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参诗歌中的西域风光与战事纪实

2020-01-10 00:28孙美萍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岑参西域战争

孙美萍

(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北京 100089)

一、岑参诗歌中的西域风光

关于岑参的生卒年并没有明确的定论,在其50年左右的生命中,岑参两赴西域,留下了大量关于西域风光的记载。据闻一多考证,天宝八年(公元749 年),岑参为右威卫录事参军,在高仙芝麾下任掌书记并随赴安西,至天宝十年(公元751 年)还长安。天宝十三年(公元754 年)充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并于当年赴北庭,至至德二年(公元757 年)还长安。岑参在西域范围内到过安西、武威、轮台、北庭、晋昌、酒泉等多地,他将当地的地理环境与风俗习惯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后世了解西域早年的地理与历史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本文拟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进行分析。

作为重要的驻守据点,轮台多次出现在岑参的诗歌中。轮台现今位于新疆乌鲁木齐附近,唐代属北庭州,是丝绸之路的要冲。《新唐书》记载:“诏焉耆、龟兹、疏勒、于阗征西域贾,各食其征,由北道者轮台征之”[1]6230,“开元盛时,税西域商胡以供四镇,出北道者纳赋轮台”[1]6265。轮台是唐朝丝绸之路北道的唯一征税点,位于北道的重要位置。由岑参的记载可知,轮台应位于天山附近。“异域阴山外”(《首秋轮台》),“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前句中的阴山即指天山,从以上两句可以看出,天山相对于轮台的距离应该是在远望的视野范围之内。同时,轮台当地的气候环境极为恶劣。第一个特点是风雪多,如“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第二个特点是植被萧条,如“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轮台即事》);第三个特点是动物稀少,如“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首秋轮台》),“交河城边飞鸟绝”(《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植物萧条与动物稀少可能都是当地气候寒冷所导致的结果;第四个特点是语言文字与中原有很大的差别,如“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轮台即事》)。

岑参诗中有许多关于西域著名景致的描绘,其中一处景致就是火焰山。火焰山今位于吐鲁番盆地的北缘,在唐代处于丝绸之路北道。通过岑参的诗歌可知火焰山位于赤亭口附近:“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云歌送别》),“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赤亭口即今新疆鄯善县东北七克台镇附近。火山的重要特征是燃烧时炎热无比,产生浓厚的火云:“赤焰烧虏云,炎氛蒸塞空”(《经火山》),“火山五月火云厚”(《火山云歌送别》)。极高的温度与强大的火云导致飞禽丝毫不敢靠近:“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火山云歌送别》)。通过岑参的诗歌,我们至少可以确定火焰山在唐代已处于燃烧状态,这对现代的火焰山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此外,岑参诗歌反映了丰富的西域民族风情,尤其是西域乐舞。首先,岑参诗歌中有大量关于胡地乐器与歌曲的记载:“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琵琶横笛和未匝,花门山头黄云合”(《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横笛惊征雁,娇歌落塞云”(《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歌》)。通过这些记载可知,胡琴、琵琶、羌笛、胡笳等是当时西域地区的典型乐器,同时有专门的胡地歌曲与这些乐器相伴,这些曲乐可以用于个人消遣,也可做宴饮友人时娱乐或助兴之用,亦可用于庆祝战争胜利。其次,岑参的《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描绘了西域的舞蹈特色,岑参在题目后注“此曲本出北同城”,可知这支舞曲可能出自西域北地的小城。通过“莲花旋”“回裾转袖”“左鋋右鋋” 等动作可知此舞蹈应属胡旋舞一类,此类舞蹈产生于西域旷远雄奇的地理环境与战事频发的历史条件下,搭配的曲乐需高亢昂扬,类似《出塞》《入塞》曲,中原地区的《采莲》《落梅》等乐曲无法搭配此类舞蹈。“此曲胡人传入汉,诸客见之惊且叹”,这支舞曲由西域传入中原,是中西音乐交流史中重要的一部分。岑参以亲眼所见之舞为基础进行记载,真实再现了胡旋舞的动作与姿态,为研究西域舞曲提供了重要史料。

