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甘肃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进程

2020-01-10 01:49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石器古人类甘肃省

吴 伟

(西北民族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甘肃 兰州 730030)

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世,开始于300万年前,延续至距今1万年左右,是人类历史的孩提阶段。甘肃是我国最早开展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地区之一,经过数代学者百年的不懈探索,涌现出众多令人瞩目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建立了本地区年代较为清晰的旧石器考古学文化系列。

一、甘肃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历程

1920年6月4日,法国天主教神父、博物学家桑志华在甘肃东部传教过程中,于华池县五蛟乡吴家村幸家沟发现了1件石核,同年8月10日,又在邻近的赵家岔发现2件石片。[1]这是我国第一批有正式记录的旧石器,不但打破了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中国北方不可能有旧石器的论断,也由此叩开了甘肃乃至中国旧石器考古的大门。[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境内先后发现了巨家塬、楼房子、姜家湾、寺沟口四处旧石器地点。1974年,考古工作者开始初步的调查研究工作。[3]1977~1978年,在庆阳地区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和哺乳动物化石的调查,发现了刘家岔和黑土梁两处遗址。[4]20世纪80年代,经过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发现旧石器地点的范围,从陇东扩展到兰州、临夏地区,数量增加到十余处。尤为重要的是,陇山东西两侧均发现了旧石器晚期人骨化石——泾川人和武山人,为今后的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前景。[5]2004年和2006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兰州大学对大地湾遗址进行了发掘,在该遗址第一期地层下发现了旧石器时代遗存。2002、2004和2007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组织人员对葫芦河、水洛河和清水河流域进行普查,新发现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窦家沟、鱼尾沟等旧石器地点群,大大丰富了陇西盆地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内涵。2009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调查队,于6~7月间对陇西盆地东部的水洛河、清水河流域进行考古调查,新发现旧石器地点16处,采集石制品200余件,动物化石60余件。[6]2009年7月10日至8月2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位于庄浪县万泉乡徐家城村东缘的徐家城遗址进行了发掘,出土石制品5500余件、动物化石近600件,并筛选出大量碎屑(石/骨)等。[7]2013年8月2日至9月25日,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张家川县杨上遗址进行发掘,出土石制品1710件、动物化石337件。[8]2015年9~10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对位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川王乡石峡口村的石峡口遗址第1地点进行了试掘,揭露面积约2平方米,发现用火遗迹2处、石制品406件、动物化石201件、古人类牙齿化石1件、串珠装饰品2件以及烧骨、大量的石质碎屑和碎骨等。[9]2018年,兰州大学联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小规模发掘,该遗址位于夏河县甘加盆地北侧的山脚,洞口高约5米、宽8米,出土了数量众多的石制品和动物骨骼。

关于甘肃地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数量,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数据,共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185处,其中化石点157处,除嘉峪关市和金昌市外,其余12市州均有分布,尤以庆阳市、平凉市和临夏回族自治州最为密集;遗址28处,分布在庆阳市、平凉市、天水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酒泉市等地,庆阳市和平凉市遗址数量尤多。[10]《中国文物地图集·甘肃分册》收录旧石器遗址33处,其中,早期遗址1处,中期遗址6处,晚期遗址26处。除此之外,2009年,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在甘肃中部新发现了16处旧石器地点。经过比对考察,甘肃省境内迄今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数量当在50处左右,陇东地区、陇右地区和河西地区俱有发现,时代涵盖了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基本上可以建立起甘肃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

二、旧石器时代早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能人和直立人阶段,距今约300~20万年。直立人头骨扁平,骨壁厚,眶上脊粗壮。平均身高约160厘米,平均体重估计为60公斤,身材比南方古猿高大。脑容量明显增大,从早期800毫升左右增加到晚期1200毫升左右。

这一时期,石器文化大体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原始到进步、石器类型和打制方法增多的发展过程,人类已经懂得用火,除了熟食外,还可以御寒。人类社会形态处于血缘婚和血缘家庭阶段。[11]

目前,甘肃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数量很少,仅有张家川县杨上遗址和泾川县大岭上遗址两处。

