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成光,左 文
应用型高校构建“引水灌田”模式的问题探究
杨成光,左 文
(铜仁学院 梵净教育研究院,贵州 铜仁 554300)
将社会服务职能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应用型高校发展的应然选择。应用型高校在发展中要彰显自身特色,必须特别重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模式,抓住国家产教融合契机,将社会服务深化为基本职能,科学合理地引社会服务之“水”,解决好谁来引“水”、引什么“水”、如何“灌田”等问题,构建好“引水灌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高校; “引水灌田”模式; 应然选择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地处黔东武陵腹地的铜仁学院,是2006年在原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2013年,学校确立了应用转型发展道路,将“高素质应用型”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该校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探索构建了“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以下简称“引水灌田”模式)的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职能融合模式(以下简称“引水灌田”模式)。这个被概括为“引水灌田”的模式,是对当前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道路的形象诠释,也是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应然选择。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场重大改革,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大批条件较好的高等专科院校进行整合并升格。此后,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产生了一个新的概念——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这批院校构成了一个新群体,这个新群体成为了应用型高校的主力军。但在对应用型高校进一步分类上经历了一段探索历程。最初,人们把应用型高校全部归结为应用技术型,后来才发现这个归类与我国大多数应用型高校产生的历史和现状不相符合。部分学校是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升格的,应该属于“应用型高校”下位的教学服务型高校。有学者对此作了很好的阐述:“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一是在‘教学’方面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也重视技术技能的传授,尤其强调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应用;二是在‘服务’方面强调全方位服务社会,既有科学知识的服务也有技术技能的服务,既通过培养技术人才进行服务,也通过科技研发进行服务。”[1]当然,无论属于应用技术型大学还是教学服务型大学,都不会改变应用型这个基本性质。国家构建应用型高校群体,加强应用型高校建设,一方面倡导这些学校走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明确了这一群体共同的历史使命,即在服务社会发展中,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应用型人才。
当前,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共育人才,将其提升到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有力支撑。”可以看出,国家层面,已经明确了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历史责任,指明了产教融合的发展方向。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说,“引水灌田”模式是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的应然选择。
首先,应用型高校必须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发挥好社会服务职能。一是要按《意见》的要求,“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体系。”例如,铜仁学院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设置了大数据学院、大健康学院、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等应用型二级学院;紧紧围绕梵净山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梵净教育生态、梵净文化生态、梵净环境生态、梵净林业生态为主体的学科群;根据地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建设了水产养殖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应用型专业,应用型专业占比达70%以上。二是落实《意见》精神,发挥高校科研及人才资源优势,立足地方产业发展需要开展科学研究,及时转化研究成果,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其次,应用型高校必须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开展好“引水灌田”工作。不管是哪一类型的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始终都处于中心地位,“引水灌田”模式就是将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职能融合,更加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这也是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之一。
在我国,应用型高校数量庞大,为培养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问题在于,应用型高校应该如何培养人才,应该走怎样的人才培养途径?