二、岑参诗歌中的战事纪实

岑参诗歌的写实性除表现在对西域风光的记载上外,亦表现在对西域战事的记录上。岑参经历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三朝,其在西域时期主要是唐玄宗在位时期。因此,岑参的诗歌较真实地展现了唐玄宗时期唐朝与西域的战事争端,极大地补充了史书记载的不足。下面笔者参考历来学者的研究试对岑参几首经典的战争诗进行整理陈述。第一首是《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以下简称“《走马川》”):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关于《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这首诗具体描绘的是哪场战争历来有不同的说法,赖义辉认为这首诗作于天宝九载(公元750 年),与《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样所记载的同是高仙芝讨石国之战[2]。而从题目来看,此诗的主人公定是“封大夫”即封常清,不可能为咏高仙芝讨石国。马茂元认为,此诗所吟咏的是封常清西征之战,但没有明确是哪场战役。他认为岑参并未赴战,而是留守营中,故作诗以送封常清[3]246。有学者同意岑参留守之说,同时指出诗歌所咏是天宝十三载(公元754 年)封常清征伐大食或依附大食的中亚诸国之事。根据《新唐书》(地理七下),宁志新认为“雪海”位于拔达岭(今新疆乌什县西北的别迭里山口)与热海(今伊塞克湖)之间,而且“雪海” 方向与大食东侵所及的地理位置相合[4]。另有学者指出诗歌所咏之事乃封常清天宝十三载(公元754 年)西征阿布思余部。北庭节度使程千里于十三载三月斩阿布思之后,阿布思数千麾下仍在北庭西北。十三载三月之后,封常清代程千里为北庭节度使,为解决阿布思余部不稳定的现象,故而征之[5]324-330。

由于缺乏明确的史料证明,难以对诗中所咏战事加以绝对论断,但从诗中可知此次战争发生于天宝十三载(公元754 年)封常清被封为御史大夫之后,作战时间为九月,走马川为岑参送行之地,征战方向为轮台以西,双方兵力悬殊,封常清军队取得胜利。因此,上述的征伐大食或依附大食的中亚诸国说以及西征阿布思余部说似乎都具有一定的道理。虽则不能论断究竟是哪次战争,但可以知道此次战争真实地存在于唐朝历史中,随着更多史料的出土,或许能够明确战争的具体所指。

再来看岑参第二首经典的战争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以下简称“《轮台歌》”):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部分学者认为,《轮台歌》与《走马川》所歌咏的都是同一次战争,但从本诗描述来看,其与《走马川》所记应不是同一次战争。首先,两次作战的季节不一样。《走马川》中明确指明其时为九月,“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战马在行军作战中出汗并结冰。而《轮台歌》中写“沙口石冻马蹄脱”,在这次战争中马蹄直接冻脱,定为严冬。其次,两次战争的出兵时间不一样。《走马川》中写“半夜军行戈相拨”,出兵时间为半夜,而《轮台歌》中出兵时间为清早,即“平明吹笛大军行”。再次,两次战争中对方的实力不同。《走马川》中虏骑“闻之应胆慑”“短兵不敢接”,处于弱势;而在《轮台歌》中虏兵的实力明显比前者要强,“虏塞兵气连云屯”,因此,需要“亚相勤王” 承受更多的“苦辛”。

关于此诗所咏对象亦有不同意见。闻一多认为此诗所歌咏的是天宝十三载(公元754 年)冬封常清破播仙之战[6]120。有学者则根据“金山西” 方向认为诗中所描绘的是封常清征伐西突厥突骑施部之事[7]。亦有学者认为诗歌所歌咏的是封常清征伐北庭之北与金山之西的突厥族葛逻禄[4]。关于封常清破播仙之事史书失载,闻一多认为天宝十四载(公元755 年)十一月封常清还京,而诗中的征伐发生于冬天,故其必于十三载冬征伐播仙。但从《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一诗来看,诗中出现了“霜” 与“雨”,似与《轮台歌》中的战争环境并不相符。因此,并不能断定《轮台歌》所描绘的征伐对象一定为播仙。根据诗中的地理位置与方向来看,征伐突厥族的可能性较大,但具体是哪一个部落一直存有争议,尚待进一步考证。

