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梅
(重庆理工大学保卫处 重庆 400054)
平安校园,是学校正常运行、改革与发展的基本保障。高校的校园安全建设,客观上必须面对一个明显的特征:这是一个学生完成由他人严格监护到自我监护的过渡阶段。不少学生从小没离开过家庭(父母)与学校(老师)较为严格的安全监护,单独与社会的接触不多,待人接物等各方面一般都还不成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较为缺乏甚至十分缺乏。进入大学开始,学生在校时间及可自由支配时间更长,单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逐渐增多,最为关键的是,需要自己独立决策与处理的事务大量增多,引发安全问题的概论大幅增加。让他们平安度过这一阶段,并在生命及财产安全、身体及心理健康、社交安全,包括科技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国家安全等方面同步成长,是高校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标。校园安全是一个影响因素及管理目标均十分复杂的大系统,本文选择其中的交通安全为对象,从分析安全系统的核心问题入手,探求新媒体环境下强化大学生安全责任与意识的策略与方法,为大系统的构建与完善提供参考。
就校园交通安全而言,其面对的主要问题可归纳为三个方面:(1)校园交通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含制度的针对性、可操作性以及管理队伍建设等);(2)对校园交通安全的认识不足导致防范意识薄弱;(3)校园交通安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从管理者的角度,针对这三个方面强化其建设与管理,原则上就是最有效的途径。从系统的角度看,其建立和强化需要基于一个核心进行。这个核心,就是校园交通安全的主体意识及责任的建立及强化。从系统建设与实施的主客体关系上看,系统应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两个部分。
首先,无论是健全校园交通安全管理体系及其行之有效的配套管理办法,还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师生交通安全意识,包括完善校园道路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主管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及下属成员规划及实施,他们的安全主体意识及责任感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建设及管理效果。其次,被管理者是交通安全事故的肇事者和受害者,他(她)们的交通安全主体意识及责任感,往往是决定系统建设及管理效果的另一半。对校园交通事故致因的深入分析,可以确立强化校园交通安全主体意识及责任的地位。
关于校园交通安全的讨论,总会谈及各种客观原因:校区内路面较窄、道路两边树木多、两边岔路多而密、建筑与道路间隔较小、道路两旁密布球场食堂等大人流建筑、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混合交通、重要路口没有交通信号灯及交警指挥等等。这些客观因素的确是造成校园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有一个问题必须重视:老校区的改造甚至大量新校区的建设与使用,在多大程度上改变了上述不利客观因素呢?答案并不乐观:除了大路更加宽敞平直、交通设施相对改善等少部分因素,其它不利因素仍然存在。同时,校园规模的扩大是伴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而产生的,校园中的人员密度并未根本改善。对管理者而言,清醒认识这一状况,有助于提高对强化安全主体意识及责任的重视。
对于被管理者,学校师生在校园交通安全意识及责任上的薄弱,也表现明显:教职工驾驶私家车进入校园后会明显放松警惕、骑自行车的师生在校园里骑车速度更快、不少师生在校园中走路戴耳机听音乐或低头玩手机等。调查表明,造成这一系列现象的思想根源,主要来源于校园交通的一个“优势”意识:校内机动车流量小,不会出事!这种意识及责任上的缺失或大意,往往是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源头。师生们在校外的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强于校内的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因此,科学有效地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强化校园交通安全的主体意识及责任感,是交通安全系统构建的核心入手点,无论对于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
科学有效的安全教育系统及方法,是建立和强化大学生安全主体意识及责任感最有效的途径。其中,新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当今的新媒体己经成为了现代人学习知识、认知世界的主要媒介,对于当代大学生更是如此。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刊发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的中国网民中,学生群体占比已接近1/4,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超过7亿,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超过95%。而我国在校大学生智能手机的普及率和新媒体使用率近100%。
新媒体已经开启了它的历史进程,其开放性、便捷性、隐匿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在给高校安全工作带来新问题、新挑战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安全教育带来了新的理念、途径和效率。广西科技大学在2018年进行的一项大学生安全教育状况的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被调查在校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学习和了解的财产安全、交通安全、网络安全及消防安全知识的占比均超过80%;占比最小的科技安全、政治安全和资源安全也超过30%。换句话说,放弃新媒体的高校安全教育,几乎注定是失败的安全教育。
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安全教育中的应用,目前主要存在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应用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建设的系统性问题。
目前,全国各高校安全教育课程一般都设定为必修课,将其视作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最主要途径。但是,安全教育课程的学时保证、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及手段等方面都还存在明显问题。首先,受人才培养计划中的学时总量控制及模块划分限制,安全教育课程的课时总数与教学内容及要求不符,教学效果难以保障。其次,安全教育的课授课教师,大多为辅导员或者保卫处工作人员,其安全知识基础、课程设计及讲授能力等方面参差不齐,容易导致授课内容生硬、重点不明确甚至理论脱离实际等现象。另外,相当比例的学生由于还未接受安全意识教育,选择安全教育课甚至就是为了凑学分。加上教学形式主要为传统课堂教学,一般还是大班授课,学生很难给予足够的热情和重视,教学目标很难达成。
事实上,新媒体的开放性、便捷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特点,已经为大幅度拓展安全教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了基础。学校通过建立新媒体平台(如校园APP),并结合微信、微博、QQ等多种工具和渠道,宣传和发布安全教育内容。这不仅增加了学生接受安全教育的方式,还通过增加互动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安全知识、法规和技能更易于接受。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新媒体平台,运用微信、微博、QQ等渠道宣传和发布安全教育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创新了高校安全教育的方式,提升了安全教育效果。同时也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新媒体在高校安全教育中发挥的作用仍然比较有限。比如,上述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主要发挥的是信息发布功能,其交互性没有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参与性的空间。另外,学校及其二级学院建立了不同层级的新媒体平台,但各平台之间交流沟通较少,不成体系,极易导致工作重叠及遗漏。加上新媒体专职维护人员的专业程度以及信息更新的及时性等问题,导致最后的实际运用效果难以达到预期。
这实际上是一个系统性建设问题,需要从学校层面开始的统筹安排、专业设计及系统实施。包括新媒体技术融入高校安全教育课程的内容、要求及方式规划,新媒体平台建设与功能整合等等。只有依托新媒体不断完善学校的安全教育体系,组建一支善于运用新媒体开展安全教育的专业队伍,加快新媒体安全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优化升级,将线下安全教育与线上安全教育的优势进行充分结合,才能获得良好的高校安全教育效果。
校园安全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将强化参与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作为工作的核心和重要抓手。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校园安全教育提供了拓展时间和空间的基础。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和系统性两个方面推进其建设和完善,一定能获得更好的高校安全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