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立华
传统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精神源泉。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31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博大的治国理政思想、德行教育、人生伦理哲学等重要内容,这些思想精髓始终浸润于中国文化发展壮大之中,贯穿于中国道路的历史形成之中,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源源不断地输送精神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我国56 个民族、14亿人民紧紧地团结在一起,筑牢民族精神,共建美丽家园。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与灵魂,更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基石。
道路的选择决定国家的根本方向,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抵御外族入侵、推翻三座大山、解放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施改革开放、建成小康社会、复兴中华民族,在实践中终于走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这条道路扎根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传统文化为中国道路提供了包罗万象的文化基因,学派众多纷呈,学说丰富多彩,思想相互碰撞,观念兼容并包,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道路自信在其文化属性上得益于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创新的活水之源和开拓进取的深扎之根,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发展实际要求相结合,持续创新发展,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提升文化自信共识,在此基础上更加坚定道路自信,推动中国道路的繁荣发展。
爱国主义是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主题,它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不同的历史时代,具有不同的思想内涵。在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中,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推崇的高尚情怀,爱国情怀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既往开来的精神支柱。爱国主义其实质就是一个民族的自尊、自信、自爱,而提高民族自尊、自信、自爱的思想基础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爱国报国”思想。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是中华民族得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多少先进人士展现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凝结成国家、民族的脊梁,也是我们爱国主义最终的源泉和归宿。
近代以来,中华儿女面临民族危亡时刻,在爱国情怀的感召下,他们前赴后继、舍身取义,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五四运动,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党的领导下开展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并建立了第一支坚强的革命军队,传播革命火种;九一八事变,侵华日军侵占中国东北,又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民奋起抵抗,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掀起了抵御外族侵略的高潮,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单方撕毁《双十协定》,发动内战,中国共产党带领军民奋勇斗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通过三大战役、横渡长江、解放南京,基本宣告国民党统治的覆灭,中华民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上,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支撑,正是这种情怀凝聚着亿万中华儿女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动因,他们同仇敌忾,共同抵御,为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懈斗争。为了自救,实现中国人民的民族独立,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在黑暗中苦苦探索,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3]585中华民族之所以具有顽强的毅力,能够走出苦难、走向胜利,最深厚的基因就是爱国精神。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勇往直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勠力同心,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带给中国人民光明和前景,成为鼓舞中华民族自力更生、继往开来的重要力量源泉,修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中国道路。
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中,勇于担当一直都是中华儿女优秀的民族品质,担当更能展现出炎黄子孙优秀的民族精神。担当意识在先贤的思想、行为当中不断得以展现、传承和升华,使得“勇挑重任、担当大义”成为了中华儿女的强大精神基因,自古以来中华儿女就具有敢于担当,敢于挺身而出的民族气节。这种担当的民族品质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中得来的,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中得来的,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承担起建设新中国的重任,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通过“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使得社会主义制度得到基本确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安康而拼搏奋斗。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中国再次发生深刻变革,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用历史担当的责任感,继续探索新的发展道路,义无反顾地带领人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踏上了新征程。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进一步夯实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建设根基,使我国成功地迈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道路。
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中国历史的创造者,他们从不缺少担当,努力地为国家强盛而持续奋斗,因为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优秀品质,是中华儿女的民族气节,是一直被传承和延续的,是永恒的精神。中国共产党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己任,将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永挑在肩。勇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历史担当贯穿于执政兴国、治国理政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舍我复谁”的担当品质不断描绘出一幅气势恢宏又绚丽多彩的画卷,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在世人面前。
在前行的道路上,中华民族饱受压迫和磨难,但之所以能够坚忍不拔,从根本上说就是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深深的烙印在中华儿女的思想中,一直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炎黄子孙为了繁衍生息,开垦种田,百折不挠;为了当家作主,抵御外族侵略,奋起抗争,坚贞不屈;为了幸福安康,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砥砺前行。自强不息的民族风骨一直激励着中华儿女在困境中崛起、在逆境中奋进,成为强大的精神支柱。自强不息精神一直被传统文化滋养,我国内容丰富的经典文籍、百花齐放的思想流派、形式独特的文化艺术都能够使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得以体现和升华,激发中华儿女的信心和斗志,为国家的富强不断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全面深化改革,加速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中国人民抓住发展机遇期,加快前进的步伐,建设社会主义强国。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成功进入新世纪,推动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尊重实践,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以人为本是核心立场,全面协调可持续是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的科学发展观,为推进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资源。自强不息精神,就是奋发图强、独立自主、孜孜不倦、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体现在个人价值方面,就是自我超越、持之以恒;体现在社会价值方面,就是锐意进取、革故鼎新;体现在国家价值方面,就是发愤图强、民族振兴。[4]在新中国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各族人民用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一直引领中国走向富强。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基因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力量,是中国人民坚强不屈、金石可镂、昂扬奋进的精神动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已经融入到华夏儿女的内心和灵魂。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熔铸成中国特色发展道路,强国富民,提升经济总量,推动我国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
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历程中,改革创新一直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重要思想指引,是推动中国人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自我完善的重要法宝。传统文化为改革创新思想提供了成长土壤,在中华文明发展历史中,改革创新可能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中华民族通过不断地改革创新实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自我革新。革故创新思想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改革创新思想引导中国人民求新、求变、求强,果敢地破除陈旧思想和老套做法,勇于探索新的理念和新的发展模式,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变革提供了文化依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注重对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等方面改革,高度重视改革创新,提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五大发展理念”等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对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创中国发展的新局面,按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发展和完善,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最重要的理论创新,是国家指导思想的时代精髓。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使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勇于创新,奋发有为,为“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努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勇往直前。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改革开放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全面深化改革思想的指引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傲人的成绩。我国综合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国际地位获得前所未有的提升,国家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推动器,习近平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5]国家在科技、人才、文艺、军事以及理论、制度、实践等方面全面创新发展,不断提高内生动力。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宏伟目标,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奋斗方向,凝聚了力量,树立了自信。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坚持改革创新的思想作指引,与时俱进,持续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创新发展的理念,不断在理论制度、科技人才、教育文化、工业军事等方面改革创新,不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