下面来看记载封常清讨播仙的战争诗《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

其一:汉将承恩西破戎,捷书先奏未央宫。天子预开麟阁待,只今谁数贰师功。

其二:官军西出过楼兰,营幕傍临月窟寒。蒲海晓霜凝马尾,葱山夜雪扑旌竿。

其三:鸣笳叠鼓拥回军,破国平蕃昔未闻。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

其四:日落辕门鼓角鸣,千群面缚出蕃城。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其五: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万箭千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其六: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共有6 章,所记为封常清讨播仙之事,大多数学者认同此次战争发生在天宝十三载(公元754 年)。播仙为旧时且末城,在楼兰国西方。《新唐书》对其有记载:“又西经特勒井,渡且末河,五百里至播仙镇,故且末城也,高宗上元中更名。”[1]1151播仙当时处于吐蕃势力范围内,所以封常清征伐播仙实则是中原与吐蕃的一次对阵。玄宗时期,吐蕃势力正值强大,范文澜指出:“吐蕃是中唐时代西方的劲敌,夺唐地最多。”[8]326由此可见,当时封常清征伐播仙之战对于唐朝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表现了两军的激烈对战与封常清军队的英勇,对于封常清讨播仙这一历史事件来说,此诗是对史书的重要补充。

与前两首相比,此诗格调尤为昂扬激越。第一组诗直接写出战争的胜利,从“捷书先奏未央宫”可知朝廷对于此次战争的重视。第二组诗点明军队的前进方向与作战环境,“官军西出过楼兰” 正是前往播仙的方向,同时,从“晓霜” 可以看出此次战争应不是严冬时节。第三组诗写班师回营的气势之盛,通过“鸣笳叠鼓” 可知其时已有通过鸣奏乐器来庆祝战争胜利之传统。第四组诗写播仙方投降,封常清取得胜利。战争结束于日暮时分,晚上封常清军队还在返回营地的途中,“云”“月” 再次证明此次战争的季节不是严冬。第五组与第六组诗追述战斗场面,军队连夜战斗,蕃军惨败,“蕃军” 再次说明对方即为吐蕃。同时,触目惊心的战斗场面也反映了当时中原与西域战争的必然性与残酷性。《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6 组诗雄浑壮美,意义深远,为后世了解封常清讨播仙之战提供了重要信息。

结语

岑参两赴西域,在西域的时间有数载之余,其西域诗歌慷慨激扬、庄重豪伟,陆游读罢岑参诗曾叹曰:“诵公天山篇,流涕思一遇”。可见,岑参在诗歌中真实重现了旷远雄奇的西域世界。岑参诗歌的写实性主要表现在对西域风光与战争情况的记录上。首先,岑参的诗歌展现了大量的西域风光,涉及环境气候、地理景致、植物物种、音乐舞曲等多方面内容,不仅具有诗歌美学方面的意义,而且在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方面更是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作为右威卫录事参军与节度判官,岑参详细记载了在西域期间中原军队与西域各族间的战事情况。通过岑参的诗歌,我们可以判定一些战争发生的时间、季节、方位与征伐对象等,这对于研究唐朝与西域的战争情况具有重要历史意义。西域多地位于丝绸之路要冲,唐朝与西域往来互动频繁,而许多事迹史书失载,在这种情况下,以诗观史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岑参诗歌中有大量关于西域的描绘与记载。因此,岑参诗歌对于唐朝的西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猜你喜欢
岑参西域战争
张骞探西域
未来战争我们最强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被风吹“偏”的战争
山房春事(其二)
班超出使西域
他们的战争
西域散章
又恨又爱是岑参
又爱又恨是岑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