首先,国家对高校类型的调整,赋予了应用型高校重要责任和义务,那就是:坚定不移走应用型发展的道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进入到新时代,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迫切需要一大批应用型人才。但现实情况是,各行各业严重缺乏既具备理论素养又掌握生产技能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高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自然而然地要担当起这个历史重任。
其次,在服务社会中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高校特色发展的最佳选择。绝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在发展初期,对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如何特色发展较为茫然。一是对应用型的具体类型搞不准,在应用技术性、教学服务型等类别上争论不止,探索了相当长的时间。二是在如何形成办学特色上徘徊不前。许多应用型高校从专业设置、教材使用、培养方案到办学模式都照搬研究型高校的做法,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应用型高校植根于地方经济社会,与地方融合度最高,最容易在地方产生重要的影响,发挥引领作用。因此,在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彰显自己办学特色是促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发展的重要选择。铜仁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坚持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道路,与地方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在社会服务中“引水灌田”,树立了“铜仁需求、国家标准”“依托梵净、服务发展”的办学理念,形成了“扎根山区,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办学水平已走在省内应用型高校的前列。
最后,就应用型高校的科学研究而言,必须要注意两点,一是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致力于解决地方发展过程存在的重要问题,真正做到“把文章写在大地上”。二是科学研究成果一定要很好地反哺人才培养。教师把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经验与专业课程教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关于文化传承,应用型高校要特别注重并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吸收地方文化精华,将其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同时利用高校的智力优势,助推地方文化的发扬光大。
由此可见,“引水灌田”模式是应用型高校的应然选择,这是由应用型高校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对应用型高校而言,清楚认识这一点,并按此探索发展道路,意义深远。
应用型高校首先要作好“引水”工程规划,对“引水”中的主要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其中必须找准、抓牢“引水”主体——教师。但是,我国应用型高校基本上还正处在转型发展阶段,有的才刚刚开始转型,为此,要使教师真正发挥“引水”的主体作用,当前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尽快实现教师的转型发展。学校转型教师是关键,教师不转型,不与社会发展融合就不可能引来社会服务之水,就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应用型高校必须要引导教师树立转型发展的理念。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转型发展是时代的要求,是学校发展和个人进步的重要前提,思想上要打破传统的“象牙塔”观念,形成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转型发展新理念,以理念指导行动,促进教师主动从课堂走向社会,形成主动融入社会的应用转型高度自觉。其次,要指导好教师转型发展的具体过程,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发展道路等方面做到真正转型。教师要科学整合教学内容,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局限于教室的传统教学模式,必须拓展教学空间,根据教学需要,组织学生走进机关、学校、企业、农村,深入行业、产业以及各种实训基地,广泛吸收实践营养,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教师要因地制宜,认清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特点,把个人发展与学校转型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找寻适合自身成长的发展道路。应用型高校的绝大多数教师,最好的成长道路是在应用转型中谋发展,在服务社会中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从而成为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专家型人才。
第二,提高教师实践应用能力,着力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要引好水必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种能力主要表现为教师在社会活动、科学实践、生产实践和教育实践的素养和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要特别体现应用型发展特点,有效组织和率领学生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同时,自己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起到专业实践技能示范作用,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应用型高校要高度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将其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按照《意见》要求,加强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制定科学的“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度、评定制度、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制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高标准严要求,激发“双师型”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高水平“双师型”师资队伍,确保有雄厚的师资力量来引社会服务之“水”。
“引水灌田”模式所说之水,是社会服务之“水”。应用型高校在社会服务过程中,涉及面非常宽广,社会服务之“水”,涉及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落实状况,联系着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现实。因此,在引什么“水”的问题上必须要科学选择。学校必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社会服务项目范围,选定恰当的“总水域”。各二级学院要针对不同专业,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要求来划定“分水域”。要把握好涉及“水域”的深度和广度,防止过度“自由泳”而淡化了人才培养的主题。要选择好涉及“水域”的优质“水”,广泛吸收那些有利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社会服务优质元素,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可以将所引的“社会服务之水”作以下具体划分:
1.“自然水”。学生在教师组织开展的社会服务实践课程和项目过程中,必然要涉及社会各个领域,接触各个类型的人群,看到各种社会现象。所以,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学生懂得如何观察社会、认识社会。要让学生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快速发展的步伐,看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巨大力量,看到社会各行各业艰苦创业的历程等等。当然,也要指导学生认清社会中存在的消极现象,懂得如何对其进行辨别和评判。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如何解决社会生活中遇见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如此等等。这些社会现实也许与所进行的课程和项目没有直接关系,但却是社会服务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会资源,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土壤。科学合理地使用“自然水”,不仅能够提高应用型人才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社会服务活动顺利开展奠定基础,而且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应用型人才思想素质的必要方式。
