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编辑部
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是海南省决不容许错过的重大历史机遇。经过两年的筹备,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不论是对标上海、深圳、香港,还是对标迪拜、新加坡、汉堡,海南自贸港建设才刚刚起步,尚需经历长征般的洗礼,才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海南自贸港建设是建立在全国18 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创建成果之上,更是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构建“6+1+4”制度体系,打造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一是,开放力度之高,前所未有。海南自贸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其开放度远远超越国内自贸试验区。二是,自主程度之高,前所未有。海南自贸港经贸将自成一体,经济自主性将达到港澳水平。三是,海南定位之高,前所未有。海南自贸港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承载着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大战略。四是,实施体量之高,前所未有。海南自贸港建设覆盖全岛,是全球最大的自贸港。五是,群体受益之高,前所未有。海南自贸港执行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释放大量红利,不仅与海南人民息息相关,也将让全国更多群体受益。
对接、承接、衔接《总体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自贸港的政策落地不仅仅涉及行政体系,还涉及海南的软硬件环境。一是,软件硬件有差距。与深圳、上海、武汉、厦门等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海南的底子薄,实体与产业链配套不足。二是,能力结构不匹配。广大干部群众存在困惑、一知半解,其实质是知识不足、自筑心墙,无法高度匹配自贸港建设。能力结构不匹配必将导致“等、靠”思想,甚至责任上缴,不敢作为。三是,政策敏感度不足。海南自贸港建设缺乏实操经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港的氛围尚未形成。存在服务意识不足和否定式审批,更难做到创新性灵活运用政策,甚至上热下冷。四是,国际化程度不高。以2016—2018 年认定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为例,其出口额仅31.8 亿元。五是,任务重和时间紧。根据中央的战略部署,海南将在2025 年封关。即在4 年多的时间内,不仅要完成制度变革、行政体系改革、政策细化和规范标准配套,还需要完成适应自贸港的数字城市和智慧海关建设以及各类人才培养与引进。
“时也,势也,运也”。海南自贸港建设时不我待,关键在人。全球各大自贸港本就是相互竞争关系,为保证自身地位,各国或地区均会大胆创新和进一步提高服务品质。一是,市场运作,政府推动。最大限度地释放创业者的创新力,最大限度地激发企业主体活力,最大限度地主动服务好企业,最大限度地吸引外资及人才。二是,加紧学习,取势蓄势。《总体方案》已颁行,应大兴学习之风,大兴创新之风,破除本领不足、本领恐慌和本领落后。三是,规划并行,借势引势。《总体方案》需要进一步细化、标准化和程序化。四是,建设园区,造势聚势。区域间不平衡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普遍现象,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需要园区这样的增长中心,以聚力快速发展。五是,筑软环境,起势成势。海南自贸港建设硬件环境尚需时日,但营商软环境可立竿见影。