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凤凰县局(分公司),湖南凤凰 416200)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健康观念持续增强,卷烟的安全性倍受关注,烟草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需求愈加严格[1]。我国烟叶生产过程中,长期施用化学农药是造成烟叶农药残留超标的首要因素,减量降残和烟叶的提质增效,是当前和今后烟草病虫害防治的主攻方向[2]。因此,推进烟草绿色生产,采用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势在必行,也是烟草行业贯彻落实党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之——“绿色”和农业部提出“双减”农业安全生产战略的重要举措[3],也是保障我国烟叶质量安全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目前,各大烟叶产区都已陆续开展绿色防控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并显著提升了烟叶生产的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4]。本文系统阐述近年来凤凰县烟草绿色防控技术的构建及在生产中的应用,以为今后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实施提供依据。
近年来,凤凰县烟草主要病虫害以病害发生较重,虫害发生相对较轻,归类为“三虫三病”。其中,“三虫”主要为夜蛾科食叶类(斜纹夜蛾、烟青虫)、刺吸类(烟蚜)、地下害虫(地老虎);“三病”为烟草病毒病(TMV、CMV、PVY)、烟草根茎类病害(黑胫病、青枯病和根黑腐)、烟草叶斑病(赤星病和野火病)。烟草病毒病以普通花叶病(TMV)发生较普遍,占发病面积的75%以上,主要发生在连作烟田及有渍水的烟田;黄瓜花叶病毒病(CMV)和马铃薯Y病毒病(PVY)发病率相对较轻。烟草青枯病和烟草黑胫病发病较重。据近年调查,至顶叶成熟期,烟草青枯病发病率达35%以上,烟草黑胫病发病率达30%以上,部分为二者混合发生;烟草根黑腐病少量发生。整体趋势为:烟草根茎类病害(烟草黑胫病、烟草青枯病)和烟草叶斑病(赤星病、野火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凤凰县烟区的重要防治对象。
针对凤凰县烟草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基于“三虫三病”的发生规律,积极探索以土壤保育、冬翻晒垡等农业防治为基础,集成应用“两蜂一诱一纸两制剂”(烟蚜茧蜂、赤眼蜂、性诱剂、病毒检测试纸、生防菌剂、免疫诱抗剂)和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最低限度地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病虫发生,保障烟叶生产安全、烟叶质量安全和烟区农业生态环境安全。
农业防治是采取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有目的地调整和改善作物生长环境,增强烟株抵抗力,培育健壮的个体,创造不利于病原物、害虫等生长发育或传播的条件,降低或减少田间病源物或害虫的种群数量,达到有效避免有害生物侵染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5]。既是综合防治的基础,也是实现绿色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2.1.1 病源控制
烟田是病虫害最主要的越冬场所。凤凰烟区全面推广冬翻晒垡、撒施生石灰等技术措施以减少越冬病虫源。冬至前对植烟土壤进行深翻晒垡,熟化土壤,改善土壤环境,增强土壤肥力,通过低温冰冻等天气有效杀死土壤中部分病菌及虫卵,大幅度减少病菌和虫源基数,优化烟株根际微生态环境,降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
2.1.2 土地保育
通过烟田土壤保育与改良,以破解烟田土壤的三大顽疾(板结、酸化、有机质下降)。一是深耕、深松。在不破坏耕层土壤结构的前提下加深耕层,增加耕层土壤厚度。按照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要求,耕层深度要求达到15 cm以上。二是通过撒施生石灰调酸抑菌,提升土壤pH值,提高钙镁利用率。三是通过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推广基质拌菌技术,增施有益微生物菌剂,使有益微生物菌群在土壤或基质中繁殖形成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微生物优势菌群,确保土壤微生态平衡。