大岭上遗址位于平凉市泾川县东南约8公里的太平乡梅家洼岭背后村,北距泾河6公里,1976年由平凉博物馆刘玉林等首先发现。[12]遗址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200米,地层堆积明显,在中更新世灰褐黄色粉砂质亚黏土夹古土壤条带中发现了石器,这种古生土壤层是在比较温暖和湿润的森林草原或灌木草原环境中形成的,表明古人类在该地区活动时,气候是比较适宜的。出土石器的地点有上下两个,直线距离约30米。下层地点出土石器、石制品19件,加工比较好的有7件,包括大尖状器1件、砍斫器3件、刮削器3件,其余为粗制的石片和石核。大尖状器很有特点,器形大,长14厘米、宽11.8厘米,制作工艺是依器形采用双向加工法,即一侧的边缘修整后,将石器翻转,再沿另一边修整,由下向上渐成尖状,用时尖端朝下。砍斫器也比较大,长13.5厘米,形状近似于圆形。刮削器较小,侧刃部非常锋利,其作用是配合大尖状器、砍斫器工作,因此,器形小于后者。下层地点的石器类型,除未发现石球外,砍斫器、刮削器、大尖状器均与陕西蓝田人遗址发现的石器特点相近,尤其是大尖状器,具有明显的蓝田人文化特征,应同属一文化系统。上层地点出土石器10件,加工较好、易鉴定的有5件,其中,砍斫器1件、小尖状器2件、刮削器2件。尖状器加工工艺复杂,经过多向加工而成。从器形和加工工艺来看,与北京人文化石器特征接近,揭示在文化系统上可能存在承袭关系。[13]上层出土的石器工具比下层的要小,加工也更加精细,说明有些上层地点的石器工具要比下层进步。[14]

杨上遗址位于张家川县杨上村杨下组西北部台地上,文化堆积层厚且遗物保存条件较好。2013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近12平方米,揭露剖面厚度近9米,出土编号遗物2047件。光释光测年结果表明,该遗址形成于距今22万年前,结束于距今10万年,属于中更新世晚期,是目前陇西黄土高原有确切科学测年数据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不仅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以前古人类在黄土高原西部活动信息的空白,更将黄土高原西部地区古人类出现的时间大大提前。[8]

三、旧石器时代中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早期智人阶段,距今约20~5万年。早期智人体质形态比直立人进步,但仍保留着一些较原始的特征。眉脊发达,前额较倾斜,枕部突出,鼻部扁宽,颌部前突。脑容量较大,大多在1300毫升以上,但脑结构保留了不少原始特征,如脑前部分较小,后脑部分发达,沟回也比现代人简单。[11]70

这一时期,旧石器文化取得了较大发展。在石器工艺方面,早期出现的某些技术,如修理台面的技术,到这一时期已被广泛运用,在石器的加工方面,开始使用“指垫法”。石器的类型增多,功能进一步分化。文化的地区性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人类社会形态进入氏族制的早期阶段,具有较丰富的用火经验,懂得人工取火。骨器的制作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类已懂得埋葬死亡的同伴,墓葬出现了。

甘肃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数量不多,集中分布在陇东地区的平凉市和庆阳市,如泾川县茜家沟遗址、庄头盘顶遗址,镇原县姜家湾遗址、寺沟口遗址和华池县的赵家岔遗址,秦安县大地湾遗址等。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秦安大地湾遗址和夏河县白石崖溶洞遗址的考古发掘,取得了重要发现。

姜家湾遗址位于巴家咀水库西岸、姜家湾的东坡头,属镇原县太平镇南塬村,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达4万平方米。1965年以来,文物工作者先后在此采集到石制品39件,包括石核10件、石片4件、刮削器17件、砍伐器3件、石球1件、有敲砸痕迹石块4件等。在该遗址还发现一件人工痕迹的鹿角,长12.8厘米、底端直径2.5~3.2厘米,尖端有人工打击的痕迹,可能作为挖掘工具使用过。

寺沟口遗址位于蒲河和茹河交汇处的沟沟村,北距姜家湾遗址10公里,属镇原县太平镇柳家嘴村,文物工作者在此采集到打制石器9件,包括尖状刮削器和盘状器。两个遗址所出石器原料以石英岩和硅质岩为主,其他有脉石英、燧石、灰岩、火成岩等。打制石片以锤击法为主,单面打制居多,石片石器占很大比例。石器类型多样,但加工较粗糙,有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等。与石器伴出的有脊椎动物化石,种属有披毛犀、似蒙古野马、真马、扁角鹿、鹿亚科、牛亚科等。[15]

