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范式的嬗变

2020-01-09 15:56魏晓波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价值观身体核心

魏晓波,乔 樵

一、问题的缘起:“具身认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新的研究范式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新的重大部署。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1]。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需要在全社会各领域各群体形成普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只有被接受、理解和认同,才能内化为人民的价值追求,并自觉为之付诸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是社会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接受、效仿与遵循,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看作是一个“过程”基本上已成为学界的共识。当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界定主要依据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认同理论,同时对认同的生成逻辑和运行机制还借鉴了传播学的理论,学界所界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侧重于揭示“认同”的本义和“认同”的社会化过程[2]。对于认同的过程,一般认为会经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实践的反复过程,为此学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划分主要有三阶段、四阶段和五阶段等不同层次结构。三阶段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刘镇江等学者认为,认同经历由认知认同到情感认同到理性认同到行为认同递进的四个环节[3];学者安娜把四个阶段归纳为:认知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行为认同[4];学者刘新庚等认为,认同是心理演变过程,这个过程包含着理性认知、情感共鸣、思想转化、心理调适和沉淀固化五个阶段[5]。无论三阶段、四阶段还是五阶段的层次结构,都把认知认同放在首位,学者们一致认为,认知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前提和基础。

认知属于心理学范畴,自然受到第一代认知科学的影响。第一代的认知科学主张心身二元,重视信息加工,存在着“对身体和经验的忽视以及对符号与表征的强调”[6]。从本质上讲,第一代认知科学是一种身体被遗忘、身心分离的“离身认知”。

20世纪末美国认知科学家乔治·拉考夫(LAKOFF G)和马克·约翰逊(JOHNSON M)提出从第一代的“离身认知”向第二代“具身认知”转变,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称“具体化”(embodiment),认为认知是身体、心智、大脑在一定的情境中互动耦合的系统,认知是身心统一的认知,认知过程是心智嵌入大脑,大脑嵌入身体,身体嵌入环境的身、心、环境一体的过程。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认知活动中,“具身”并非仅仅是“涉及身体(embodied)”,而是一种“嵌入式”的,是在一定的环境中使得认知主体能动地实现认知活动。

“具身认知”研究方兴未艾。国内早期研究“具身认知”的心理学教授叶浩生提出具身认知的四个基本命题:身体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认知的种类和特性;认知过程具有非表征的特点;认知、身体、环境是一体的;身体和环境是认知系统的构成成分[7]。学者王婷婷提出从身体感知的角度审视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认为“对身体的体验性、思维的隐喻性、认知交互的忽视必然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存在”[8]。还有的学者提出“具身德育”概念并进行了探索。但鲜有学者将“具身认知”理论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体系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运用认知科学的“具身认知”理论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具有了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从“具身认知”的视角入手,为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范式。

二、生成逻辑:在厘清“离身”认同范式中建构“具身”认同

“具身认知”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范式,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研究的“身体回归和转向”的新思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需要经历由“知”到“情”再到“行”的转化过程,其中认知认同是前提。“离身认知”状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悬空”现象、脱离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虚化”现象和脱离学生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孤岛”现象[9]。同样从本质上讲,“离身认知”的价值观认同也是建立在身心二元论的基础之上的,虽然也强调身体的主观能动性、主客体交互作用,但仅仅把身体作为意识的载体,没有把由多种感知所组成的身体当作主体嵌入价值观的认同中去。因此也是存在着隐身性、情境缺失、体验缺失、互动性弱化等的“离身”认同。重构“具身认知”视域下的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厘清“离身认知”下的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克服“离身”认同的不足,从而建构心智、身体、环境一体化的“具身”认同。

认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逻辑起点。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包括认知认同、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等阶段。认知认同是初始阶段,是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的了解和认知。分析认知认同产生的过程,我们就不得不追根溯源,聚焦认知认同的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心理学上讲,认知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和应用知识的过程。认知与认同是不同层次的概念,两者既有差异,又紧密相关,不能截然分开。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只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身认知的基础上,才能达到真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身认同。

