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秀英
(1.广东金融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 510521;2.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2)
《广州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提出,广州市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IAB)产业,着力打造富士康、思科等十大价值创新园区。价值创新园区作为广州市经济发展的龙头和重大产业的平台载体,是广州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管理创新的主要载体,也是推动广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促进优势产业集聚的重要平台。可以说,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成为促进现代产业集聚和前沿科技创新的主要阵地。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近年来由于受制于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环境,产业园区及其园区产业发展开始面临来自更多的内外压力和挑战,亟需加快推动价值创新园区及其产业转型升级。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经济与工业融合程度越来越深情况下,以“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发展来推动价值创新园区高质量发展及其产业转型升级就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已有研究文献围绕服务业配套体系和产业园区发展、创新链嵌入和实体企业协同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10]。综合既有文献,大多认为,“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发展不仅为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发展提供了更丰富、更高质量的上下游的中间投入品,还可作为配套服务和创新要素,为推动产业园区的企业降低成本、知识溢出等方面提供重要的要素支撑和社会环境。鉴于此,在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双结合的背景下,充分发挥“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发展对推动现代产业园区及其内部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从总体上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创新链+服务链”与价值创新园区及其园区内产业融合发展的现象日渐显现,现代服务业、技术创新机构和工业企业部门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渐频繁,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的产业规模也迅速扩张。但从高质量发展视角来看,在服务经济转型背景下,广州市产业园区还面临着向现代价值创新园区转型的紧迫需求,产业园区内的产业也面临向创新化、智能化和服务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从实际来看,广州市现有价值创新园区发展还存在“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度不够,技术、服务和产业增值能力相脱节,以及跨区域功能分工和协调发展不足等瓶颈性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创新链+服务链”和价值创新园区内部融合发展的程度还相对不足。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重点布局IAB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NEM)产业,从投入产出关系和知识溢出的角度来看,这些高端制造产业或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对研发、金融、咨询、信息服务等技术密集型或现代服务业的投入极度依赖。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广州市南沙、增城和花都等地区的价值创新园区仍大多以生产制造方式为基础,部分园区企业仍集中在对传统生产技术以及物流运输和仓储货运等传统服务业的需求和应用,对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相对不高,导致其对高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使用率偏低。此外,即便有些企业对高端服务存在相关的需求,但部分价值创新园区所在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环境还不够完善、基础研究能力还相对薄弱,无法很好地为价值创新园区企业的智能制造转型提供“高精尖”技术和高端服务的支撑,导致部分制造业企业采取“内置化”策略,或停留在对中低端技术和批发零售、仓储物流等传统服务要素的应用,“创新链+服务链”协同发展度及其空间外溢效应偏弱,这难以对其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攀升提供足够的基础支撑。
(2)“创新链+服务链”和价值创新园区跨地域协同发展的程度相对不够高。在制造业以信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引导下,服务型制造和智慧型制造正在加速兴起并逐渐成为实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维度。从粤港澳大湾区研发创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地域分布与配置来看,金融服务业、贸易及物流业、专业服务业、工商业支援服务业及基础研究是香港的优势支柱,供应链金融服务和技术孵化转化服务是深圳的优势产业。因此,从地区产业分工和比较优势互补的角度来看,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理应与香港和深圳等城市的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比较优势形成协同发展的联动关系,但遗憾的是,在现实中,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沿线上的港澳专业商务服务及深圳研发服务等合作程度不够高,产业园区内制造企业还未能彻底由单纯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方式转变。受制于此,制造业服务化和智慧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州价值创新园区产业的服务化和智能化转型发展进程。
在工业4.0时代,经济发展日趋面临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产业集聚形态、产业载体发展模式呈现出新趋势,这也对产业园区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更好地促进“创新链+服务链”嵌入和价值创新园区融合发展及提质增效,应从以下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以创新驱动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价值创新园区转型提质发展的强力引擎。围绕价值创新园区IAB产业和NEM产业的发展需求,构建跨行业和跨地域协同融合发展的现代技术和服务业体系,促进“创新链+服务链”与先进制造业紧密互动与深度融合,特别是要进行科学规划和严谨设计论证,升级价值创新园区产业规划和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政策创新对价值创新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力,引导产业园区向“产业园区+产业创新中心+产业基金+产业联盟组织+产业服务平台+产业社区”运营模式转变,重点在政策引导、产业规划、运营模式、团队建设及服务体系建设等关键驱动要素和机制上发力。此外,围绕技术创新链、企业成长链形成服务集聚区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价值创新园区的服务配套和技术体系,优化园区企业间的空间布局和社会黏性,塑造产业园区运营商的品牌。最后,要根据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所在地域产业发展重点,引入龙头企业,并充分发挥好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从而推动产业协同集聚与转型升级。
二是促进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和港澳等周边城市“创新链+服务链”跨地域协同发展。除了要加强“创新链+服务链”区域内部的协同发展外,还要兼顾跨地域的协同发展。利用香港专业和商务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梯度转移和布局粤港澳大湾区的契机,强化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区和港澳深等地区在原始创新及现代服务业领域上的合作关系,提高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可得性和供给质量,优化研发创新服务、专业服务等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空间布局,从投入和产出端,通过降低成本和知识溢出等手段,为促进广州市价值创新园制造业价值链向中高端环节攀升提供有力的支撑。特别是要借鉴香港制造企业转型发展经验,引导制造业企业从卖产品向“卖产品+服务”转变,提高技术和服务收入在企业营收中的占比,提高企业产品附加值和核心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价值创新园区产业转型提质与提质增效“双轮”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