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聪
(广州建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暴雨季节,城市内涝、城市看海事件频发,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建设海绵城市、生态城市刻不容缓,国家也多次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海绵城市建设,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成效并不明显,海绵城市建设应因地制宜的进行[2]。以广州天河智慧城智慧水系(东部水系)连通一期工程为试点,探讨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洪调蓄问题。
广州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海滨城市,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广州降雨量充沛,雨季明显,年平均降雨量1982.7mm,汛期(4-9 月)降雨量占年总量的80%,北部降雨多于南部,易发季节性缺水与洪涝[3]。
天河智慧城项目位于广州市天河区新塘街道,火炉山森林公园以东,紧邻大观北路西侧,南接车陂涌的支流杨梅河,总面积63km2。场地内原有水体主要包括新塘水库及其上游的几处水塘,原生植物种类丰富但杂乱。规划周边主要为办公用地,多为硬质化铺装,暴雨季节容易形成内涝,加之原有场地内的水塘,如何解决好水问题又满足周边人群的公共绿地需求成了本项目的难点。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对综合性的水危机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河流两侧的自然湿地如同海绵,具有调节洪涝的能力,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4]。简单总结就是对雨水能都起到“渗”、“滞”、“蓄”、“净”、“用”、“排”的综合利用。
天河智慧城智慧水系遵从了“既要建设,又要保护”的核心思想,就地解决水问题。在原有水系的基础上,新开挖水池,通过地势改造,形成错落递降的地形,遇到洪涝时缓解下游洪水压力;同时,通过湿地植物景观的配置,对水体进行净化过滤,也对水流起到缓冲作用。湿地交通步道采用可透水铺装材料,木栈道巧妙的融合到湿地景观中,既生态环保,又可满足人们接近自然、亲近自然的需求。在重要景观节点,布置广场和健身场地,广场下面设有雨水收集装置,满足雨水调蓄功能。
为满足周围人群的休憩运动等活动需求,在规划中设立了华彩广场、思观广场、迎宾广场等具有集散功能的广场。广场下层利用PP 模块进行雨水收集,构建一种雨水收集垂直式渗透系统。不仅有效的阻止部分雨水涌入城市排水系统,而且还补充了城市地下水资源。
该系统主要由初雨弃流井、过滤沉淀井、过滤池、缓冲井、PP模块雨水收集池、干式清污池等构成,雨水收集渗透系统解决了广场等硬质铺装雨水截留、吸收、存储、利用的系统性问题,通过雨水渗透管与PP 模块结合的原位渗透系统,满足地面沉降与水分下渗速度要求。
因地制宜的结合和解决原有场地中水系问题,通过地形改造,结合设计水位要求,开挖深浅不一,高低错落的“海绵泡”,缓解暴雨时期下游雨洪压力。
地形的设计上按照50 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保留部分鱼塘,再重新开挖水塘,为节约成本及平衡土方量,挖出的土方就地堆在河道两岸或堆砌地形,增加河岸与河底高差,高低错落的地形变化也从视觉和空间上给人步移景异的美感。
湿地植物通过合理的配置,不仅可以给人美的感受,还能对水体起到净化作用,种植设计遵循恢复生态学原理,分析场地生境类型,研究不同生境下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确定先锋树群,根据经济学、低养护原则筛选植物种类。
审计意见得当才能保证良好的审计质量。审计意见的类型与审计质量有着正相关性,会计师事务所最终出具的非标准审计意见越多,则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够更认真更负责地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更显现了审计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审计质量也就越高。
场地内主要包括季节性河谷湿地、湖泊水库湿地、水塘湿地的植物群落,在植物配置时,可分区为“海绵泡”净化带、河谷湿地风光带、滨水风景林带、广场植物景观区四个分区。
3.3.1“海绵泡”净化带
“海绵泡”起到缓解水流,净化水体的作用,在植物的选择上以耐水淹、净化功能显著、根系发达、固土力强的树种。可选择的植物有:①挺水植物:再力花、荷花、菖蒲、风车草、水鬼蕉、芦竹、茭白、翠芦莉、水蕨、水葱、旱伞草、慈姑、圆叶节节菜等;②浮水植物:睡莲、浮萍、水鳖、芡实等;③沉水植物:狐尾藻、苦草、金鱼藻、眼子菜、黒藻等。
3.3.2 河谷湿地风光带
河谷湿地风光带在“海绵泡”外围,属于湿地与陆地的过渡带。雨季时该区属于淹没或半淹没状态,该区域主要依据河流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进行植物配置,打造自然大气、富有野趣的湿地景观。上层选择树形挺拔、优美且耐水淹的池杉,下层采用花叶芦竹+水生美人蕉+旱伞草+菖蒲等,该群落以芦苇为优势种,营造野趣景观。
3.3.3 滨水风景林带
该区位于河谷及水库两侧坡地,处在场地的最外围,离水体相对较远,植被上层群植池杉、水蒲桃,与河谷湿地风光带相呼应,形成统一景观界面。池杉林结合地形形成生态屏风,有效阻隔视线干扰,减少城市道路给场地造成的噪音和空气污染。营造了舒适、静谧的景观空间。植被下层种植耐阴的野生花卉和地被带,营造绚烂的花谷景观。植物选择配置如下:
乔木:池杉、水蒲桃;
3.3.4 广场植物景观区
广场种植遮阴效果好的具有代表性的本地乔木,下层种植野趣地被,营造疏林地被景观。
乔木:白兰、榕树、人面子、桃花心木、羊蹄甲、水蒲桃、假槟榔等;
地被:野花组合、狼尾草等。
道路设计遵循以慢行为主,通过设置漫步道、绿道、木栈道等道路构成完整的交通网络,湿地内部活动场地及道路均由可渗透铺装材料构成,组成海绵组织骨架。各分区之间通过木栈道连接,木栈道在设计时紧贴洼地及水塘,可近距离欣赏花谷景观,仿若画中游,木栈道可渗水,减轻了道路排水压力。湿地外围设有绿道,采用透水沥青铺设,满足周围人群漫步健身需求。
天河智慧城智慧水系工程,遵循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体现了天河智慧城“低碳、智慧、幸福”的建设理念,通过“海绵泡”、植物净化、雨洪调蓄、生态步道等综合措施,因地制宜的解决了原有环境水问题,同时通过园林景观设计,将其打造为天河智慧城的名片,吸引更多企业入驻投资,提升了周围人群的宜居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