(一)“离身”认同中身体的缺席导致青年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初阶段是认知认同,也是最关键的阶段,关系到情感认同、理性认同和行为认同的实现。青年学生认知认同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离身认知”下的教学是指向知识的,片面强调教学而忽视了身体体悟的重要意义,忽视身体也就造成了青年学生的主体性的缺失。这种身体缺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过程中的教师“独角戏”

目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首要问题是“认知上不了解”。认知是认同的起点,青年学生只有解决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内涵的基本认知问题,才能进一步产生情感认同。但是在认知认同阶段,部分青年学生不了解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及逻辑结构,更缺乏时代背景的整体把握,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渊源、文化蕴意无从谈起[10]。究其原因,是“离身认知”作怪。在“离身”状态下,核心价值观教育成了“我讲你听”“独白式”教学的“单子式”活动。这种独白由于“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往往导致青年学生人到了但心没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倾向于灌输价值理论与道德知识,而没有像课程思政那样寓核心价值观于各门学科教学之中;倾向于通过约束、禁止等行政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氛围对学生进行熏陶;倾向于从宏观的社会需要对学生提出道德要求,不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通过心理分析来引导学生认同价值观[11]。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尽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都有专门的章节系统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部分思政课教师脱离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实际需要,只重视理论的灌输而缺乏引导,使青年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是远离自己生活的“宏大的叙事”或“神圣化的策略原则”。“主渠道教育过于顶天而不接地气,多宏大叙事,因缺少对大学生现实生活的关照难以引发学生共鸣”[12],这种“灌输”不仅不能“解惑”,而且容易使青年学生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从而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总之,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的路径必须要和青年学生价值观选择路径“同频共振”“同向同行”,要注重学生身体感悟,才能事半功倍。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认同中青年学生缺失主体性

“离身认知”状态下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身体缺失,不仅导致青年学生缺乏体悟,更加重了他们主体性的丧失。认知认同过程中青年学生主体性的相对缺失和青年学生要求主体性提升成为了制约认知认同效果的一对矛盾。缺乏主体性就会使青年学生认为核心价值观教育与我无关,不能转化为个体自我内心渴望的一部分,甚至会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失去“育人”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必须使青年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而充分的尊重与张扬,而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仅仅着眼于为集体选择的目标做出路径安排,以集体代替个体进行选择。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仅仅关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记诵和道德规范的遵守,而应关注青年学生对价值观本身进行体悟的主观能动性。思政课教师通过道德叙事、讨论演讲、榜样示范、个案分析、学生现身说法等方式就可以赋予核心价值观认同丰富的生活意义,从而高扬青年学生的主体性。

(二)“离身”认同中师生情感不共鸣导致“虚假认同”

传统的“离身认知”状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缺乏对青年学生情感能力的培养,整个教育过程类似于对知识教条临摹、复制的过程。教育内容枯燥无味,教师缺乏对内容的再加工。在这种状态下青年学生应该有的情感认知能力无法激发出来,青年学生应有的激情无法凸显。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过程,当从认知认同进入情感认同时,往往存在着“情感不共鸣”和“虚假认同”现象。就认同过程而言,情感认同处于中间的关键阶段,有助于促成认同实现质的飞跃。青年学生的情感认同应该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牢固的认知认同之上,思政课仍然是情感认同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在“情”的维度,部分青年学生情感认同度不强,有的甚至出现一些消极情绪,如敷衍、抵触甚至拒绝的心态。这是“离身”认同中情感缺位的典型表现,也是认同困境的症结所在。

情感认同度不强还导致部分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一定程度且非常隐蔽的虚假性,并表现出多种类型的“虚假认同”[13]。所谓虚假认同就是“当社会对个人的要求与个人真实的态度、能力不一致时,个体为了使自己在社会中生活的顺利或者更好,而对社会的要求采取一种认同甚至迎合的态度”[14]。简而言之,就是迫于压力佯装认同,但虚假认同隐蔽性比较强而且不容易被他人察觉。由于无法引发情感共鸣而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虚假认同使得核心价值观难以在青年学生以后的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作用。这种虚假认同主要表现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从众性认同”(人云亦云)“功利性认同”(有用则认同)“知行脱节认同”(言行不一)。其中“知行脱节认同”严重影响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和外化。

