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一,薛友林
(辽宁大学轻型产业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错综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双边或多边围绕经济贸易、政治协商、文化交流、生态共享、社会稳定等主题展开更深入的对话交流,但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复苏阶段,局部冲突频发,社会非主流思潮此起彼伏。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1]。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需要坚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面对日趋激烈的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标准的更高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深入课堂,牢牢把握以课程思政为导向的发展方向。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我国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事关全局的战略工程和政治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态势,各高校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事而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总结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积累丰富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形成思政课程、思想文化阵地、思政队伍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建设是党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的深入思考,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育人渠道方面的创新实践。
学科、专业、课程是高等教育的三要素,高校以学科为核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立专业与课程。课程思政是课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是挖掘课程中的思政理念,其要义是培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储备力量。思政理念是蕴含在所有学科当中的自然属性。学科产生的社会基础是人类活动。人类在生产生活实践过程中通过感官获得感性认识,后通过对感性材料的积累以及加工形成理性认识,理性认识经过实践验证上升到科学层面,构建起独立的知识体系,具有共性特征的知识体系划分成类发展为学科。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学科作为具体的、科学的、系统的认识,对实践的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对实践起推动作用,认识的反复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但方向是前进的,学科建设的最终归宿始终是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揭示了学科的思政内涵。
我国的高校必须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的历史、文化、国情共同决定的。中国特色集中体现在三个维度,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标准以及办学质量。因此能否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能否培养为社会所用的合格人才,能否打造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聚焦点。党的组织建设、政治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是抓好三个维度的先决条件,也是很长时间以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形式。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产物,将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体制机制建设研究转向了微观视域。教师的职业素质是课程思政建设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只有教师明确高校的办学方向、标准与质量,才能在课堂中产生带入感继而深入挖掘思政元素,通过“灌输”作用引导学生。学生在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完成对三个维度全方位规范引导的过程。
一方面,“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1],而教师队伍是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居于立德树人的主导地位,转变育人理念,拓宽育人思路是教师将立德树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引发教师对教育本原的思考是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效铺开的切入点,更是基于思想层面落实立德树人机制的先手。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高等教育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经过几十年的深耕,现代高等教育模式日趋完善,人才评价标准转向指标量化,学分制教育满足了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在这个时期,我国教育教学体制一体化建设逐步推进,但唯成绩、唯升学、唯文凭的人才评价方式却渐显捉襟见肘,实施课程思政建设工程有利于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确立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标准。课程思政建设分别将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前端教师与后端教学评价作为靶向目标精准施策,从而使整个机制的内在机理产生了新的效用。
首先,课程思政建设的指导思想寓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之中,对思政元素的凝练源于对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课程思政建设是党在新时代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串联机制,是党的思想建设工作的延伸。其次,育人先育己,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打造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政治工作政工队伍。“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教师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匠人,建设一支思想政治理论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是党对教育工作实现全面领导的组织保障。最后,课程思政建设需要党委全过程参与。“三全育人”是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开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的顶层设计,旨在将思想引领贯穿到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当前,各高校科学统筹课程思政建设,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纳入到党建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中,这表明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更加深入充分。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历久弥新的时代课题,总结教育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需要专任教师与辅导员协同发力。“要把做人做事的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自觉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2]”,课程思政要解决的是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教师是思政的主体,课程是思政的媒介。教育性是教学的根本性质,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教育大家无不遵从教与育的有机统一。教育科学之父赫尔巴特也提出过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观点,意味着德育问题与一切教育问题不可分割。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片面地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教学评价的唯一标准,而应兼顾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政治素质。与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原理相同,教师同样要坚持问题导向的思维模式,观察总结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思想不稳、职业规划迷茫、与专业相关的热点问题缺乏理性思考与正确的价值判断以及职业道德意识薄弱等问题。教师要明晰这些问题都是通过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反映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这既是推进下一阶段工作的立论依据,也是课程思政最终要化解的难题。由此得知,如果无法对此类问题做系统归纳,将会使课程思政的整个过程丧失科学性。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列宁曾指出:“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3]”。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各个环节中时,教师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即针对性和亲和力,精准找到课程与客观实际的切入点。首先是要着眼于课程本身,不能曲解课程思政的实践意义,误认为推行课程思政是教学改革的面子工程,将课程思政“标签化”,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学的“两张皮”,脱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对课程育人属性的否定。其次,要通过实际案例,建立与课程的联系。教师要引入学生关切的问题,特别是时下热点话题,从专业知识的角度出发阐释案例中潜藏的道理,促使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增强学生应对社会事件的价值判断能力。教师对于学生有更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对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案例更具敏感性,教师要广泛捕捉这类易被学生忽视的问题,传播其中的价值意义。职业岗位要求是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最相关的问题,教师在工作中要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教师应该是本领域的科研人才,了解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素质,向学生传递敬业精神。
课程思政是教学的德育过程,思政元素需要教师到专业知识体系中挖掘,要运用德育方法将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课程思政归根结底是做人的思想工作,但要注重从专业知识体系出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为落脚点,辩证地认识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内部关系,从而挖掘出凸显课程特色兼具育人功能的思政元素。首先,教师要理解思政元素是来自于专业知识中的能够被用于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相关内容,思政元素不能千篇一律,否则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会被削减,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对立起来。在教学实践中,思政元素不能生搬硬套,建立无效衔接,比如:以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为例,思政元素可以是食品安全与诚信精神,而电气专业的新能源技术课程的思政元素可以是发展前景与职业责任。其次,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思政元素转化为教学成果不可忽视的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方法,比如: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实际锻炼法等。说服教育法是教师通过思政元素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自觉体会思政元素表达的蕴意;榜样示范法适合用于以高尚人物、模范行为、卓越成就作为思政元素的课程;实际锻炼法是实践课程教师培养学生团队意识的实现路径。
课程思政建设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需要不断革新与课程内容不适应的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不协调的德育方法以及与课程内容不匹配的评价机制。教学成效评价是提升教学质量,规范教学行为的有力抓手。通过教学成效评价,教师可以不断改进教学理念,调整教学目标,完善教学方案,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良性循环。对于课程思政的建设效果,更需要以教学成效作为评价依据。显性教育是教师在课堂中最直观、最擅长、最易于形成教学成效评价机制的教育方式,问卷调查、作业反馈以及学业成绩都是简便高效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形式。隐形教育是中西方国家在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都极力推崇的教育方式,在熏陶和感染方面的效用隐性教育更具相对优势,更适用于实现价值性目标,不同于显性教育,课程思政更需要为隐性教育精心制定教学成效评价方式。不难发现,显性教育的教学成效评价方式侧重于通过具象的结果呈现,通常是量化标准,而隐性教育教学成果的抽象特点则更强调对于过程的评价。课程思政的过程性评价是建立在评价对象一个时期内思想和行为变化基础上的,在教学设计中应将评价对象阶段性的思想和行为表现进行客观描述,并对比课程思政目标完成教学成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