2.“直饮水”。有学者认为“直饮水”是“指师生直接参与社会服务项目实施并在其中得到培养与提升的过程”[3],并且把学生在社会服务实践中直接得到的培养,生动地描述为“就像一位口渴的人直接站在汩汩的泉水边,酣畅地享受水的润泽”[3]。这个解释很是到位。在实践课程和服务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组织下参与了每一个环节,亲身体验了每一项工作,直接获得了课程和项目设置的实践知识和技能锻炼。这种“直饮水”是社会服务之“水”的主要内容,教师需要特别重视,并让学生得到很好地“饮用”。因为,它是“引水灌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点,是学生在教室课堂上饮用不到的,饮用这种“水”不仅仅是“酣畅地享受水的润泽”,也是助推学生成长为合格应用型人才的珍贵财富。
3.“桶装水”。所谓“桶装水”是指学校和教师对社会服务中人才培养资源的积累。就教师而言,首先,教师在进行社会服务实践课程和项目之前,必须深入社会,把有关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对服务对象进行深入地调查研究,从而制定出科学的社会服务方案,为服务工作和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在服务工作中,教师对整个过程作详细记录,注意收集各种信息,特别是总结好工作经验和存在的各种问题,提高社会服务指导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最后,在每一次社会服务实践课程和项目完成后,教师及时撰写社会服务案例,甚至还可以撰写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作为进一步抓好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工作的资源储备。就学校而言,一方面要全面宏观掌握学校社会服务培养人才情况,研究总结工作经验和不足,明确工作方向,制定工作措施,为社会服务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有利的保障;另一方面,要建立社会服务人才培养资源库,将教师在指导学生社会服务和培养人才的实践基础上撰写的论文、调查报告、工作案例等编辑成册收集入库,使之成为教师在实践中和课堂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源泉。
首先,各专业要在学校办学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可行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案时要特别注意三点:第一,要坚守大学根本,符合本科教育的一般规律,保证本科层次人才目标不动摇。一定要将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高职高专的技能型人才目标区别开来,人才培养目标及层次变化会倒逼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化,不能一讲应用转型就丢掉了“本科”属性。第二,要恰当调整课程结构,增加实践教学课程比例和课时量,保证社会服务之水能合适地进入人才培养之田。第三,要根据学校和地方发展特点,开发社会服务项目课程,丰富应用型人才培养资源,拓宽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其次,要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意见,并对人才培养方案所要求的条件给予保障。这个意见一定要在宏观上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同时又要体现专业发展目标和特色,既不能偏离根本另行一套,也不能照抄照搬。
对于教师而言,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力量,无论是通识课程还是专业课程,教师都必须充分利用社会知识特别是当地的相关实例,将其与讲授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接地气,充分体现生动性、现实性和时代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和项目需要,制定好教学计划和活动方案,选择恰当的地点和素材,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为主,增强教学效果。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要特别注意将应用研究成果运用于课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参加自己的应用型研究项目,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在社会服务中指导好学生团队和个人的科学研究,带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开展科研活动,教会他们如何“在大地上写文章”。
[1] 侯长林,罗静,叶丹.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J].2015(4):61-69.
[2]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全文)[EB/OL].[2020-04-13]http://www.qstheory.cn/llqikan/2017-12/03/c_1122049424.htm.
[3] 罗静,侯长林.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反哺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高等教育,2020(5):21-22.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Water Diversion for Irrigation” Mode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YANG Chengguang, ZUO Wen
( Fanjing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 China )
Integrating the social service function into the training of applied talents is a natural cho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how th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development,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must pay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mode of “drawing water from social services and irrigating field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seize the opportunity of national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deepen social services into basic functions,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draw water from social services, solve the problems of who draws water, what kind of water needs to be drawn, how to irrigate fields, etc., and construct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water diversion for irrig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water diversion for irrigation” mode, natural choice
G640
A
1673-9639 (2020) 03-0060-05
2020-04-27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贵州应用本科校政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构建研究”(FIB170508)。
杨成光(1965-),贵州德江人,教授,人事处处长,研究方向: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左 文(1987-),贵州安顺人,讲师,社会服务科科长,研究方向:幼儿园教育评价。
(责任编辑 王立平)(责任校对 陈昌芸)(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