(三)“离身”认同中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性较弱导致认同的“孤岛”现象

古往今来,人的生存和发展,思想道德的形成与发展统统都离不开一定的环境。由此可见,作为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需要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并受一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认知也是基于身体,根植于情境的。认知、身体和环境应该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离身认知”状态下,仅仅把学习的过程看作是孤立于中枢过程的信息加工,把外部环境条件仅仅看作是对行为的机械作用,由此认为环境仅仅对某些认知过程产生了影响,造就了某种认知结果而已。具体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中,主要存在着青年学生身体与环境互动性较弱导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孤岛”现象。因为“离身”认同往往只注重文本的解读,不注重情境的创设,思政课教师有时会忽略青年学生与环境交互作用的重要性,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远离生活,以致于部分青年学生认为无用或不能学以致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5]165。从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产生的不同影响来看,既有有利的环境,也有不利的环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一定要重视消极不利的环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尤其是网络时代,青年学生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环境出现了超越时空局限的虚拟环境,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也必定受到来自现实、虚拟两种环境的联合影响。国内外各类矛盾相互交织,正悄然侵蚀着他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

除了宏观的环境之外,微观的情境也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离身”认同也存在着忽视微观情境,不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体验等问题。而“具身认知”重视身体与知识、认知之间的关系,重视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的意义,重视学生在情境中实现经验的参与。思政课教学应该积极创设情境,可以是谈话谈心,也可以是小组讨论、演讲、辩论、情景剧、小品等等,以此达到情理交融,以理蕴情,使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

综上,“离身认知”下的“离身”认同存在着身体的缺席导致主体性缺失,情感不共鸣导致“虚假认同”,身体与环境的互动性较弱导致认同的“孤岛”现象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去厘清,去解构,在此基础上重构“具身认知”视域下的“具身”认同。

三、实践进路: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身”认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从本质上讲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无论认同范式怎么转变,实践是不变的主题和最终的目标。因此在厘清“离身认知”下的“离身”认同的弊端之后,探究“具身认知”状态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身”认同的实践进路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个实践进路应该遵循“具身认知”的特点即身体的体验性、情感的体验性和认知的交互性。以此消解“离身”认同的负面影响,真正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范式的嬗变,从而提高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有效性,使新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真正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一)在“身体的回归”中,关注青年学生的需求,实现认知认同

“具身认知”坚持“身心一体”原则。在“具身认知”理论中,身体不再是“离身认知”中的“肉体”,而是“对个人而言,它是身与心、感性与理性、意识与无意识的统一;对外界而言,它是与他者之身体相沟通、交流的支点”[16]。认知的过程是身体的回归、身体参与的过程,是将身体的感知觉充分调动,在身体的体验中探索、感悟、理解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作为认同的起点和基础,必须注重青年学生身体的体验和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身体的参与中将知识和人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身心分离走向身心一体。思政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身体意识,让学生在身体体验中获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这种身体的回归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抓手。因此,新媒体时代,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就要积极利用网络平台、APP或者微信公众号,集文字、图画、动画、视频、音频等丰富呈现形式为一体来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青年学生借助手指触摸、视觉刺激、参与讨论、价值澄清、心智训练、情感交流等多种形式和方式,积累感觉知觉的经验,以此促进认知身心的一体化。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青年学生个体心理机制水平、认知能力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引导。

依据“具身认知”理论,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充分调动青年学生感知觉的基础上,通过满足他们的现实需求来引导自觉认同。要将个人的物质需求、情感需求、价值需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广泛结合起来。因为青年学生在认同中必然会考虑个人的现实需求和利益。作为一种宏观经济调控方式,供给侧改革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如何满足学生需求注入了新的理念,提供了新的思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就是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作为供给侧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能够提供符合学生需求的教育产品[17]。应当借鉴“供给侧改革”思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需要“调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供给结构,优化教育资源供给要素,在供给产品、供给方式和供给质量等方面与时俱进”[1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进入新时代,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不仅要进行供给侧改革,更重要的是关注并满足学生美好生活需要,包括精神文化生活、社会实践等,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情感认同和行为认同。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有更多精神追求的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更加旺盛。因此,要不断满足大学生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情感认同。还要契合青年学生的精神需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力求解决学生精神困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和精神追求。