2.1.3 壮苗培育
通过工厂化育苗,培育无毒壮苗。消毒工作是贯穿整个育苗过程中一个不缺少的重要环节。育苗过程中,按照漂浮育苗管理要求,严格对苗棚及周围、漂浮盘进行消毒处理;所有农事操作必须做好器具及人员的消毒处理。同时,采用防虫网阻隔烟蚜等害虫从通风口迁入。通过建立以免疫诱抗剂为核心的烟草病毒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在苗期喷施植物免疫诱抗剂(氨基寡糖素、阿泰灵、芸苔素等)提升烟株抗病能力和抗逆性,同时利用病毒快速检测试纸对成苗进行病毒检测,确保烟农移栽无毒烟苗。
2.1.4 烟田管理
烟田管理是减少烟草病虫害发生的关键环节,特别是烟田卫生管理是农业防治的基础,应把卫生操作贯穿大田管理始终。中耕培土、清除杂草、打顶、打脚叶等所有农事操作必须按“先健株后病株”的原则进行,同时清除病株、底脚叶、农药包装物等杂物,带出烟田并集中销毁,保持田间清洁卫生。同时,深开腰沟、围沟,避免田间渍水,减少病菌通过流水传播,降低烟株根系生长环境湿度,预防高温高湿致病。
理化诱控主要是利用昆虫的趋光、趋色、趋化、取食和交配等特性诱杀害虫,主要包括田间安装杀虫灯、有色板、食诱捕器和性诱捕器等措施,达到有效降低田间虫源基数、减轻幼虫为害的目的。目前,凤凰县建立以理化诱控为核心的斜纹夜蛾/烟青虫立体防控体系,利用性诱、食诱和杀虫灯“三合一”联防诱杀地老虎、斜纹夜蛾成虫等,并已取得明显成效。据调查,2019年采用性诱剂诱捕斜纹夜蛾成虫,相对防效达到57.5%。采用食诱、杀虫灯诱捕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等害虫也有一定的成效。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物种间的消长关系,通过有益生物及其产物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种群数量的防治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通过以菌治虫、以菌治菌、以虫治虫等防治措施及手段达到减少病虫害的目的[5]。如释放烟蚜茧蜂、赤眼蜂等害虫天敌,施用苏云金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僵菌、白僵菌等。同时,积极推广生物生化制剂,如植物源农药、植物诱抗剂等。通过以上措施,可以使烟田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农残降低,烟田微生态环境得到保护,烟叶的内在质量和安全性提高。
2.3.1 建立以寄生性天敌应用为核心的蚜虫绿色防控技术
近年来,凤凰县烟区积极推广烟蚜茧蜂防治烟蚜技术,2013年开始试探性示范,2016年后烟田覆盖率达到了100%,田间蚜虫得到有效控制。调查表明,与2013年相比,2019年化学农药使用可减少1~2次,田间蚜量明显降低。2019年在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开展了赤眼蜂防治烟青虫及斜纹夜蛾技术示范,效果较为明显。
2.3.2 建立以微生态调控为核心的根茎病害绿色防控体系
在育苗时,通过基质拌菌技术(在育苗基质中拌拮抗菌剂,如苗强壮等)保障有益菌的提前定殖,对促根、促苗、壮苗、齐苗等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移栽时,通过浇施拮抗菌剂,保障土壤有益菌大量增殖,如浇施10亿/g枯草芽孢杆菌粉剂(56~165 kg/hm2)和3000亿/g荧光假单孢杆菌粉剂(15 kg/hm2)等生防菌剂,以增加根际环境的有益菌,通过调控根际微生态来防治根茎类病害。
2.3.3 建立以保健—预警—系统控制为核心的烟草叶部病害的绿色防控体系
通过健康栽培、平衡营养、补充锌肥、磷酸二氢钾调氮等措施,结合病害监测预警机制,采用波尔多液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其进行系统控制,以达到对叶斑病的防治目的。
结合本地病虫害测报工作,针对烟草不同种类的病虫害发生情况,实时进行病虫监测,突出防治重点,提倡挑治兼治,减少施药频次,达到精准防治的目的。
针对虫害的发生,根据地下害虫的发生特点,建立以减量增效为核心的烟草地下害虫绿色生态防控技术体系。选准药剂,在移栽当天通过水、肥、药按照一定比例混配灌根,有效地控制地下害虫(金针虫、小地老虎、拟地甲、蛞蝓等)的危害。
