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内在机理及实施路径选择

2020-01-09 16:14范智军郑丽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专业课程育人

■范智军,郑丽艳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提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的要求[1]。高校育人应聚焦在如何利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改变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脱节,造成育人环节的“孤岛效应”,要将立德树人贯彻到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之中,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的有机统一为核心构筑“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育人大格局,培养新时代大学生及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分析“课程思政”内在机理、挖掘整合高校思政教育资源、提出改革实施路径,对于实现不同课程所具有的思政育人价值具有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课程思政”内在机理分析

(一)基本理念

“课程思政”是指围绕立德树人目标任务,通过开发各类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2]。显然,相对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课程思政”理念展现出了明显的差异,即“课程思政”理念更为重视发挥出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并强调推动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共建全方位的大思政课程体系。在此过程中,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所具有的育人功能与育人价值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强化,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以及学生思政素养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课程思政”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平台和载体,更是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3]。从“课程思政”的提出原因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碰撞。在此背景下,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不仅需要重视提升学生的专业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素养,而且需要确保学生在正确的价值导向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显然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需要进行改变、创新,以推动高校学生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的协同提升,这是高校以及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内在机理

“课程思政”的内在机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具有协同性。通过推动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与思政教育课程有机融合,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更好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情感认同,并在正确价值导向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思政素养。另一方面,各类课程的思政元素具有延续性。高校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等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培养方面,更在于通过挖掘这些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进而形成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为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观念的巩固提供助力。此外,“课程思政”理念也反映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延续,如《周易》中提到“人文化成”,楼宇烈先生认为这是中国文化精神中的核心内容之一,即将人文教育与德化作为育人中的重要手段,而思想政治教育就属于人文教育与德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人文化成”强调润物无声的渗透式教育,反对灌输式的理论说教。这种思想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的形成与提出也产生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课程思政”实施路径选择

(一)建立“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教育工作拥有成熟的课程体系、系统的教材、完善的师资队伍等作为支撑。然而在“课程思政”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在理清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关系,认识到二者的联系与差异的基础上,对“课程思政”教育内容进行重新挖掘、设计以及整合,从而为“课程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进而建立“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其主要组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思政教育目标

课程思政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政教育观以及课程教学观,其本质上是一种课程育人活动。因此,引导其他各类课程思政化并将思政教育渗透到课程教学当中,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路径。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明确“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方向,即育人目标,从而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具体而言,课程思政教育目标构成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需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即教育工作者需要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以及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功能的发挥有机统一起来,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确保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彰显出各个学科、专业所具有的价值引领作用;另一方面,“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的构建,需要服务于高校整体育人目标的实现。从高等教育的类型来说有普通高等教育及高等职业教育,高校也包括技术型、专业性、应用型以及研究性等不同类型,不同高校的发展定位以及人才培养规格具有差异。因而,育人目标的差异决定了办学特色、校园文化等都存在着不同特点。为此,在“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明确高校育人目标,充分考虑高校办学特色、人才培养规格,进而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

2.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

在专业课程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是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思政元素在课程上落实的重要策略[4]。教育工作者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在专业课程中挖掘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内容,从而为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如在哲学课程、社会学课程中,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挖掘政治与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而在自然科学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则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以及生态文明意识。在应用技能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则需要重视依托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实践能力。总之,教育工作者需要在各个专业课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并服务于学生专业素养与思政素养的协同提升。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需要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制定“课程思政”教学标准,确保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能够得到挖掘并充分体现出自身作用,进而展现出“课程思政”所具有的优势与价值,依托专业课程有效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以及学生思政素养[5]。

3.“课程思政”教材建设

“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要素主要包括教育工作者、教学资源(教材)以及学生。其中,教材是联接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重要节点,是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在贯彻“课程思政”育人理念过程中的重要依托。为此,如果能够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指导下对专业课程教材进行优化,将专业课程所涵盖的思政元素及内容融入教材之中,以知识点、案例等多种形式体现,可以潜移默化地助力“课程思政”育人理念的贯彻,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思政教育价值。由此可见,教材建设工作决定着“课程思政”育人理念下专业课程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同时也是“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与探索的本质问题。在教材建设实践中,教育部门以及高校需要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在“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引导下,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群)、课程所具有的特点强化教材所具有的价值导向,同时需要避免出现“假大空套”,确保教材更好地呈现专业知识并能够强化思政教育的渗透性。

(二)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

在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个体差异没有得到高度关注、重视知识讲授与宣传而忽略情感培养等问题,都是制约教育成效提升的重要因素。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优化传统思政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课程思政”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学生思政素养的有效提升提供保障。具体而言,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以下几个环节入手:

1.以生为本,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辅导相结合

“课程思政”以隐性教育为主,区别于思政课程的显性教育。因此,其教育教学方法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本,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认知和内化并主动进行技能实践。较为常见的是教师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通过项目导向法、案例分析法、小组研讨法、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自主挖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所蕴含的价值导向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从而促使学生参与到“课程思政”资源的挖掘、组织与整理当中,进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思政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当推动“课程思政”呈现出生活性的特点,即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过程都需要贴近学生生活以及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了解不同专业与社会发展、自身成长之间的关系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知与认同。当然,教育工作者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较强的敏感性,在把握与依托教学过程中的偶发性事件开展思政教育的基础上,促使“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优势得以彰显[6]。

2.加强信息技术应用,线上与线下教育相结合

高校将产教融合、数字化赋能、课程思政、创新创业等理念全面融入人才培养过程,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发展趋势。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各类课程融入数字智能技术、先进工艺技术等产业先进元素,完善教学内容也成为必然选择。因此,高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线下教育与线上教育相结合,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平台、教学方法就尤为重要。从线下教学来看,上海市精心构建的“中国系列”思政选修课程体系值得借鉴。自2016年以来,上海市高校打造了60多门“中国系列”品牌课程,在挖掘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点的基础上,推出多样化的选修课程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形成“专业+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学生听课与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吸引力。从线上教学来看,高校需要重视发挥出互联网、新媒体以及MOOC、微课所具有的优势,对专业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教育价值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展现,并通过培养意见领袖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干部榜样作用,做好网络舆论控制,进而为“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保障。线下与线上教育是互动的、有机结合的,通过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将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成效。

3.依托第二课堂,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课堂教学是育人工作主渠道,高校在开展第一课堂教学过程中,依托第二课堂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打通理论教育与实践教学环节是十分重要的方法。课程思政以具体问题和学生需要为导向,让所有学科、课程体系都体现德育元素[4]。因此,实施“课程思政”育人,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重视在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这些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点并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开展“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在第二课堂实践教学过程中,高校可以引导学生在节假日等课余时间积极投身各类文体活动、社会活动、志愿者活动等,激发学生热爱学习与劳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通过开展实习实训及创新创业实践工作,提升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与科学精神,从而彰显出实践育人在提升“课程思政”实施成效中的作用。如在针对文科类专业学生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校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文化馆、博物馆、红色旅游基地等场所开展实践,从而在夯实学生专业知识的基础,促使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等带来的熏陶,并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创新精神。而在针对理工类专业学生实施“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在课外开展形式多元化、教研创相结合的专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入企业开展实习或进行创业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在巩固自身专业素养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进一步培育工匠精神。

综上所述,当前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以及实施过程等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课程思政”所具有的优势与价值已经得到了彰显,“课程思政”教育得到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与高度认可。在此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深入推进具备了良好的环境,因此未来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法,及时总结“课程思政”改革经验,为“课程思政”有序有效地实施提供了保障,将成为教育工作者需要面临与承担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专业课程育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的探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