(二)在情感体验中,促进青年学生的情感共鸣,促成情感认同

“具身认知”坚持“心智统一”原则。“离身认知”中主体的心智、理念、意义的体验性常常被忽略,但“具身认知”把身体和心智看作一个整体,强调学习过程的知、情、意统一原则。这个过程中既有认知和情绪的成分,也有意志和行为的成分,而且知识获取、情绪体验、行为操作是统一的整体过程。当然情感体验需要借助一定的情境,“具身认知”视域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就要积极采用探究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让青年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在具体情景中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性,由此促成情感认同。情感以一种弥漫性的方式对是否内化以及内化程度产生影响。它存在于认同活动的各个环节,对注意、理解、接受以至价值形成诸环节都有导向和动力的作用,表现为对信息、信息选择所发挥的过滤作用和对认同活动所发挥的激发作用两个方面。因为情感往往存在与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各个阶段,通过对信息的过滤作用和对认同的激发作用而对接受、理解、认同、内化、外化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的认知、理解基础上所产生的满意、热爱、追求等态度。马克思说过,“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19]16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感认同的过程是伴随情感体验而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这一过程契合了“具身认知”的“心智统一”原则,也弥补了“离身认知”中“情感不共鸣”的不足。在情感体验环节,主要是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调动青年学生的欢乐、愉快等积极情绪,使学生在愉悦的情绪中感受文明的美好、公正的幸福、爱国的激情和友善的温度等,从而体会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与自身的价值目标密切相关。情感共鸣环节主要通过弥漫的方式作用于认同系统整个过程,发挥着润滑作用。情感共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输出”和青年学生价值观选择之间关系的连接点和催化剂,因为价值观的选择仅仅靠外力是不行的,需要内在思想理念的自觉转化。在转化过程中,真理的力量是前提条件。但即使真理性的认识也要通过激发情感共鸣,才能激发青年学生的兴趣和认同。当然这个情感共鸣可以通过典型感化的教育方式、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等等来达成。青年学生一旦从自身需求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中真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魅力所在,就会真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强烈的情感认同。

(三)在“身体嵌入环境”中,注重青年学生的认知交互,达到行为认同

“具身认知”坚持“根植原则”(grounded principle),认为环境通过身体影响和制约了学习、记忆等心智过程。学习不仅基于身体,也根植于环境,身、心、环境是一体的。学习过程不是脱离情境、孤立于大脑的抽象符号运算,而是发生于一定文化环境中,“嵌入”身体和环境的活动。嵌入意味着学习的实践性,意味着个体直接经验的重要作用[7]。针对“离身”认同中身体与环境交互性较弱的“孤岛现象”,“具身认知”状态下的“具身”认同要把身体嵌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环境中,增加人与环境、人与工具之间认知交互。

具体到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认同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注重学生与环境的认知交互,要躬身实践。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中的作用,在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上因势利导,积极利用现代新媒体平台,整合微信、微博、移动APP等宣传载体,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媒体矩阵,建设“弘扬主旋律、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的立体化舆论阵地。从本质上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社会实践,而不仅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高校还要关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养成,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通过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从而塑造大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时,高校还要创设条件,积极鼓励学生躬身实践,从而促进理想信念在现实中内化与升华。要充分利用好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三下乡”、社会调查活动等平台,引导青年学生在体验中丰富阅历、锤炼意志,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作用于心、影响于行[20]。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形成的一种符合中国发展和中华民族长远利益的价值体系。在思想文化多元多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作为社会发展的先进力量,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具身认知”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具身认知”状态下的“具身”认同更加符合青年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更加契合青年学生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理论宣教、文化渲染、环境熏陶、实践体验等方式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落细、落小、落实,久久为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青年学生日用而不觉的价值追求,从而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认同效果。

猜你喜欢
价值观身体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