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坤祥
(山东财经大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济南 250014)
实现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根本前提。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是核心,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然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而科技金融作为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重要融资渠道,需要不断完善其结构体系,向中小企业提供创新生命全过程的金融服务[1]。因此,科技金融与科技创新的良性互动发展可带动社会资源高效配置并促进新旧动能转换[2]和经济高质量发展[3]。
目前,学者主要从科技金融的概念,服务体系和市场与产业结构绩效等方面研究科技金融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其中,张明喜等[4]从综合性、内生性、动态性、创新性和社会性等方面深入阐述了科技金融的内在逻辑。魏蓉蓉和鲁继业[5],韩俊华等[6],罗文波和陶媛婷[7]对科技金融发展的思路与模式、经济增长效应、科技创新协同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科技金融在社会和市场中最直接的作用领域是新旧动能转换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张志元和李维邦[2]阐述了科技金融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角色和作用;张玉华和张涛[8],王安琪[9],丁日佳和刘瑞凝[10]分别分析了科技金融对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路径。而科技金融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根本动力就是推动了科技的创新。韩景旺和陈小荣[3],耿宇宁等[11],潘娟和张玉喜[12]通过不同的数据均证实了,科技金融政策对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有正向影响。王仁祥和杨曼[13]通过对比国际经验认为要素匹配、吸收能力与科技金融可以实现耦合价值链的创造,这无疑会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
通过文献分析可知,鲜有学者对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中小企业所需的科技金融政策进行讨论。本文首先分析中小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面临的问题;然后,剖析科技金融与中小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相互作用关系;最后,提出利用科技金融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中小企业作为新旧动能转换的主体之一,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存在先天劣势,使得其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举步维艰。
中小企业均在迫切的进行新旧动能转换,但是由于资金和高昂的研发成本使得中小企业研发投入低。目前,我国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国,大部分企业集中于重工业,化工塑料、石油煤炭等传统产业,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相对较少,影响了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发展和提质增效。
中小企业的个体弱势及自身的先天不足使其难以获得创业和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创新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虽然国家和各个省份出台了一些针对中小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政策支持,但是其面对的主要是高科技型的中小企业,对于其他传统的科技含量较低的企业支持力度不够,而这些中小企业才是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力。
新旧动能转换需要科技创新,中小企业发展需要融资渠道。因此,完善科技金融体系和有效的科技金融政策是中小企业顺利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必要条件。只有逐步的完善科技金融产业,才能为中小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新旧动能转换的效率和效益。
有效、多样的融资途径,为具有技术和能力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空间。通过有效且针对性的融资,帮助企业淘汰旧动能,创新新动能,也间接的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扩大企业规模。
中小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常常伴随创新和技术升级的风险,而科技金融中的科技抵押和科技担保体系,不仅可以有效的帮助企业获得足够的融资,也相对减少了投资风险。此外,多元化的融资模式也促进更多的社会资金进入中小企业的新旧动能转化过程。
中小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往往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新技术的改造过程与产品化过程,而科技金融平台在为转换企业提供融资、指导、服务、人员配备的同时,又为新技术应用,旧动能升级,以及企业创新提供支持与帮助,加之政府的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支持,中小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就更容易进行和落地。
科技金融作为专门针对科技创新和企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其在解决中小企业的新旧动能转换问题上具有针对性、适用性和高效性。本部分主要从科技金融的政府政策、资本市场、信贷市场和保险市场四方面分析科技金融服务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
国家创新体系的发展,若完全依靠市场难以有效助推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而政策性金融机构是市场机制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政策性金融具有三大基本特征:第一,政策性,即服务于政府的特殊产业或者社会政策目标。第二,有偿性,即在一定期限内有条件让渡资金的使用权。第三,优惠性,即政策性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或者贷款保证比商业性金融的利率要低、期限要长、担保条件更优越。这三大特征在支持科技创新时表现得尤为突出。
然而,政策性银行商业化倾向较为明显,职能定位模糊,科技金融规模不大,不能满足新旧动能转换的福利性需求。政策性担保机构则缺乏合理的代偿风险容忍度,因缺乏对先进技术的判断和背书,而使得对于中小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不够。
因此,促进政策性银行和担保机构与商业银行和商业基金的通力合作,构建可持续性科技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金融支撑市场体系。此外,还需完善政策性科技金融业务的退出机制,在商业科技金融业务进驻后,政策性引导性的科技金融逐步退出,从而给中小企业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的科技金融支持提供更为灵活多变的科技金融服务。提高政府引导科技金融基金运作效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积极探索多种引导基金协同运作,同时强化市场运营,完善科技金融的激励手段和退出机制。
多层次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和风投市场,这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促进新旧动能转换的直接融资渠道。然而,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相对不足,中小企业板块中的企业数量相对较少,同时我国的风投企业数量较少,在吸引省外风投资本方面吸引力略显不足。此外,科技资本运营的最大问题就是科技资本的产权制度尚不完善,科技产权不明确。此外,风投资本的构成主体较为单一,其退出渠道不畅。因此,我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风投企业的吸引力,形成具有规模的新旧动能转换风投市场。同时要多元化风投主体,政府在风投资本退出中给予一定的便利,与信用背书。
科技信贷市场是“轻资产、重创意、高风险”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主要间接融资场所,是一类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集合体。我国对科技银行的吸引力有限,应发展商业银行的投贷联动的新型制度模式。
然而,中小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偿债能力一直是约束其融资的根本原因,目前尚缺少对中小企业科技与市场规范化的评价体系,因此往往导致信贷市场失灵,以及供需关系的失衡,中小企业越需要资金的时候,却无法从信贷市场获取资本。
因此,进一步加强我国中小企业在新旧动能转换中的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贴息补助,构建基于政府背书的信用体系,同时创建并优化山东科技信贷市场服务平台。
实现科技创新与保险的有效对接,将创新风险外部化,由更多的市场主体分担中小企业新旧动能转换中科技创新的风险。由于中小企业多是轻资产型,资金稀缺,如果没有保险则容易发生研发中断,而科技保险则具有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功能。
然而,我国范围内科技保险险种范围较窄,较少关注科技研发过程,从而导致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可投保的险种较少,业务覆盖率较低。此外,由于科技保险的责任性和免赔条件较为难以确定,使得保理过程较为复杂。
因此,加强科技保险的配套制度设计,规范科技保险合约设计。同时,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建设中小企业基础数据库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完善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授信资质。此外,还要设计符合科技型中小企业参与新旧动能转换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