针对病害的发生,采取“诱抗剂+保护剂+治疗剂”的系统控制技术,前期分散防治,后期统一防治。在移栽期,对于根茎病害发生区,可采用甲霜灵锰锌1800 g/hm2+农用莲霉素1500 g/hm2,进行淋根处理,并及时培土。在团棵期采用含锌的微量元素900 g/hm2+宁南霉素水剂600 g/hm2+氨基寡糖素混合对水450 kg进行叶片喷施防治普通花叶病。在烟草打顶期,重点防治赤星病和野火病,采用维果7号1800 g/hm2+噻菌铜1500 g/hm2+菌核净1500 g/hm2对水900 kg叶面喷雾。
有人将生物防治等同于绿色防控,从而走入误区。生物防治仅为绿色防控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防控涵盖了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内容。同时,由于长期以来化学农药一直作为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有见效快、成本低的特点,多数烟农在生产过程中只考虑药效和生产成本,对其也“情有独钟”;而对见效慢、成本高的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则漠然置之,甚至还存在一定的抵触思想。
如烟蚜茧蜂、赤眼蜂的繁育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进行管理和技术指导,基层从烟人员及广大烟农对新技术接受能力有限,无力承担此责。同时,烟农缺乏病虫害诊断知识,难以辨别病虫种类,不能做到“对症下药”,需要专业人才的培训与指导。
一是近年全县烟田规划还未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进行有机融合,并形成配套技术应用,特别是在其他扶贫产业的冲击下,无法做到烟地轮作,严重影响了绿色防控的有效实施。二是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技术未综合实施,如:农业防治措施不到位,烟田冬翻及轮作未全覆盖;理化诱控受资金的限制也无法全面推广等。
目前,全面推广烟叶生产绿色防控投入较大,如太阳能杀虫灯的引进和烟蚜茧蜂繁育等成本费用都只能由烟草企业承担,烟农无力承担,但若烟草企业无绿色防控相关资金投入,则绿色防控无法开展。同时,如枯草芽孢杆菌粉剂、荧光假单孢杆菌粉剂等生防菌剂价格较高,绿色防控每公顷烟田需投入1200~1500元,而常规化学防控成本只要750~1100元,绿色防控成本超出了化学防治成本,烟农难以接受。
结合标准化生产各阶段技术培训,积极宣传绿色防控理念,让烟农了解绿色防控的作用,增强烟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引导烟农主动参与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理念,重点抓好绿色防控各项措施的有机结合,改变其只用单一化学农药防治的习惯。同时,通过培训提高烟农对烟草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能力,防止滥用农药、超标用药等,做到合理用药精准防治。
在规划基本烟田时要综合考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有效推进,保障基本烟田能合理进行轮作。同时,充分利用烟农合作社平台,通过补贴将烟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更好地将烟田规划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融合,形成配套技术应用,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发展规划。
根据国家“绿色”发展要求,向上级争取各种优势资源和优惠政策,乘势借力,多措并举,增加绿色防控推广工作的专项资金,降低烟农生产投入成本;改变补贴方式,通过以奖代补,鼓励烟农积极参与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充分发挥“烟草为主导,烟农为主体”的作用,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有效落实。
在种植烟叶的各乡镇,提早规划,建立病虫害绿色防控核心示范片,以点带面,不断扩大绿色防控辐射范围;以减工降本为主线,突出防效。通过核心示范,让烟农见证绿色防控的实效及其为经济、生态和社会创造出的巨大效益,带动烟农广泛应用新技术,逐步扩大绿色防控范围,真正起到“示范带动,全面开花”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