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北平 赵鹏旭
(中共开封市委党校,河南 开封 475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描绘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如何让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成为各地认真思考的问题。乡村振兴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套路,各地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乡村振兴之路。
2018年,国家统计局农村司组织全国省(区、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开展了“乡村振兴之路” 调研活动。全国共调研了1 103个村、填报11 979份有效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带动力弱,缺乏对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的激励机制;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受到冲击,成为基层政府抓“乡风文明” 的难点;三是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深,乡村振兴缺乏内生动力;四是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仍是短板[1]。2019年9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信阳新县考察时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不要搞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传统村落改造好、保护好。”[2]
对革命历史资源进行重点挖掘和整合,要激活革命老区人民的红色记忆,激发老区人民的自豪感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激情,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助推乡村振兴。杞县地处中原,人杰地灵,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杞县留下了一批珍贵的红色遗迹(遗址),是河南14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目前,拥有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场馆等共计50 处,其中具备保护条件的革命遗址有15 处。这些红色资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的一部分,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探索挖掘杞县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助推杞县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3]各地区各部门编制乡村振兴地方规划和专项规划或方案要有前瞻性,围绕市镇建设做规划,围绕产业发展做规划,围绕特色行业做规划。相关资料显示,河南近4.58 万个村庄中仅有43%的村庄编制过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规划。为改变“村庄改造大拆大建,村庄规划千篇一律,村庄建设千村一面”的现状,2019年7月15日,河南省召开全省“乡村规划千村试点” 工作启动仪式,遴选确定1 188个试点村庄和1 517名优秀规划设计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4]。杞县有14个村庄入选,属于极少数,而未入选的村庄是不能坐等的。在全市规划的大框架下,条件相对较好的乡镇已经行动起来,在本辖区内进行了规划探索,其余乡镇不能坐等机会,需要学习试点村庄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同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拥有的资源禀赋进行科学规划。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乡村振兴的关键是实现组织振兴,加强农村党建,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服务力。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在建制村为基本单元设置党组织的基础上,创新党组织设置”的要求,可结合杞县实际情况,探索新的基层党组织设置。比如:杞县的某些革命遗址或遗迹分布在几个相邻的村庄,挖掘红色资源则需要几个相邻的村协调推进,可尝试合并村支部,成立联合党总支,总支部书记由乡镇下派公务员担任或由第一书记担任,既能全力以赴搞党建,促发展,又能制约家族势力影响,还能较公正地处理不同村之间的利益关系。
文化没有经济的支撑盘活不了,有经济没文化会丢失乡愁味。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实施“乡村旅游+ 红色文化” 战略,围绕红色文化做文章,杞县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资源。譬如:睢杞战役之桃林岗阻击战是解放军历史上著名的十大阻击战之一,桃林岗阻击战共歼敌5万余人,取得了中原战场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胜利。
首先,挖掘、整理杞县的革命遗址、遗存。对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革命遗址要尽快申请为文物保护单位;对已遭到严重破坏的革命遗址要树立纪念标志,简述相关历史故事和人物;对影响较大且尚有保护条件的遗址要科学规划和保护,投入资金建立纪念场馆,推进平面展示向半景、全景式展示转变,向声光电全新演绎转变,有力增强现场感,提升传播效果;并挖掘依附在这些遗址上的史料证据,包括革命人物故事、历史文物、战斗故事、亲历者故事等,打造一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辟红色旅游线路。
其次,加强新媒体宣传。在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宣传的基础上,要运用好新媒体技术,开展“互联网+ 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如编排红色戏曲、制作红色文化宣传片、建设网上展馆等。互联网的开放性和宣传手段的丰富性,将会极大拓展红色文化教育的受众,并激发受众到实地参观学习的兴趣,从而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再次,在固定节日开展纪念活动。比如:每年清明、八一举行纪念祭奠活动,让人们牢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以红色文化激发村民乡村振兴原动力,立志脱贫奔小康,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也让每位来此生产、生活、旅游观光的人们,既能体验到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又能从精神上得到教育和洗礼。
最后,培育完善相关业态。从旅游的六要素来讲,发展红色旅游同样需要培养相关业态。利用游客回归自然的天性,发挥乡村绿色生态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发展田园农业,挖掘民俗文化,打造特色民宿,做精地方特产,吸引城镇居民来学习、体验、生活、养老和观光,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升级也促使旅游业提供更丰富、更高层次、更深层体验的旅游产品,促使旅游与文化的融合。2018 年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批准设立,文化和旅游业进入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时代。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中国古人早就推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的修为理念,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一种趋势。在旅游体验中获得文化体验,在文化活动中增进旅游享受,已成为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面。文化和旅游优势互补,在融合过程中取得“1+1 >2” 的产业叠加效应,形成以文化丰富旅游内涵、提升旅游层次、增强旅游魅力,以旅游传承交流文化、带动文化产业、促进文化繁荣的良好格局。不可否认,一些地方出现了滥用文化、无序竞争、经济效益至上的不当行为,从长期看是对文化旅游业的伤害,也为杞县做红色文化旅游提供了前车之鉴。
不同地区为了经济的发展,挖掘本地的文化资源大力发展文化旅游,这本无可厚非。可有些地方出现了滥用文化、夸大宣传、生搬硬套甚至无中生有的操作,结果往往适得其反。红色文化历史性比较强,人物、事件、标志物、遗址遗迹、纪念地等容不得半点虚假宣传,更不能无中生有。杞县要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深入挖掘、抢救和保护,只有做好这些基础性工程才能更好地弘扬和利用并与旅游业实现融合。
挖掘整理杞县红色文化资源要拥有广阔的视野和纵深的思维,既要突出杞县革命历史在全省乃至全国革命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影响力,又要对全县范围内的红色人物、事件、遗址遗迹、纪念地等进行分类梳理,突出各地的特色,实现错位宣传和发展。比如:杞县第一个共产党员的马沛毅、杞县的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杞县特别支部、何寨何家祠堂、大同学校、新四军游击支队随营学校、豫东战役之桃林岗阻击战遗址,等等,杞县要深挖各自的特色,错位发展,进而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红色旅游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化旅游,它承担着保护和利用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强化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锻造民族精神和塑造社会价值观、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发展红色旅游时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让游客通过参加红色旅游真正感受到革命历史文化,领略革命历史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