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困境探析与突破

2020-01-09 19:41
科技和产业 2020年4期
关键词:生物医药吉林省生物

赵 奚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 软科学研究所, 长春 130033)

1 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现状

吉林省生物产业资源、技术优势明显,多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尤其在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产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一批生物制药企业逐渐形成规模,具有很强的成长性,生物制药产业作为吉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优先培育和发展。

1.1 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生物产业已经成为吉林省发展速度最快、质量最好、潜力最大的行业。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已经形成了以通化和长春为核心的两个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区域,以梅河口、延边、辽源、白山、吉林和四平6个医药为补充的特色产业基地。截至2018年底,通化、长春和吉林分别以280.1亿元、186.2亿元、165.6亿元位居吉林省内各城市医药制造主营业务收入规模排前3位,产值占全省比重分别为31.15%,20.71%,18.41%,共70%以上。

1.2 产业链不断加强

吉林省生物医药种类从最初单一疫苗领域发展到涵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干细胞等诸多领域,产品优势突出。在基因工程领域,金赛药业2005年上市亚洲第一支生长激素水剂,2014年上市全球第一支聚乙二醇长效生长激素,2015年上市国产第一支重组人促卵泡激素,2016年上市全球第一支生长激素隐针电子注射液,拥有国际唯一的长效、水剂、粉剂三大系列重组人生长激素生产基地。在疫苗领域,生物制品所、长春祈健、长春百克等生产的水痘疫苗产量占全国总量的90%。在干细胞领域,吉林省拥有的干细胞、免疫细胞研发与应用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吉林中科生物是国家批准的国内唯一可以开展成熟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企业。

1.3 产业集聚效应日益突显

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生物制药企业23户,比“十二五”末增加6户。其中,生物制品所、长春祈健、长春金赛、长春百克等12户骨干企业都集聚在长春市。通化东宝、康元生物、正和药业、惠康生物等5户企业集聚在通化市。目前,吉林省已形成长春、通化两大国家级产业基地,产业集群集聚发展水平逐渐提升。

1.4 产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吉林省生物制药产业的整体研发水平显著提高,正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生物制药重要研发基地。截至2018年底,吉林省先后组建1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重点实验室,15个科技创新中心,将技术创新与企业研发相结合形成医药创新体系。吉林省作为我国生物技术产业的发源地,产品种类涵盖菌苗、疫苗、单克隆抗体等诸多类型,占全国现有生产品种的63%。在国家已经批准上市的 25 种基因工程技术产品中,吉林省能够生产其中的11 种;全国 35 种疫苗产品中的 26 种可在长春生产,长春已成为亚洲重要的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生产基地。

2 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困境探析

在新一轮产业技术变革和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布局热潮中,吉林省产业发展受到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

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吉林省372户医药企业中,只有23户是生物制药企业,且大部分为疫苗生产企业。其中20亿以上规模企业只有通化东宝和金赛药业。数量少、规模小、同质化倾向严重是产业结构突出制约因素。同时,企业主体创新作用不够突出,拥有核心技术的创新品牌、知名品牌总量较少,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难以形成具有较大规模与实力的创新体系和产业链条。

2.2 技术创新能力不强

吉林省在生物制药方面有较强的研发能力,但现阶段科研投入比例结构失调和基础研究投入较少。政府在进行科研投入时往往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对长期发展的重视程度低,因此对基础研究的投入较少。基础研究是对未来的投资,长期政府和企业都倾向于应用研究,过于重视二次创新。使源头知识创新严重滞后于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需求,导致吉林省的生物医药产业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

2.3 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生物制药产业是医药产业中技术要求最高、设备要求最好的子行业,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药品种,从研发到最终上市销售需要巨量资金投入(至少五千万铺底),而且研发风险特别大,成功率不足10%,投入高、风险大、回报时间长是造成生物医药行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生物制药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信贷融资难问题加剧。

2.4 产业融合不充分

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在产业体系的建立上过分依赖于医药工业,而忽视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医和药分家、医药产业和生物技术产业分家,生物医药产业涉及到的领域较为单一,医药和生物技术这两大部分没有充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存在受地域局限开放程度低、观念相对滞后等问题,因此生物技术产业对医药制造业发展的支撑服务功能也尚未显现出来。

