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的效应。
二是推动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思政课改革创新要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重视课程的实践性,增强实践育人功能。 面对个性独立、思维活跃的00 后大学生,思政课不能局限于课堂上的讲授, 要引导推动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 通过优化设置固定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校内外、课内外相结合的思政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围绕课程主题深入基层农村、 社区街道等开展调研实践、志愿服务等,打造 “身边的思政课”,提升育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突破 “你教我学” 的传统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用主人翁态度思考认识问题。
三是推动思政资源 “一盘棋” 建设,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 院校可将国家改革发展成就、学校建设发展成果和青春榜样感人事迹等作为案例, 纳入思政大课堂,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11]。 将时代楷模、大国工匠、优秀校友、艺术作品等所蕴含代表的思政元素融入校园环境,营造美丽和谐的校园氛围,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思政育人更有深度、广度和温度,从入耳入眼到入脑入心。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社会实践、技术服务和社团组织活动等参与到学校建设和发展中, 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巩固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获得感是一种真实的 “得到”,包含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与主体的参与度紧密相连。 “学生获得感”可视为学生求学期间, 因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满足了学习和生活需求,获得了参与机会,得到了认同,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正向综合心理感受[12]。 获得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研究表明,学生的教学参与度、 对所接受教育的认同感与其获得感是成正比的,参与度和认同感越高获得感越足。 因此,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先进的实践教学条件等优势,鼓励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在 “学中做、 做中学”,提升学生学习获得感。 同时,通过提升学生职业教育认同感,促使学生重拾学习信心,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职业院校应从入学教育开始,采取有效途径对学生开展职业教育认同教育, 帮助学生及时了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内涵和辉煌成就,逐渐改变学生头脑中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错误认识,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观,拥有更多的获得感。
基于以上客观情况,院校可以有的放矢,从增强学生获得感入手达到提升办学质量的目的。 相较高招录取学生, 分类考试招生录取学生可以提前半年时间介入相关专业课程学习, 能够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从社团组织加入、二课活动参与等方面情况统计分析,经过 “预学期” 教育的学生入学后,各方面表现更加积极主动,均高于高招录取学生,获得感更强,适应性更快。 在 “预学期” 阶段,通过和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的交流,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认知明显加强,专业认同感也显著提升, 这些最终反映到专业课程学习成绩上, 文化基础较弱的分类考试招生学生专业课程成绩与高招学生持平, 印证了学生更强的专业认同感和丰富的职业潜能。
获得感的增强将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兴趣,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实现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 随着经济发展加快,尤其是产业升级和职业的迅速更替,一纸文凭所代表的学历教育已无法满足职业生涯需要。 职业教育需要积极向终身教育转变,引导学生重视非学历教育,进行人生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近期、中期、长期人生奋斗目标、职业目标和努力措施。 作为高职百万扩招对象,退役军人、下岗工人、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四类人员具有一定的社会经历、有清晰的学习目标,了解当前国家和职场对职业教育的新政策、新要求和新趋势,主动学习意识较强[13]。 通过在校学习,可以促使他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创新意识等, 有效激发其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并示范带动其他在校学生。
高职院校担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 伴随着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百万扩招战略的落实,高职生源类型多样化、层次差异化必将进一步凸显。 高职院校必须在考试招生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强化思政课育人实效,有效实施分类分层教学, 增强学生的获得感, 实现招生规模扩大、生源类型变化和人才培养模式之间的联动,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行业企业技术技能岗位的需求,切实承担起院校人才培养的主体责任, 真正为国家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贡献力量,形成良好的社会效应。 同时,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破解部分职业院校招生难导致的生存困境, 早日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