根据地层剖面情况、化石种属和出土石器来看,姜家湾遗址和寺沟口遗址时代相当,遗存面貌同丁村遗址相近,大致属于同一时代,距今约15~10万年。

大地湾遗址位于秦安县城东北45公里处的五营镇邵店村东南,坐落在葫芦河支流清水河南岸的二、三级阶地和相接的缓坡山地上。1978~1984年,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在此连续发掘七年,发现了丰富的新石器时代遗存。1993年冬,在F901保护厅桩基下17米深处发现一件用来砸击石片的锤石,推测为旧石器时代遗存。[16]2002年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兰州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等单位组成的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大地湾遗址周围区域展开多次野外调查,初步发现并确认了一批以石英打制技术制品为特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称之为“庄浪—同心”石器群(距今3.2~1.8万年)。[17]2006年,兰州大学西部环境实验室和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在此进行试掘,发现了距今6万年以来的石英打制技术制品,稍晚于末次盛冰期,又出现了细石器技术。发掘显示,Dadiwan06探方剖面形成于距今6.5万年以来,不仅保存了较为完整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而且保存了晚更新世中晚期到全新世持续的考古文化记录,提供了中国北方从旧石器文化到新石器文化发展的持续记录,表明这里的人类依次经历了原始采集狩猎、先进采集狩猎、早期农作物栽培和成熟农业等四个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18]自2014年8月至2015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新的发掘,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火塘和石制品、骨蚌制品、动物骨骼等,[19]再次确认了大地湾遗址新石器层位下有连续的旧石器时代遗存,从中国传统的以石英、砾石为主要原料的打制石器和碎片,到出现石叶为代表的细石器,再到以陶器为代表的新石器,显示了连续演化的基本特征。本次发掘还提取了大量测年及环境样品,有望建立高分辨率的年代、环境变化和石器文化的基本框架。[17]

2018年,考古工作者在白石崖溶洞遗址采集了1400多件石制品,以石片、石核、工具、断块为主,还有500多件动物骨骼,鉴定出的动物种属有犀牛、野牛、野马/驴,鬣狗和野羊/羚羊,与更新世晚期广布欧亚大陆北方草原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高度相似,犀牛和鬣狗骨骼上有敲击和切割痕迹,确定为人为活动的结果,证实人类活动是洞穴内动物骨骼堆积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当地一位僧人曾无意间在此发现一块带有两颗完整牙齿的下颌骨化石。[20]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兰州大学等单位对该化石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其形成于至少距今16万年前,古蛋白分析显示其与此前只发现于西伯利亚阿尔泰山地区的丹尼索瓦人密切相关,被认定为丹尼索瓦人或其近亲种。[21]

四、旧石器时代晚期

旧石器时代晚期,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晚期智人阶段,距今约5~1万年。晚期智人前部牙齿和面部减小,眉脊减弱,颅高增大。由于世界各大洲的早期智人已有明显的地区性体质形态分化,加上各地区不同的自然选择作用,人种分化形成。甘肃省发现的晚期智人化石具有明显的蒙古人种的特征。

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速度加快,工具的制造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人类的经济生活和艺术也有了很大进步。石器的制作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打片中的修理台面技术和加工上的“指垫法”得到普遍运用,流行间接打击法剥片和修理石器的技术。用间接打击法打制的长条形“石叶”可制作各种类型的复合工具,如弓箭、雕刻器、尖状器、石矛、石刀等。出现了石器工具小型化的趋势,如环县刘家岔遗址出土的石器就具有小型化的特点。此外,在石器工艺中还出现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但未能在生产工具中得到广泛使用。骨角器的制造技术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骨角器的制作中采用锯、切、削、磨、钻孔等技术,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骨、角材料的特性,采用了一套不同于制作石器的工艺,进步的工艺技术还表现在装饰品的制作上。[11]80人类除以天然的洞穴或岩厦作为住所外,还建造房屋作为住所,大多是半地穴式的圆形小屋。人工取火已普遍推广,会用兽皮缝制衣服御寒。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并最终确立了母系氏族社会。

旧石器时代晚期,甘肃地区的遗址数量已达数十处,分布范围从陇东地区扩展到陇右地区、河西地区,遗址东多西少的特征明显,河西走廊地区仅发现1处遗址。目前,已发掘过的遗址有环县刘家岔遗址和楼房子遗址,镇原县黑土梁遗址,庄浪县徐家城遗址,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石峡口遗址等。这一时期,还先后在泾川县和武山县发现了人头骨化石,提供了重要研究资料。