3 吉林省生物产业困境突破着力点

吉林省生物产业发展应采取“高端化、市场化、创新型产业集群”特色发展路径。

3.1 打造生物产业平台体系

第一,建设产业发展平台。在医药走廊六个节点城市,按照产业定位,全面推进特色园区建设,把特色园区建设成为生物医药产业的承载区、创新成果的集聚区、创新服务的密集区、引领发展的示范区。优先支持通化国家医药高新区、长春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药品安全示范区、国际内陆港务区和国家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医药产品第三方检测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各类要素向产业园区集聚。加快推进辽源、梅河口、白山和敦化医药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重点支持先进技术、关键技术的引进应用与技术升级改造,创建一批管理规范、环境友好、特色突出、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

第二,建设产业孵化平台。加快推进创制药孵化基地、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等基地建设和孵化能力,提升基地承载能力和孵化水平。突出园区主导产业特色,引导园区企业抓好重大项目储备与投资,加快企业异地改造进驻园区进程,有针对性地引进域外企业通过并购、控股等方式参与基地建设,扩大园区集聚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3.2 加快企业培育和项目实施

第一,加快大企业集团、骨干企业发展和新兴企业培育。扬长补短,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提高生物产业集中度。以生物医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和小巨人企业为重点,发展壮大一批骨干企业,加快培育一批新兴企业和微小企业。

第二,加强大项目、大品种培育。加快推进投资超3 000万元、2025年前能够投产的医药艰难康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加快培育单品种年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品种。加强生物医药领域驰名商标、地理标志商标、吉林省名牌产品的培育、认定和保护工作,培育大品牌。

第三,加快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步伐。优先将生物医药企业纳入上市挂牌培育体系,积极推动生物医药企业上市。推动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和吉林股权交易所挂牌交易。以科创板设立和试点注册制为契机,加快推进科创板企业培育。

3.3 加强创新驱动和产-学-研-用结合

第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与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组织广泛合作,按照共建共享原则,探索建设专业化的新型研发机构,提升科技创新综合服务能力,吸引更多科研机构和创业投资者,孵化一批优秀科研成果。加快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建设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广泛合作的优势,发挥企业优势。

第二,完善 “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学校和各类研巧机构联合建立产业技术联盟,形成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依托吉林省的高校资源和科研能力,将有关科技计划和产业化项目向高校开放,鼓励先进技术在产业中的应用,支持高校与企业建立研发中心,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平台,培养示范园区,使产业创新成果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完善生物产业“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作用。

3.4 建设国际生物产业合作区

第一,加快国际医药产业合作区建设。深入融入“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和亚太经济圈,立足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发挥俄罗斯土地、港口等优势,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加工等产业,探讨建设中俄跨国医药产业生产加工基地的可行性。

第二,加快推进吉澳中医药产业合作区建设。深化吉林省与澳门特别行政区中医药产业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国际培训、人才培养、国际贸易等多层次、高水平交流与合作,推动较优质医药产品和技术进入葡语系国家、欧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

3.5 建设产业融资平台体系

第一,拓宽投融资渠道。通过省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投资运作,支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支持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上市企业通过配股、增发、非公开发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扩大融资规模。引导支持和符合条件的生物医药企业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进行低成本融资。

第二,创新科技金融模式。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加大对医药企业的信贷支持。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贷款业务,有效解决生物医药领域小微企业和专利发明人融资难等问题,加速专利成果转化。

第三,发挥产业资本的主动性和市场机制的主导性。打破产业资本的行政界线,积极鼓励产业走廊内产业资本自由流动,及时解决走廊内部个别企业流动资本不足的问题。支持和鼓励走廊内医药企业并购重组,引进国内外战略性资本整合吉林省生物产业资源。

3.6 完善产业创新服务体系

第一,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借助医药健康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专利信息技术展示交易中心等专业服务平台,结合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力量,加快推进技术、成果、人才等创新要素向医药健康企业流动,为优秀成果在产业走廊快速转化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方位服务。建立激励机制,加快医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外包研发成果、引进关键技术或购买和新专利在本地转化。

第二,推动创新资源共享。整合各类创新服务资源,通过政府引导和扶持,提高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中试中心、院士工作站的公共创新服务效率。鼓励和支持大型医药动物试验中心、药品检测中心、医药临床研发外包(CRO)等第三方专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搭建药品、保健食品文号转让平台,提供产品转让信息和政策咨询指导。

猜你喜欢
生物医药吉林省生物
湖北恒玖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苏州浩欧博生物医药销售有限公司
全球生物医药发明专利 TOP100榜单公布 鲁南制药全球排名59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苏州高新区:加速驶向医疗器械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千亿级”新蓝海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第12话 完美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