牛角沟遗址位于泾川县泾明镇白家村牛角沟内,地处泾河北岸,面积约7000平方米。1976年,在牛角沟高约40米的坡面台地内曾经出土一不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出土时已经裂开多块,包括右额骨鳞部一小片、右顶骨的大部、较完整的右颞骨、枕骨的大部和左顶骨的一小部。标本呈淡褐色,有一定程度的石化。[22]1984年2月,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认定,泾川人头盖骨代表一个20岁左右的女性青年个体,在人类进化系统上处于晚期智人的地位,人种方面所显示的特征与蒙古人种相符,被命名为“泾川的晚期智人的化石”。[23]出土石器有砍斫器、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球等,多半用石片加工而成,均采用石锤直接打击的技术加工。在各类石器中,刮削器的数量和样式最多,加工一般比较粗糙。尖状器数量少,加工比较细致。1993年,该遗址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4]近年来,有学者综合地层考察、伴生动物化石、石制品研究,认为泾川人化石的真实年代为距今48000~15000年。[25]

1984年夏天,当时核工业部地质队员杨福新等人沿渭河寻找镍矿,在武山县鸳鸯镇西南大林山下的大沟中探寻矿点时,发现了保存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包括基本完整的额骨、顶骨及一小部分颞骨,出土人骨化石的地层为晚更新世的杂色黏土,由于化石发现地点在武山县境内,故被命名为“武山人”,标本由甘肃省博物馆征集收藏。经研究,武山人颅骨属于一青年男性个体。1986年,经兰州大学地理系碳十四实验室测定,绝对年代为38400±500年,是目前甘肃境内发现较早的古人类化石,代表着比山顶洞人原始的早期蒙古人种类型,是旧石器时代晚期居民的代表之一。[26]1987年4月,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在距发现武山人化石约1.2米处的狼叫屲沟中又发现一件古人类头骨化石,经鉴定,是一中年女性的头骨,距今约38000±500年,现藏武山县博物馆。同时发现的还有人的肋骨以及旧石器标本,包括石球、尖状器等,时代均为旧石器时代晚期。2013年,狼叫屲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家岔遗址位于环县虎洞乡半箇城村龚家塬社的刘家岔龙骨拐沟内,地处环江支流马坊川河南岸,面积约2800平方米。1978年6~7月,甘肃省博物馆、庆阳地区博物馆、环县文化馆等部门对遗址进行了发掘,面积达150平方米,发现石制品1022件,数量最多的是石核,还有石片、刮削器、尖状器、雕刻器、砍斫器、石球等,还发现一件角器,由鹿角制成,估计是古人用以挖掘使用的。获得一批脊椎动物化石,有鸵鸟、鼢鼠、虎、披毛犀、普氏野马、野驴、河套大角鹿、赤鹿、普氏羚羊、扭角羊及原始牛、猪等,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萨拉乌苏动物群最为接近,属于晚更新世,从动物化石分析,该地区当时为稀树草原景观,气候较现在湿冷。1981年,该遗址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家城遗址位于庄浪县万泉乡徐家城村南水洛河北岸二级台地上,距水洛河与清水河交汇处约500米,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27]2009年6~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葫芦河流域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并于7~8月进行考古发掘,布1米×1米探方15个,以自然层与水平层相结合的方法自上而下逐层发掘,出土野外编号标本6000余件,包括石制品5500余件、动物化石近600件、磨制骨器1件以及大量筛选所得的石质碎屑和碎骨。石制品原料多选自河滩砾石,以脉石英、花岗岩为主,石器以刮削器和尖状器为主,此外还有砍砸器、凹缺器、锯齿刃器和钻等。动物化石有牛亚科、马科等。徐家城遗址的发掘,为甘肃地区提供了一处经过系统发掘的旧石器遗址案例,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建立甘肃地区中部的旧石器文化序列。[7]

五、结语

甘肃地区的旧石器考古工作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此后,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基本以地面调查采集为主,很少进行田野考古发掘,对旧石器遗址的数量和分布情况有了大概了解,但对旧石器文化面貌和年代序列还缺乏深入认识。

进入21世纪以来,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兰州大学和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密切合作,对葫芦河、水洛河、清水河流域进行了系统调查,并对徐家城遗址、杨上遗址、大地湾遗址、石峡口遗址和白石崖溶洞遗址等进行了科学发掘,这一系列工作,不但建立起了甘肃地区特别是陇西黄土高原中更新世晚期以来的旧石器年代序列(距今22~1万年),也为探讨本地区石器技术发展与古人类的生存适应策略提供了翔实资料。

猜你喜欢
石器古人类甘肃省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甘肃省发布第1号总林长令
甘肃省天水市泰安县桥南初级中学
枕上千秋
世界各地最早的古人类都是谁
“栾川人”中原地区远古人类的一次重要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